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回乡创业逐梦想

甘肃日报 2017-02-14 00:00 大字

回乡创业逐梦想

本报记者先朝阳通讯员陈建宗

大学毕业回家当“猪倌”,对于环县小伙儿尚进有来说,承载着他创业的梦想。尽管刚开始的时候,他的这种选择,家人亲朋和周围的人都有些不理解。

今年29岁的尚进有出生在合道镇尚西坪村。2012年,他从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曾到一家养殖公司打工,先后干过饲养员、技术员、主管,掌握了一定的养殖和管理经验。2015年初,他在天祝县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做疫情防疫工作时发现,这里养殖的蕨麻猪并没有逐个分栏圈养,而是在一个很大的场院里放养。公司负责人告诉他,这种蕨麻猪由野猪驯化而来,终年靠放牧采食为主。通过跟养猪师傅交流、自己上网查阅资料,并结合市场上这种猪肉供不应求的行情,尚进有萌生了一个想法:回家养猪,自己创业。

在尚进有的老家尚西坪村,山上植被茂盛,山沟里有泉水,这都为放养蕨麻猪创造了有利条件。说干就干,尚进有从公司买了30头蕨麻猪,连夜赶回了老家。然而家里人得知他的这一决定后,都不太赞成:“大学毕业考公务员、进企业工作都行,回家养猪算怎么回事。”“猪历来都是圈养的,现在把猪当羊放,肯定行不通。”

面对家人的不解和埋怨,尚进有没有动摇。为了让小猪仔尽快适应新环境、提高免疫力,他买回奶粉,像照顾婴儿一样逐个喂奶。冬季天冷的时候,他给猪舍垫上麦草,预防猪遇寒掉膘。

尚进有的父母看着儿子全身心投入到养猪上,忙得连饭都顾不上按时吃,也开始做起了儿子的帮手。在一家人的操持下,半年后,尚进有的养猪规模达到60头,随后还注册成立了环县腾达蕨麻猪养殖场。在养殖过程中,他欣喜地发现,相较于原产地甘南,环县的海拔较低,猪仔的存活率更高。去年7月,他的养殖场里猪的存栏量超过200头,开始出栏销售。周围的人也逐渐对这种猪产生了兴趣,前来参观咨询的人越来越多,经过一番宣传推广,招来了更多的回头客。

尚进有算了一笔账,按照现在的养殖规模,一年下来纯收入可达6万多元。“接下来,我打算联络本村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同时,向镇里、县里的餐馆推荐,让家乡的父老乡亲都能吃上蕨麻猪肉。”说起今后的打算,尚进有的脸上充满了自信的笑容。

新闻推荐

郭本名郭海霞,甘肃省环县人,现居兰州。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汉语系新闻传播专业,先后任媒体记者、内刊编辑。 

郭郭本名郭海霞,甘肃省环县人,现居兰州。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汉语系新闻传播专业,先后任媒体记者、内刊编辑。雨水又一次自夜里落下滴滴答答打湿了秋天当一身疲惫的我从远方归来你依然门口守望又一个...

环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环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回乡创业逐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