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以德化人树新风 ——记环县罗山川乡“村贤理事会”二三事

甘肃日报 2016-08-30 00:00 大字

以德化人树新风

——记环县罗山川乡“村贤理事会”二三事

本报记者先朝阳 通讯员陈建宗

环县罗山川乡兰家掌村,年过半百的陈政年轻时在村里当过十多年的民办教师,后来又担任过村党支部副书记,凭借他多年来在群众中的良好口碑,村里成立村贤理事会时,陈政被村民推举入会。

夏季几场雷阵雨后,兰家掌村道路多处遭水毁,为了方便村民出行,陈政扛锹联系了村里几名老党员修路。村民看到党员带头干,也都纷纷参与,2天时间,35名村民修好了通村路。“公路是大家的,看到党员带头修路,我们闲着若不去搭把手,自己都觉得觉悟差,没面子。”村民陈省如是说。

在新农村建设中,环县罗山川乡通过在各村成立“村贤理事会”,聘请村里群众威信高、公道正派、热心公益的老党员、退休干部、退休教师、致富能人等发挥作用,着力构建既有别于乡村干部,又能紧密联系乡亲们的“干群连心桥”。

大树塬村是罗山川乡政府驻地,乡里在该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东风沟项目是其中之一,从远处拉土填沟造地。施工中,村民何鹏军提出是沟里有他家的树,填沟应该有所补偿。看到工程受阻,大树塬村村贤理事会成员何兆军出面,他帮何鹏军算舍得经济账,让其眼光放长远,顾全大局,何鹏军被他说得心服口服,工程顺利推进。

今年春季,龙柏山村的朱某与黄某发生摩托车相撞事故,双方不同程度受伤,其中黄某的脚部肌肉拉伤,当时送往县医院进行了治疗,费用双方均摊,但治疗后一个多月时间,黄某仍不能下地干活,他向朱某提出要误工费遭到拒绝,无奈之下,他找到了村贤理事会,理事会成员高治权掌握情况后,上门找到朱某,从邻里关系、做人做事等方面耐心开导,朱某最终赔付黄某1000元误工费。

在兰家掌村,村民李某与刘某因道路发生矛盾,李某将刘某每日必经的道路挖断,刘某生气打了李某,李某向乡派出所报案。村贤理事会成员刘鑫江主动出面跑派出所说明情况,耐心规劝双方当事人,通过“远亲不如近邻、冤家宜解不宜结、三尺巷”等道理和典故的教化,最终两家各让一步,握手言和。

目前,环县罗山川乡的8个行政村都成立了村贤理事会,有村贤理事会成员72名,现已解决邻里矛盾纠纷29起,劝阻摒弃陋习行为53人次,组织文化活动16场次,发动群众参与义务工31人次,村贤理事会在农村社会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上的探索创新,在道德引领、社会新风、邻里协调和乡村治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新闻推荐

环县电子商务8个月线上交易1.63亿元

环县电子商务8个月线上交易1.63亿元本报环县讯(通讯员马骁魏博庆)9月25日,笔者在环县电商麦上客线下店看到,已经打包好的红小豆、燕麦、黑小豆等小杂粮占据了大半个屋子。据负责人介绍,目前麦上客的线...

环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环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