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心放在村子里 ——环县洪德镇梁岔村第一书记向文景的帮扶故事
把心放在村子里
——环县洪德镇梁岔村第一书记向文景的帮扶故事
本报通讯员马骁李文白应田
对于环县洪德镇梁岔村200多户1000多名群众来说,过去的一年真值得一说。一年多前,村子里来了新面孔:第一书记向文景。现如今,村子的面貌变了,村民的思想观念也变了。
向文景是庆阳市发改委人秘科科长。刚到村里,他先入户调查,听实话,看实情,摸家底。他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走访了100多户群众,和村组干部一起座谈交流了6次,对村情有了最基本的了解,对村里的发展也有了基本思路。
了解到一些群众生活极度困难的情况后,向文景个人资助一万多元为一户高龄残疾老人修缮住房,为一户癌症重症患者资助医疗费1200元,为一名失学女童、三名留守儿童和一些家庭困难老人共资助2600多元。村民梁培亭的家里,只有老两口带着两个孙女生活。“向文景来了我们家好多次,每次来不是带这就是带那,对我们好着呢,有时还帮我们给牲口加工饲料。”梁培亭说。
梁岔村位于洪德镇东部山区,距镇政府驻地30公里,仅有一条油路通到村子的西北端,3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居住在村内一条3.8公里的咸水河河床上,一条便道沿河床绕行,从这头走到那头,需涉水摆渡15次。“出门就趟水”是这里群众出行的真实写照,村民们形象地称之为“过跳河”。
对于梁岔村的群众来说,解决出行不便的问题最为急迫。经过多方面的衔接争取,梁岔村落实了一条砂石路项目。工程一开工就遇到了大难题,优化后的道路虽然只需跨河摆渡4次,并配套了漫水桥,但要占用群众眼里维持生计的“口粮田”,还要迁坟茔、毁庄基,阻力非常大。
为说服群众,向文景和村组干部一起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很快争取到了部分群众的支持,随后通过这些群众做其他群众的工作,费了千辛万苦,一条贯通东西的土路基终于打通了。梁岔村龚河、梁岔、董沟门等3个组142户群众告别了出门就趟水的历史。周边乡镇3个村500多户群众的出行也方便了。
2015年9月23日,在一名村干部家里,召开了一次村干部会议,会议一直进行到第二天凌晨一点半。向文景把他的想法合盘托出,赢得了村干部们的肯定。会议做出的决定中,有一项就是建村部。
此前,各组群众之间为了村部选址长期闹矛盾,并多次到镇政府群体上访,导致梁岔村多年来没有固定的村部,村民办事都是到村干部家里。向文景和村干部一起,先向党员群众讲明各种利害关系赢得支持,然后一家一户上门沟通、一个组一个组召集群众会议,再召集全村党员和群众大会,没想到,村部选址赢得了干部群众的一致同意。
今年3月10日,村部项目奠基。现在,一处集12间砖混结构办公室、村级卫生所、文化广场、乡村舞台、农家书屋为一体的综合性村部已经建成。村里的人不论谁到村部来,都觉得很自豪。
新闻推荐
用纸塑成的缸能装什么东西,又能成为什么艺术呢?呵,天底下还真有这门类器皿用物和“纸塑”艺术品呢!在庆成县高塬上“周祖农耕文化展览馆”里,我们不仅看到距今四五千年时所使用的农具模样和五谷籽...
环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环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