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用孝心揭示母体文化——读钟彩银《华夏遗韵:母亲的艺术》感言

陇东报 2015-04-09 21:25 大字

这是一字不识的农村耄耋老人白玉玲一辈子民俗手艺的作品全集,也是她的女儿钟彩银用孝心将老母琳琅满目的“陇东女红”归纳在中国母体文化之源脉的精神提炼;这是承继前辈坚毅的生命活力、展示母体不朽魅力的罕见之作,更是披露当今女性文化价值取向的温馨表达。作者深情呼唤着母体文化人的良知,“正是母亲们自制的这些非物质文化生活用品才养育了我们,支撑了物质匮乏时代的日月和人类的生存。”因此,她试图以这部书和她在环县开展的“母亲文化陈列室”营造出新锐创意的文化品牌,以面向社会大众,告慰普天下的伟大母性,这是《华夏遗韵:母亲的艺术》这本书意存高远的思想主旨。

该书由三秦出版社出版,开本26cm×18.5cm,230千字,文笔生动朴实,图样瑰丽神气,装帧朴素而精美。全书共分七个篇章,从“千古蚕桑”到“刺绣文饰”、“知根实底”、“碎布拼花”、“母体纹样”、“纸泥混塑”,再到“草木编织”,内容相当丰厚,生活气息尤为浓郁,图照中的许多物品透射着粗朴而神秘的光辉,许多物件现在的年轻人没有见过,也叫不上名堂,但它们竟然出自这位从5岁起就做针线活的乡村“女红”能手。老太太不仅为她这家族40多个大人娃娃及重孙做过“针线用品”,也为邻居亲友留下不尽的物饰念想,其数量多得难以统计。我们完全会惊叹地将书中林林总总手工制作的物品称作“民间民俗活化石”。很难想象作者把环县城乡民俗展现得如此精妙,而且颇有深度,处处沟连我们民族的大文化根脉。今天,我们的确不需要对我们的民族母体文化精粹加以揭示、保护和延伸。

作者以惊叹、尊敬的情怀详细记述了老母亲民俗作品的发端过程与美丽成果;盯注针头线脑,思接千载故精,炭铅彩粉中映照着中华女性蔑视贫困、追慕幸福、善良豁达的思维情状,这是该书的一大特点。作者在第一章题序中写道:古人早就发现,桑蚕取食桑叶,长老后结茧吐丝……公元前三世纪,黄帝的元妃嫘祖是中国第一个接替先辈种桑养蚕的人。黄帝轩辕氏在庆阳居住时,他的妻子螺祖“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而作者的母亲白氏从上世纪40至80年代间从未中断过养蚕,而且从养蚕到摘蚕包、蒸蚕包、煮蚕包、抽丝、缠丝、合线、分支、洗线、染色等工序之后做成彩线粽子、彩线钱币、彩线棒槌、彩绒花篮以及八卦、书套、女红样册等,正是她为生活所需和操持家之本的智慧结晶。现在谁人能一手从养蚕开始直到最后制作成衣饰所用呢?同样,刺绣的形成,原始形态就是为了结实耐用,多来几针几线的地方就是不易破损,这样又发展成民间美观刺绣的艺术品。

原初的殷商时代所形成的中国刺绣文化,自然也引动着自己母亲的贴花、绣花、扎花、押花、裰花,制织出庆阳地区的布艺特色,也刺绣出民俗艺术的雕塑感,如头饰、云肩、褡裢、片夹、枕绣、如意耳枕、如意束腰、狮子枕头、连体虎头枕、猫头枕、蛙耳枕、袖筒、富贵有余枕套、枕顶、香包、元宝、心绌绌、菜花蛇香包、梅花绌绌,金瓜绌绌、蝴蝶荷包、瓶瓶香包、实心绣球、肚兜、围巾、各种形状的针扎,还有绣片、花瓶、百子图、杨香打虎、杂宝、桌布、扇子套、烟口袋、印章套、苫被单、椅子套、迎福门帘窗帘、花饰洗衣机套等等;还有纸塑的缸罐、笸篮、帽盒、壁兜、双梅傲寒纸盆,秸秆柳条编制成的锅盖、缸盖、甑底、甑圈、筷笼、盘子、挂斗、笤帚、锅刷、水刷、驮筐、油篓子、连枷、草帽、驴眼括、牛笼嘴等等,品类繁多,奇巧绝伦,年年翻新,无穷无尽。所有这些都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显示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文化意识和精神价值,这里面又有哪一样不是我们民族文化资源的载体呢?

作者往往通过母亲的诉说,既介绍做某种“女红”的诸多程序及特殊用途,又将人生特别是女性的生命意向婉约地予以表达,具有明显的传承性和立体感,耐人寻味不已。譬如制做鞋垫,“年轻女娃娃纳鞋垫纳的是儿女情和对心上人的思念;人到中年的母亲纳的是夫妻恩爱和对儿女的关爱;老年母亲纳的则是慈祥的心态和对儿时的美好回忆。”总之,就各式各样的鞋垫而言,它们都是质朴、通俗、浪漫、明快的“形象祝福物”,既实用又是表达心仪的艺术品,是勤劳妇女们一个绝妙的感情寄托,即便在某些地方已经成了“先祖遗风”,但这物品依然具有对美好生活的文化忆念。生活中,这位母亲的口中时不时地有俗语、谚语、歇后语、民谣、歌谣,像泉水一样涌出,这使得她们在贫瘠中的女红活更为生动多彩,如“画呀画,画花花,画娃娃,画上花花人看呀,画个娃娃我抱呀;画呀画,画猫娃,画狗娃,画个猫娃捕鼠呀,画个狗娃看门呀……”这些正是民俗文化在不断升华中盈溢出母亲艺术的朴拙意趣及涵义,透视出母体文化的大度与平和。这位母亲的善良心与人格魅力自然跃然纸上,令人钦叹。

世界著名绘画大师毕加索言:“世界上最著名的绘画大师在东方,东方著名的绘画大师在民间。”甘肃民间的“女红”物象实际上就是妇女们在历史生活的土壤中将自己身边看到、想到、悟到的东西随心所欲地刻画出来、制做出来的独特的民间艺术,其见解真挚,自然清新,不讲透视,不拘形式,其生命就在于永不间断地创造、再创造。她们原本就是生活的绘画大师,有着被一些人并不理解的生命毅力和审美观照。本书作者钟彩银从母亲的纷繁人生与艺术作品中承汲了丰富的给养,不断升化着自己,常常感喟为什么不早一点为老母亲写下记述。但她已及“天命”之年,不畏家境磨难,一个人拉扯大三个孩子,又回头为老母撰成传奇,这是一种感恩,也是一种承传者别样的精彩。

新闻推荐

西峰打掉一入室盗窃团伙

本报讯近日,庆阳西峰公安分局成功打掉一个入室盗窃团伙,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8名,破获系列撬家属楼防护栏入室盗窃犯罪案件80余起。今年秋季以来,西峰...

环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环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