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近82万困难群众易地搬迁实现脱贫
11年来国家和省级财政累计投入116亿元
甘肃省近82万困难群众易地搬迁实现脱贫
本报兰州讯(记者严存义)“以前俺们住山沟沟里,出趟门要顺着山湾湾走老远的路。现在搬到新农村居民点,住上了新房子,耕地平整了,进城方便了,致富奔小康有了希望。”环县南湫乡岳后渠村农民马亮亮说起易地搬迁带来的变化,信心满满。甘肃省稳步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在政府大力扶助下,累计让近82万名像马亮亮一样的群众走出大山,在基础设施较好、看病上学方便的安置点开始了新的生活。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是新时期党和政府实施的一项专项扶贫措施与重大惠民工程,在解决剩余贫困人口“最难啃的硬骨头”的脱贫和发展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1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甘肃省开展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以来,甘肃省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快致富”的总体要求,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政策协调、讲求实效的原则,对生活在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11年来,国家和省级财政累计投入116亿元,共搬迁贫困群众12.77万户64万人。同时,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2.082万户9.99万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中生态移民0.78万户3.78万人,由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实施的移民搬迁已累计达到16.63万户81.87万人。
通过易地搬迁扶贫,贫困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大部分群众告别了干旱山区和高寒阴湿地区比较恶劣的生存环境,集中搬迁安置到交通便利、资源相对较好的区域,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解决了群众行路难、就医难、用水难、上学难等问题。为了让山区的农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富,各级党委政府通过调整和开发基本农田,完善水利灌溉设施,调整农业结构,改善了搬迁群众生活条件,为群众增收奠定了基础。同时,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畜牧养殖、果蔬种植、劳务输出、商贸流通等措施,使搬迁群众的思想观念、市场意识、劳动技能逐步得到强化,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90%以上的搬迁群众实现了稳定脱贫目标。此外,以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为平台,引导扶贫、水利等资金共同促进安置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发挥了政府投资放大作用,仅搬迁群众住宅建设就直接拉动民间资金55亿元,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条件。
新闻推荐
干群同心高效推进——环县灾后重建见闻干部帮扶情意长干群同心高效推进——环县灾后重建见闻干群同心高效推进本报记者先朝阳通讯员文璟仲秋时节,记者走进环县山村,探访灾后重建情况。砖厂前,三轮车...
环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环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