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共议西部扶贫开发—— 建议国家加大对甘肃扶贫投入
定西马铃薯丰收。资料照片
编者按
三农、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科教文化、民生等热门话题是每年全国两会内外热议、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本报今起就这些热点话题推出系列关注,邀请在甘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结合甘肃省实际,就扶贫开发、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物价上涨、入学就医等方面进行广泛讨论,提出真知灼见。
自然生态脆弱、经济欠发达的甘肃是全国扶贫开发的重点省份, 为改变甘肃贫困落后的局面,省委省政府今年初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如今40余万干部到农村帮扶贫困户活动已在全省各地蓬勃展开。此项活动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也成为今年两会期间甘肃代表团开放日活动上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就此,在甘全国人大代表张景辉、王义、王庆粉、刘大江、毕红珍等,以及全国政协委员栗震亚、李鸿等委员建议,国家应该解决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欠账问题,对甘肃省国家特困片区外的贫困户给予特殊扶持政策,并建议将环县北部毛乌素沙漠边缘区1.4万人实施生态移民搬迁,以帮助当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
解决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欠账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张景辉代表认为,自然生态脆弱、经济欠发达的甘肃一直是全国扶贫开发的重点省,交通等基础设施一直是制约甘肃发展的重要因素,建议国家及相关部委应下大力气研究解决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欠账的问题,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在税收减免、财政转移支付、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特殊的扶持政策。
来自平凉农村的全国人大代表毕红珍说,应该加大对农村“万村千乡”工程的投入力度,提高对农家店的补贴资金。农民出身的刘大江代表多年来一直都在土豆上做文章,他认为,作为干旱地区贫困面较大的定西地区,种植马铃薯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应该对现有的定西市马铃薯综合交易市场进行扩建,将其建设成集交易、配送、仓储、加工、会展等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马铃薯专业市场,并延伸后续加工能力,为打造中国“薯都”奠定基础。
甘肃三个省级连片特困地区扶贫需国家大力支持
曾在甘肃省庆阳、陇南等地工作的王义代表对甘肃贫困地区情况比较了解,他说,国家已明确将甘肃省58个贫困县纳入国家六盘山区、秦巴山区及四省藏区三大片区扶持范围。但由于甘肃省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恶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扶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尤其是未纳入国家片区的其他地区的连片特困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关山林缘区、中部干旱区、祁连山浅山区等区域的28个县区分布有一大批贫困户,按照2300元的新扶贫标准,人数约在400多万,这些没有列入国家扶贫总计划地区的贫困户应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在全国政协委员栗震亚委员看来,省级三个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工作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请求国家进一步加大对甘肃省的资金投入支持力度,帮助甘肃省级3个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对其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易地扶贫搬迁等方面的有关重点项目给予倾斜和支持。
对环县北部沙漠边缘区1.4万人实施生态移民
王庆粉代表经过在庆阳实地调研后发现,通过实施盐环定扬黄工程及整村推进、生态移民搬迁等项目,环县贫困群众严重缺水的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但目前仍有12个乡镇的2万多人生活在严重沙化土地上,每年2—3月份沙尘暴频繁出现,大风、扬沙、沙尘暴长达40余天(次),基本口粮和低生活都难以保障。
“我认为,对环县北部毛乌素沙漠边缘区1.4万人实施生态移民搬迁是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治本之策,也是恢复植被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举措,建议国家增列专项资金对这些群众进行整体或分散搬迁。”王庆粉表示。
建议扶贫易地搬迁国家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1万元
毕红珍代表认为,易地扶贫搬迁是新时期党和政府探索实施的一项重要扶贫措施,旨在通过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迁移再分布,达到扶助贫困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双重目标。但由于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所在地均为贫困地区,地方财政困难,贫困户自筹资金能力非常有限。据调查,按目前价格水平,仅建设户均60平方米住宅(含大门围墙等附属设施),需投资7—8万元左右。国家补助1万元左右,群众需自筹6万元左右,致使最需要搬迁的贫困户因自筹资金难度大而无法按计划搬迁。
全国政协委员李鸿也建议国家将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国家补助标准从人均5000元提高到1万元。同时,为实现易地扶贫搬迁“稳得住、能致富”目标,建议国家适当扩大易地扶贫搬迁资金使用范围,使其能用于以搬迁户为单位开展的种养业、加工业等产业发展项目。
文/图 本报特派记者 梁峡林 刘健
新闻推荐
事发后,刘雨当时所住的病房已被警方封闭。 2012年12月18日晚,环县四中高三女生刘雨因贫血到庆阳市人民医院住院接受治疗,当晚刘雨在输液过程中突发意外,经抢救无效死亡。刘雨的...
环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环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