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写文章是陈希祥最大的爱好每天擦拭纪念碑是陈希祥
看书、写文章是陈希祥最大的爱好。 每天擦拭纪念碑是陈希祥起床后的第一件事。
“挺胸、昂首!永远乐观地向前走……”这是陈希祥博客的开篇语,也是他一直以来所坚守的信念。陈希祥在庆阳市环县河连湾村许多人眼中是个不折不扣的大文人,也是个“痴人”。说他是文人,是因为他发表过很多文章,甚至还出了书;说他痴,是因为他用9年时间,用自己的执著留住了河连湾人乃至环县人心中的红色记忆。
纪念馆的解说员
9月4日中午时分,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记者来到了位于庆阳市环县河连湾村的河连湾陕甘宁省委、省政府旧址纪念馆。干净整洁的展馆,保护良好的文物,和一些别出心裁的细节设置,无不显示出管理者的细致和精心。参观过程中,记者发现,和其他纪念馆里的年轻女解说员不同的是,这座纪念馆里的解说员是一位名叫陈希祥的40多岁的中年男子。
“在这里已经呆了9年多了,习惯了,也舍不得离开了。”对于管理员、解说员、勤杂工等所有事务一肩挑的这份工作,陈希祥很坦然。他说,这座纪念馆在中共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这里先后多次举办过解说员培训班,其间他想在这些学员中找一名帮手,但是最终没有一人愿意留下。
陈希祥说,无人愿留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里工资太低。陈希祥目前的月工资刚刚达到1000元,这还是2010年涨工资后才拿到的,而在这之前,陈希祥长期拿着650元的工资。
“这几年好多了,游客多了,天天看着人来人往,在向游客讲解的时候,我觉得我就像一名指挥员,成竹在胸。”据陈希祥讲,在2008年之前,由于展馆建设落后,这里的游客屈指可数,为了排遣寂寞,他没事的时候喜欢像记者一样到田间地头采访,并以此为素材,写诗歌、散文、小说等,并试着将自己的作品寄到报社、杂志社,没想到很多都发表了,被当地人称为“土记者”,而对于这个称号,陈希祥显得颇为自豪。2008年之后,新的展馆建设完毕,在当地政府的大力宣传之下,来纪念馆的游客渐渐多了,陈希祥用自己编写的解说词,向一批批游客讲解关于河连湾陕甘宁省委、省政府的那段红色历史。“这段历史应该被人们永远铭记,先烈们的事迹即使说多少遍我都不会感到厌倦。”由于纪念馆只有自己一位解说员,陈希祥每天不得不反复向来客讲解,但是对此,陈希祥显得很是执著。
辛酸已成往事
但是,当谈起这些年的酸甜苦辣,陈希祥的眼睛湿润了。陈希祥告诉记者,2002年,他刚来纪念馆的时候是冬天,天气非常寒冷,但当时纪念馆的全部家当只有几间简陋的陈列室,没水、没电,取暖仅靠一个小煤炉。记得有一次,下了大雪,自己蜷缩在小土坯房里抱着暖炉取暖,而妻子恰巧路过此地,来看望他,看到他的样子,说什么也要让他辞了这里的工作。
其间,为了丰富展馆里的藏品,陈希祥经常走街串巷收购一些村民家中收藏的文物用品。记得有一次,陈希祥听说附近一村民家中有一张蔡畅用过的办公桌,遂推着手推车前去收购,等他软磨硬泡和对方商量好价格,拉着桌子回纪念馆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为了避免桌子被雨淋,陈希祥将自己的外套盖在桌子上。祸不单行,在通过一处低洼处时,手推车翻了,一阵剧痛从脚脖处传来,但看到桌子落地,陈希祥顾不得其他,赶紧抬起桌子往回赶,等他赶回纪念馆将桌子放好后,赶往医院检查发现,自己的脚脖已经骨折了。
其实在陈希祥心里,这些辛酸已经成了往事,算不得什么,而由于一直忙于纪念馆的事情,这些年来他很少顾及家里,对家里人的亏欠,成了陈希祥心中最大的遗憾。“孩子上学、家里的近10亩地,我都没时间照顾,我欠家里人太多了!”说这话时,这位坚强的男人已泪流满面。
但是,让陈希祥感到安慰的是,自己耗时多年完成的关于环县皮影的小说《影神》已经出版发行,自己的儿子现在已经成家,儿子和儿媳妇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现在纪念馆已经走上了正轨,今年来纪念馆的游客也接近4万人次了,我相信来这里的游客会越来越多,我会一直坚守在这里,因为这就是我的事业。”陈希祥说。
文/图 本报记者 薛长明
新闻推荐
央视联合本报在甘肃省推选“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 14日前,请推荐您心目中的候选人物
本报讯(记者王家安 见习记者邸金)10月下旬,中央电视台启动“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兰州晨报》作为甘肃唯一受邀媒体,一同启动“感动中国”之甘肃人物海选推介活动。近一月来,...
环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环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