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芳的脱贫路

陇东报 2019-10-17 00:30 大字

本报记者 梅金娟

村里的人都说张明芳是个苦命女人,听了张明芳故事的人都说:“这个女人太不容易了。”但张明芳说:“以前苦,以后不能再苦下去了,我要让我的孩子过上好日子。”

张明芳今年50岁,是华池县乔河乡打扮村村民,家里8口人,却只有她一个劳动力。

1988年,23岁的张明芳与24岁的丈夫阎志科结婚,第二年生下大女儿,一家三口加上公婆,小日子过得和顺美满。但好景不长,这年年底,丈夫阎志科却突然“疯了”。“见人就打,斧头、铁锹,逮着啥用啥打,疯起来三个男人都控制不住。”张明芳回忆道,由于要照顾丈夫,张明芳挨的打最多,至今脸上还留着一条醒目的疤痕。

此后的25年里,张明芳一边照顾患病的丈夫、上了年纪的公婆,一边包揽了家里所有的农活,还先后生下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并凭着一己之力,把4个孩子全都送进了学校。

而在这25年,丈夫阎志科依旧“疯着”,邻居亲朋都被他打怕了,渐渐疏远了;孩子们也被打怕了,看到爸爸犯病,他们就躲进山里,宁肯在山里废弃的破窑洞里饿着肚子过夜,也不敢回家。而张明芳,也早已伤痕累累、提心吊胆,害怕丈夫半夜犯病,她从来没有睡过一个踏实觉,而且每次睡觉,都不敢头朝炕栏。

在自己家里,张明芳更像一只护雏的老母鸡,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的孩子。有一次,丈夫犯病了,轮着扁担劈头打来,张明芳为了保护儿子,便生生迎了上去,被丈夫一扁担打晕在地。“大夫说,已经错过了治疗期,不可能治好了,但给了药,说是能控制病情。”张明芳说,等到她攒够钱,带着丈夫外出看病的时候,丈夫的病已经没办法治愈了,好在有了药物控制,丈夫犯病的频率越来越小,犯病时反应也没那么强烈了。

由于家里开支大、劳动力少,2014年华池县贫困户建档立卡,张明芳家被纳入二类低保贫困户,给予帮扶救助。张明芳在当地政府和帮扶干部的帮助下,走上了脱贫路。

2016年,告别了破败的土窑洞,在享受国家补助1万元的基础上,张明芳一家搬进了新庄园,4孔石箍窑、一间砖瓦房,还新打了小电井,一家人的吃水,住房问题得到了彻底改善。今年,继续享受国家扶贫政策,张明芳家里又新盖了洗澡间,建了围墙。张明芳还自己花了5000块钱,请人修了路,一条蜿蜒但宽阔的路直通公路。

今年年初,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张明芳开始发展产业,她买回了100多只鸡苗,准备养鸡致富。按照当地出台的产业奖补政策,张明芳的鸡苗钱、鸡饲料都由政府买单。而长大了鸡以及生的鸡蛋,张明芳也不愁卖。帮扶干部告诉她,乡上、村里都在发展电子商务,县上还有销售扶贫政策,她的土鸡和土鸡蛋都可以通过网络卖到全国各地,并且上门收购,她只要养好鸡就行了。如果一切顺利,今年年底至少能收入几千块钱。而养鸡之外,张明芳还种了10亩玉米,15亩小杂粮。

如今,张明芳一家住进了新房,吃上了安全的井水,公婆身体健康,丈夫的病情有所控制,儿女上学的成绩也都不错,张明芳笑着说:“赶上了好政策,遇到了好干部,苦日子也该到头了,今年肯定能脱贫!”

新闻推荐

华池 红色圣地带火红色旅游 ——记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华池县荔园堡村

本报特约记者梅金娟国庆来临,华池县南梁镇荔园堡村村民郭翠玲夫妇的农家乐也迎来了今年以来的人流高峰,每天都能接到电话或...

华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华池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