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画笔记录时代表情 记兰州市首批“青年专家”王生凯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颜晨文/图
今年45岁的王生凯,现为兰州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兰州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国家民族画院特聘画家,甘肃画院特聘画家,甘肃金城画院理事。近年来,他创作的《与歌同行》和《向朝阳》系列组画多次获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甘肃省委、甘肃省政府的表彰。其作品20余次参加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的大型国家级重要美展并获奖。2019年4月,王生凯被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命名为兰州市首批“青年专家”。
潜心创作以画笔反映劳动者风采
2008年,在祖国喜迎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青年画家王生凯创作了《与歌同行之一》,参加了中国美术家协会协会主办的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与歌同行》系列组画表现了陇原儿女在党的领导下风雨同舟,披荆斩棘,砥砺奋进,努力实现美好生活而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的奋斗精神,获得了业内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2011年,在甘肃省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王生凯以饱满的热情、厚重典雅的笔触创作了甘肃省马铃薯产业《与歌同行之32》。创作前,王生凯多次深入陇原大地,到田间地头和老乡同吃同住,采风、写生收集第一手创作素材。为了创作出精品,王生凯先后几易其稿,最终以6米的巨幅方式完成创作,取得了优秀奖,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在多幅作品中,王生凯着力刻画田间地头的农民,或者是放牧的牧民,采集了生活最为典型的形象,感觉画中的人物呼之欲出,让人过目难忘。这些劳动者是生动的、神采飞扬的、积极向上的。
“对劳动者的描摹和赞美是我作品中的重头戏,因为劳动者在我心中是最美的,也是最值得歌颂的。这一系列作品的共同点就是反应最基层的劳动者,劳动者是谱写生活之歌的音符,我们的吃喝住行都离不开劳动者辛勤的汗水。当然,之所以歌颂劳动者,也跟我小时候的生长环境有关,我想通过作品反映西北普通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场面,在平凡的劳动者身上捕捉到生活的诗意。”王生凯说。
近年来,王生凯的作品被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民族文化宫、台湾廖英鸣文教基金会、陕西美术博物馆、广西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甘肃大剧院、兰州美术馆、温州美术馆等国内外专业艺术机构和海外人士收藏。多幅作品发表于《中国文化报》《美术报》《美术界》《中国画》《甘肃日报》《兰州日报》《兰州晨报》等媒体及专业报刊杂志。
刻苦钻研全力追逐艺术梦想
“我很珍惜现在的生活,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能一直坚持艺术梦想是不容易的。如今的资讯如此发达,可以轻松地学习各种最尖端的艺术知识,这是我小时候想也不敢想的。”在王生凯的办公室,充满了油画颜料的芬芳,在一笔一画间,他认真描摹着自己的憧憬和梦想。
原来,从小出生在庆阳华池县农村的王生凯,与那个年代出生的同龄人一样,在物质条件极为匮乏的环境里坚韧地探索,而从小就有艺术梦想的他并没有被艰难的生活所禁锢。
“小时候因为条件的限制,并没有专门的美术老师教我,所以我经常逛书店,看中西方美术名家作品的印刷品,这让在闭塞环境中长大的我大开眼界。”时至今日,王生凯依然保留着刚开始学画时买的专业书。“那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我绘画的“启蒙老师”。
1996年,王生凯从甘肃省庆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毕业。2002年,他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就这样,一路追梦的王生凯在美术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由一个普通的美术系学生成为了美术老师,又由美术老师成长为专业的画家,每年都笔耕不辍,创作出大量优秀的美术作品,而他的创作源泉却从未枯竭过。
“也许是因为一直深入生活,潜心绘画,所以我算是比较多产的画家。我认为作为艺术工作者,灵感固然重要,但是整天坐在家里自己琢磨,灵感迟早会枯竭的。所以一定要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才能有源源不断的艺术灵感,用艺术的敏感捕捉生活之美。”对于挚爱的绘画艺术,王生凯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近几年,王生凯反映藏区风景和人物的作品越来越多,他的很多反映藏区风景和人物的作品都大胆地运用了大面积的红色,给人以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以前对藏族关注地比较少,这些年经常去藏区让我越来越有感触,我想通过画笔体现出他们的美,想通过油画把这里的风土人情表现出来。”谈到这些作品,王生凯感慨地说。
新闻推荐
文/图通讯员封康康在庆阳市庆祝“2019中国农民丰收节”大会上,华池县南梁镇高台村党支部书记刘生枝作为瓜菜生产大户受到...
华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华池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