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致富

陇东报 2018-07-26 01:03 大字

通讯员 李莉

7月22日,天气放晴,笔者来到华池县山庄乡雷圪崂村,见到了正给自家喂养的黑猪添食的郝生章。56岁的郝生章告诉笔者,在村合作社的带领下,他开始养黑猪,目前圈里养了3头,因为效益好,他打算再养2头。

郝生章嘴里说的合作社,便是华池县雷圪崂村黑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11月,注册资金500万元,现有社员56户246人,其中贫困户26户110人。

郝生章便是这26户贫困户之一,他们老两口上了年龄,劳动能力弱,家里还种着11亩玉米需要人打理。“一年累死累活也就赚1万元左右,我现在养了3头猪,等出栏的时候每头能卖4000多元,也是1万多元,但比种玉米轻松多了。”郝生章告诉笔者,猪棚国家补助了1500元,合作社还帮着销售,既省钱又省力。

雷圪崂村黑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社员分散养殖,合作社统一购买猪仔、统一棚圈、统一培训、统一防疫、统一销售,减轻了农户负担。“我家去年养了3头,合作社帮着卖了2头,收入了8000多元,今年养了10头黑猪,还能好好赚一笔。”村民马生军说。

雷圪崂村党支部书记杨德平告诉笔者,合作社会给幼猪打耳标号,就像“身份证”一样。在投放给农户时,建立台账,包括每头猪的耳标号、养殖户的基本信息,猪饲料是农户自己种植的玉米、玉米秆、苜蓿等,坚决杜绝用配方饲料喂养。在出售时,还会给顾客给监督卡,上面有所买猪肉的耳标号和投诉电话。

“合作社卖的猪肉虽然比市面上的猪肉每斤贵4元,但是因为质量有保障,还是不愁卖,我们计划由合作社出资,在县城开家店,专卖合作社养的黑猪肉,这样效益肯定会更好。”杨德平说。

截至目前,雷圪崂村黑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共销售黑猪37头,实现创收18.5万元,其中贫困户分红8万多元。

新闻推荐

关于第一届省级文明 校园拟推荐学校的公示

按照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关于推荐评选第一届省级文明校园的通知》(甘文明办〔2018〕18号)文件要求,经学校申请,县(区)推荐,市文...

华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华池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