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热土上的文化绝唱 ——华池县文化传承与创新启示录
本报通讯员康小川
深秋时节,从县城南区到南梁小镇,一路上,城乡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不论是“红色南梁”“巧儿刺绣”,还是“南梁说唱”“红色剪纸”,翻阅这一张张名片,都会让人感受到这块红色热土上独特的文化魅力。
文化的沉积,是靠点滴的渗透,文化力勃发的扭动力是巨大和震撼的。怎样认识文化资源优势、定位好文化发展方向?在华池,剖析文化产业的传承与创新,得到不少启示。
红色文化引领挖掘优势资源潜力
华池在北魏时就设县,历史、人文文化资源富集,随着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活动的开展,华池的文化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文化产业与商业模式的对接也有了深度的糅合,甘肃作为“一带一路”重要片区战略机遇的到来,华池县延伸着与“丝路”文化交汇的路径,发挥好文化比较优势,推动地域、历史、人文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
在上个世纪30、40年代,在建立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根据地中,华池县作为陕甘边苏维埃政府的政治中心,在敌后生产、壮大边区经济、支援前线物资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成为当时的红色先进县。陕甘边根据地后来和陕北根据地连成一片,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也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北上抗日的出发点。对这段红色历史积淀的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传承,助推华池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个山区县城,正在破解地理、人才资源的制约,打造陇上精品现代文明城市,发展陇上苗林产业、畜牧产业强县,就很好地诠释了这片红色热土的文化精神内核。
依托龙头带动促进产业市场培育
近年来,华池县对特色鲜明、实力较强、成长性较好的企业,通过出台土地、税收、金融等相关优惠政策,进行重点培育扶持,打造了一批重点文化龙头企业。这一切,初衷就是以龙头带动而促进文化产业的市场培育。基于此,华池县积极与其他县区文化产业发展大户联姻,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先争取将产品打入国内外市场,然后谋求更大发展。在走出去的同时,积极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鼓励集体、个人、外商和各种经济成分参与文化产业的开发和建设。
从庆阳市第一届香包民俗文化节开始,华池县便立足民间妇女传统香包、刺绣、剪纸特长,深入开发,提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齐抓共上”的发展思路,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引导、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项目。以民间刺绣能手、剪纸能手赵星萍等为重点扶持对象,培育“巧儿”、“星萍”等龙头企业,带动“春霞绣坊”、“晓丽绣坊”、“锦绣坊”等一批个体经营者。同时,采用“龙头企业带动生产大户、生产大户发展专业村、专业户”的模式,初步形成以县城、王嘴子乡、上里塬乡为主的香包文化片区和以香包、刺绣、剪纸为主的文化产业链条,吸引从业人员8600多人,开发产品5大类500多个品种,年产能达86万件。
如今,该县建立了民俗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培训基地,分级、分类、分期培训专业人员,涌现出国家级民间工艺美术大师6名、省级民间艺术大师27名、市级民间工艺美术大师28名,以师带徒,以徒养师,确保了民俗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传承有人。
“文化向下”意识赢得“民心向上”
近年来,华池县就着手在县城周边的东山上开发修建了双塔寺森林公园,打造以本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文化产业馆区,重拾整理南梁说唱、剪纸、香包、刺绣等民俗文化。2009年范公祠的落成,成为双塔寺森林公园的龙头建筑项目,旨在彰显范仲淹文韬武略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历史风骨,以寓教于游的方式提升居民的文化素养。把“刘巧儿”的事迹编排成话剧、电影,重塑了巧儿在今天的现实意义,肯定了敢于打破陈规陋习,敢于创新的胆略和精神。打造“千台大戏送农村”惠民工程,把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送到家。村村建起了“农家书屋”,小区涂上了“文化墙”,一道道惠民的文化景观招展在这片热土上,让时代新风尚的种子播撒在每一片土地上。着力实施“排好一台剧、唱好一台戏、编好一本书”的文化工程,做好大型秦腔舞台剧《再歌刘巧儿》的排练,创作大型秦腔历史舞台戏《范仲淹》,完成《华池文物》的编纂出版,让更多能承载和引领时代精神的好作品献给群众,用文化的感召力凝聚民心。
文化建设是“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投资的缓慢性和长期性,对于一个经济实力相对薄弱的小县来说,华池县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亏本”投资,是不是值得?事实证明,华池县为破解作为山区县城的“空间”拓展瓶颈,在城南新区开发、老城区改造进展顺利,这与该县近年提倡的“绿色、人文、宜居”的城市规划理念分不开,这样的理念就是一种文化型的现代先进城乡发展蓝图,“民心向上”的凝聚力正在编织着魅力华池的美好明天。
新闻推荐
本报讯在“12·4”法制宣传日即将来临之际,华池县人行积极开展了法律法规宣传活动。采取在职工中举办金融法律知识讲座、座谈会,并印发宣传资料,面向社会公众解读金融法律法规知识等形式,及时帮助解...
华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华池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