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奏响致富曲
本报通讯员何强
合水县固城乡王昌寺村是合水县3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2014年,王昌寺村仍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74户753人,贫困发生率达36.4%。全村没有主导产业,基础设施滞后。
去年以来,王昌寺村在落实“331+”产业扶贫模式的基础上,以贫困户为主体、产业为平台、土地为纽带、企业为龙头,全力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增加村集体和贫困群众收入,奏响了小山村致富曲。
王昌寺村山地居多,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山地逐渐成为撂荒地。针对这一现状,村里建立了联众农产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全村的川地、撂荒地、荒山等进行确权颁证,造册登记,根据土地性质确定入股比例和固定分红资金,由合作社统一调配,让土地成为“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的纽带,并将全村划分为高原夏菜种植区、乡村旅游发展区、有机苹果种植区三大产业区块,吸纳贫困户务工,增加收入。
“现在我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挣钱顾家两不误。”王昌寺村村民赵军锋说,他和妻子农闲时在村里引进的龙头企业建设的蟒窝山田园综合体园区打工。
在高原夏菜种植区,王昌寺村大力推行“1332”工作法,即组建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土地、资金、设施3种入股形式和分红方式,增加贫困户、村集体经济收入。在乡村旅游发展区,村里将2680亩荒山和22户群众160亩撂荒地入股到企业,作为村集体和贫困群众的固定分红。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安志鹏近年来接收住院病人700余人次、门诊病人4600余人次……庆阳市中医医院脾胃肝胆病科副主任医师孙林深受患...
合水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合水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