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首都到贫困村—— 他用行动写芳华 记合水县蒿咀铺村“第一书记”陆静伟

陇东报 2018-04-09 09:17 大字

陆静伟是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战略发展部高级业务经理,2015年,他积极响应中组部号召,从千里之外的北京来到合水县蒿咀铺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三年,他坚持了解村情民情,梳理发展思路,克服重重困难,带领群众攻坚贫困,让这个贫穷落后的村子改变了面貌,使一批贫困户摘掉了“穷帽子”,用青春的激情和奋斗的精神书写了别样的人生芳华。

■陇东报/掌中庆阳实习生 南力 记者 何强

“陆书记,应该吃我家一顿饭了吧!”看似一句很平常的话,却道出了蒿咀铺村村民辛连富和驻村第一书记陆静伟之间的情义。

今年33岁的陆静伟,是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战略发展部高级业务经理。2015年8月,陆静伟积极响应中组部的号召,主动申请到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的定点扶贫县合水县贫困村蒿咀铺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三年前,他还在北京的写字楼里谋划着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而今天,他时刻谋划的是一个西北贫困村的未来发展。

“用心拉近自己与群众的距离”

3月23日,记者来到蒿咀铺村后庄组居民点,眼前是一条宽阔平坦的硬化路,道路两侧的路灯整齐排列,红顶白墙的砖瓦房错落有致,房屋外围的文化墙甚是醒目,一个欣欣向荣的新农村画卷徐徐展开。

“整体发展滞后,村民在家门口没有稳定持续的创收渠道”是陆静伟初来蒿咀铺村时的感受:部分村民住房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村民吃水很不方便。

“虽然环境差,但是村民想脱贫、盼致富的愿望很强烈。”陆静伟说。

万事开头难。刚驻村时,村民对陆静伟态度冷淡,认为他只是来“镀金”的。为此,陆静伟坚持吃住在村上,走东家访西家,学说地方话,面对面与村民沟通交流,很快熟悉了村情民意,与群众打成一片。

“这娃刚来的时候,人生地不熟,为了能尽快熟悉村里的情况,他常来找我交谈,语言不通是他遇到的最大困难。”蒿咀铺村前任村党支部书记雷声龙说。

在驻村的4个年头里,陆静伟起早贪黑,走遍了蒿咀铺村的角角落落,特别是全村179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家,连他自己也记不清究竟去过多少遍。

今年77岁的辛连富是村里的贫困户,常年以捡垃圾为生。看到与记者随行的陆静伟上门来,他赶紧走上前拉起陆静伟的手说:“陆书记,你又来看我了,今天一定在我家吃顿饭。”

辛连富告诉记者:“我第一次见陆书记是在蒿咀铺乡政府,当时打算找乡上的领导办点事,可是我找不到人,正好在乡政府门外碰见了一个年轻小伙,他把我领进他的宿舍,给我倒水喝,还帮我去找乡上的领导。” (下转3版)

新闻推荐

合水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

本报合水讯(记者先朝阳通讯员何强)合水县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为抓手,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协会引领、社会参与、品牌带动、产业支撑”的思路,积极搭建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电...

合水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合水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