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在地球最厚的黄土上写诗的人——访甘肃省文学院院长、乡愁诗人高凯

宝鸡日报 2017-06-28 16:28 大字

本报记者王卉

从事诗歌创作 30余年的高凯,是中国当代实力诗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任甘肃省文学院院长、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和甘肃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等职。诗歌是他生命的一部分,难以割舍,而他一直被黄土地养育,深得其福。于是,他自称是在地球最厚的黄土上写诗的人,并为此魂牵梦萦。

诗歌是黄土地给他的“胎记”

陇东黄土高原,是地球上黄土沉积最厚的地方,也是诗人高凯的故乡。他在这里出生、在这里体验生活,并将感受投入他执着的陇东乡土诗写作,开启了属于自己的乡愁时代。他出版诗文集《心灵的乡村》《纸茫茫》《乡愁时代》等 10余部,各类编著超 40部。荣获首届闻一多诗歌大奖、第十二届《作品》诗歌奖、第二届《芳草》汉语诗歌双年十佳诗人奖和甘肃省文艺突出贡献奖等奖项。早在 2000年前,《人民文学》《读者》和《飞天》等文学刊物就为他举办个人乡土诗研讨会,而 9年后又成为《光明日报》“新闻人物”专栏人物,令诗坛为之瞩目。“……飞飞飞上天的飞 /飞机的飞宇宙飞船的飞 /想飞的飞抬膀膀飞的飞 /笨鸟先飞的飞 /飞呀飞的飞……”《村小:生字课》是高凯的代表作,其借助蛋、花、黑、外和飞 5个字,运用常见的白描手法,看似普通的课堂一幕,在诗人笔下却有声有色,平中见奇。我们仿佛听到了那一声声清脆的读书声,伴着田野的花香顺风飘来,孩子们稚嫩的声音,似远又近,让人情不自禁地与他们一起“陶醉”其中。诗人通过孩子们刻苦学习的场景描写,表达对求知的渴望,实际则是自己对生活充满热情的真挚表达,更是对未来美好祝愿的心境坦露。

高凯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陇东这片黄土地,这里是他根之所系的精神厚土。他的乡愁诗,不是直白浅薄的歌唱,而是发自内心深处真诚的吟诵。诗中展现着故乡人们生活中的忧伤与喜悦,真实而感人,这既是诗人对生命感悟的表达,也是生活智慧的总结。其行文流畅,朗朗上口,让人亲近;韵律有节,起伏转折,充满活力。他的诗就像民歌般质朴、多彩,让读者在诗意的旋律中,感受诗人对故乡的依恋和一颗纯真的爱心。

30年再续与宝鸡的文化情缘

《诗经》时代,陇东与关中就是一个地方。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期,庆阳都属于陕西所辖。高凯的老家合水县的博物馆至今还保存着刻有“陕西省合水县”六个字的一块界碑。所以,在高凯看来,他与认识和不认识的宝鸡诗人从根子上来说,都是《诗经》最亲的骨肉,有着一个共同的文化基因。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高凯曾担任关陇文化学会常务理事,并与宝鸡文化学者一道做过追根溯源的研究工作。而他坦言,宝鸡这座工业城市留给他的第一印象并没有期待中的那么完美。他说:“第一次到宝鸡,任性的滂沱大雨下个不停,这给我的出行增添了无数困难。”而雨幕中一个个巨大的烟囱如“雪茄”般吞云吐雾,为他本该愉快的旅途增添了灰暗的底色。

时隔 30年,高凯因文化之缘,再次受邀来到宝鸡。往昔烟囱林立的工业城市,变成了个性鲜明、底蕴深厚的文化都市。“北首岭遗址、青铜器、石鼓文化……为秀美的城市添色增彩,这里不但是一个有历史气息的老城,还是一个颇有文化气质的新城,传统与时尚同在,自然与人文交融,山川宽阔秀美,市井井然恬淡,已经全然没有 30年前的一点儿影子。”文化不仅是一个现代城市的发展基石,而且是一个历史名城的精神依托。这里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他感动:宝鸡人从文化着手,挖掘一座城市的精神内涵,不但找到了自己的根系,找准了自己的方向,还追寻到了自己的心灵归宿。

宝鸡人对传统文化的敬重和传承,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作家,这让高凯感受到了宝鸡人的富足、文明和自信。他与散文名家吕向阳互述乡土写作中的依依情怀,与宝鸡市作协主席李君交流如何在作品中表达对现实的关注,还与作品占据着陕西诗歌半壁江山的商子秦、渭水、白麟等宝鸡诗坛的旧朋新友共聚一堂,畅谈新诗百年历程,再续一段文化情缘,让新诗路上的这一曲“合唱”更加响亮。

每首诗歌都是对故乡的“誓言”

“没有故乡的诗人是可疑的,没有诗歌的故乡是苍凉的”,高凯总是这样评价“诗人”和“故乡”的关系。不管在哪里,他总是担当起故乡代言人的角色,不忘给朋友介绍这片厚重的黄土地。“越是地方的越是世界的”是一句久经考验的文化箴言。因此,高凯在文学世界里,也一直痴迷于地方风情画卷的连续创作,《掌上的陇东》《黄土里的陇东》《陇东:遍地乡愁》……“陇东”二字成为他的诗歌标识,也是对他地域性写作的执着坚守的“誓言”。

2015年 9月,昆明,一场露天诗歌朗诵会,高凯朗诵自己的诗得到千余观众的掌声,台上的他为自己成了全场的中心人物而深感自豪。旁边座位的著名诗人于坚拿过他的诗集《高凯的诗》,借着昏暗的灯光翻了起来。他指着《村小:生字课》对高凯说:这是一首杰作,这是一首真正的中国诗。不一会儿他便在诗稿的背面即兴写了一首诗《黄土层——给高凯》。高凯有点受宠若惊,兴奋地默读了起来,却发现诗人对黄土层的概念表达有误,他直言不讳地向于坚指了出来,于坚把诗稿拿过去修改,又重新抄了一遍还回来。可是改过后的表述还是不准确,倔强的高凯依旧没有“客气”,就这样,于坚从晚上到第二天早上,一首诗三易其稿且抄了三遍!作为对《村小:生字课》酬唱之作的《黄土层》,终于通过了“审查”。诗中,于坚对“黄土地”的印象深刻而准确:“我老家庆阳是中国 /文化最深厚的 /晚餐中 ,酒杯碰来碰去 /说这种话的人多了 ,在中国 /……我们那里的黄土层是地球上最厚的……等我去打一把锄头 /黄 ,黄 ,黄土层的黄 /土 ,土 ,土地的土 /挖 ,挖 ,一层一层地挖。”于坚对守着地球上最厚的黄土写诗的高凯也有了新的认识,高凯对毫无名家架子的于坚也更加敬重,因为诗歌而以诚相见的两个人,成为惺惺相惜的文坛知己,这段诗文酬唱佳话也从此在文坛中流传。

高凯把陇东捧在掌上视作生命,放不下来,而这片让他如此深深眷顾着的黄土地,该是多么厚重并让人着迷的啊!

新闻推荐

合水集中销毁古象奶业不合格产品

甘肃经济日报讯(记者王耀)2月10日,甘肃省食药监局发布了2017年第1期公告,通报了对合水县古象奶业有限责任公司问题食品核查处置情况。目前,不合格产品已集中销毁。2016年12月,国家食药监总局通报庆阳市...

合水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合水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