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抒写心灵深处的那份温暖
【人物简介】
近日,“高凯诗歌创作三十年作品研讨会”在庆阳举办,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叶延滨,著名学者、批评家陈仲义,《中国诗歌》常务副主编谢克强,《诗刊》副主编冯秋子等全国诗坛、文坛的大家云集甘肃,开启了一场甘肃省“诗歌”界的饕餮盛宴。活动中,作为活动主角的甘肃乡土诗人高凯和参加研讨会的著名诗人叶延滨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畅谈了甘肃诗歌的发展前景和高凯的诗歌创作特点。
甘肃诗歌创作不只是一种色彩
在“高凯诗歌创作三十年作品研讨会”上,著名诗人、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叶延滨(以下简称叶)谈及了甘肃诗坛及中国诗坛的现状,对高凯及其诗歌创作给出了高度的评价,并对甘肃诗歌今后的发展等问题列出了自己的观点。
记者:能不能以您作为诗人的身份,谈谈您眼中的甘肃是什么样的?记者:如何评价高凯的诗歌作品?
【人物简介】
叶延滨:中国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与批评家,个人著作至今已出版40余部,自1980年以来,他的作品被收入了国内外150余种选集以及大学、中学课本;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法、德、日、意文字。先后获得十月文学奖、四川文学奖、北京文学奖、郭沫若文学奖等40余种全国及省以上的文学艺术奖。
叶:对于甘肃我已经不是第一次来了,这次是第三次,之前去过兰州也来过庆阳,我年轻时,曾经在陕西距离甘肃最近的县城,在一家军马场里插过队,对甘肃这片热土的文化自然环境还是很熟悉的。此次来到庆阳,对她的印象,我自己总结了四句话: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传统深厚、贡献巨大。这里的周祖文化是我们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是长久以来农耕文化的发源地,在古代,黄土高原实际上是文化政治经济的中心。陇东也是共和国的摇篮,文化地位很重要。
叶:高凯的身上有几项其他诗人无法取代的特色,这来源于他有着明确的故乡背景。第一就是高凯在诗歌创作30年来,坚持围绕着同一个主题——“家乡”来进行创作。从出道至今,乃至于现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却仍然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对陇东热土的描绘。在现今的中国诗坛,有各种各样的写作手法,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衡量诗歌写作好坏的尺度和办法。但对于高凯几十年的诗歌创作来说,衡量他的诗歌的唯一尺度就是他是在用心写作,是他真实内心的写照,没有任何一篇功利性的作品。另外,高凯的诗歌创作始终保持着对父老乡亲深切的关心,是一种真实的对家乡人民的感情与内心写照。
记者:甘肃诗歌在您眼中是怎样的?高凯是三十年如一日坚持创作乡土诗的诗人,你如何看待?
叶:作为甘肃文学院的名誉院长,我曾经在去年为“甘肃诗歌八骏”的评选活动写过评价,也算是甘肃诗歌界的老熟人了。甘肃这批中年的诗人,创作实力很雄厚,高凯是他们中间的代表,甘肃的诗歌创作群体很丰富,不只是一种色彩,比如说女性诗歌代表娜夜,作为先锋诗人前卫的小说家的叶舟,在他们的圈子里有他们的影响,众多诗人的创作都有各自的意义和地位。这种创作方式和态度是十分值得肯定的。
记者:现今甘肃文学界一直在努力树立本省品牌,您如何看“甘肃文学八骏,小说八骏,儿童文学八骏”等评选活动?您对于甘肃省文坛的发展有何良策?
叶:树立本身优质文化品牌,如“甘肃文学八骏”、“小说八骏”、“儿童文学八骏”这样的做法既有创新,又能推广好的作家和文学作品,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从新世纪以来,甘肃文学界在全国文学界中做了很多贡献,就诗歌来说,目前诗歌创作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比如思潮影响,在现代派流行的时候,在追求社会现代化中,先锋诗人更加受到认可和追捧。就如咱们的诗歌八骏来说,可能有的诗人具有先锋性色彩,有前卫意识,就比较容易得到认可,像叶舟和娜夜就比较在全国受认可,但是相对的甘肃众多乡土诗人,他们的作品在艺术上很有自己个性特色,但是他们在某一时期容易受到遮蔽。
甘肃这些诗人的艺术水准和艺术追求审美情趣都远远高于东北二人转,但他们被遮蔽。乡土文化,在今天被强大的时尚文化商业文化冲击到边缘。如何扶持这样的文化、大力宣传这样的文化,甘肃就应该借助国务院批复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机会,提供更多的平台,让更多的人认识,对于传承继承民族文明传统有更现实的作用。如今不是你写得好就可以站在高的位置,这和读者的审美情趣及社会发展有关系。
记者:您怎样看待如今稍显混乱、泛滥着“口水诗”的诗坛现状?
叶:用白话口水写作有一个背景,原来的诗歌是文人的事情,现在的诗歌可以上网有微博或者空间来发展,诗歌如同从音乐厅进入KTV,谁都可以去吼几嗓子,有唱得悦耳的,也有唱得五音不全的,但谁都不能剥夺她演唱的权力。但是我们不能把众多KTV的难听的作品集合在一起,说这就是如今中国音乐的发展水平,如今的诗歌就犯了这个错误,常常把发在手机上的、网上的、诗歌KTV里出来的东西称之为诗歌的主流,也是不确切的。虽然口水诗的写作比较随意一些,但是他依旧是民众在用这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有编进教科书,没有强迫你去买,要宽容对待,不要当做诗歌创作的主流,即便是很多,也只能说中国诗歌的KTV厅比诗歌音乐厅多。
乡愁成了我诗歌写作的唯一主题
【人物简介】
高凯:当代知名乡土诗人,现任甘肃省文学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2003年获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第五批“甘肃省优秀专家”称号。
记者:作为这次研讨会的主人之一,能说说举办此次活动的初衷吗?
高凯:自从写第一首诗至今,故乡庆阳一直在我的诗歌里;我诗歌里的故乡一直是庆阳人的故乡。诗友杨漪最初提议这个研讨会,我不怎么情愿,原因是年龄大了,不想太张扬。后来静下心来一想,我能给予故乡的就是这30年的诗歌,通过一个仪式,向故乡交一份答卷,也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最后还是欣然答应了下来。加上其他几位同学和朋友的鼓励和支持,于是就有了今天这么一个非常排场的学术会议。
记者:您的诗歌被陈忠实先生评价为“有根有叶的一杆好庄稼”,对此您怎么看?
高凯:我曾经在给《社会科学报》的一篇文章中说过“没有故乡的诗歌是可疑的”。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认为没有故乡的诗人的写作是没有来路和去路的写作,其艺术的态度十分可疑。我离开庆阳虽然快20年了,但庆阳一直以故乡的形象存在于我的心灵深处,让我魂牵梦萦,挥之不去。因此,乡愁几乎成了我诗歌写作的唯一主题。甚至,我企图以自己的乡愁写作为一个时代命名。我还有一篇《怀乡病是一种幸福的疾病》的随笔,发表在《星星》诗刊上。我的意思是,在一个很物质的诗性贫乏的时代,对诗歌和故乡的眷恋,可能要承受一种痛苦的精神疾病,同时也享受着一种幸福,这便是灵魂的归属和安妥。
记者:“故乡”二字在您的诗歌创作历程中意味着什么?
高凯:故乡庆阳是我诗歌的“胎记”,她是我和诗歌之间相知相认的基因密码。有一点我很自信,我写给故乡的诗,不是直白廉价的歌唱,而是发自心灵深处的真诚吟诵。我也因此很欣慰,一个被游子如此深深眷顾着的故乡,和我一样是温暖和幸福的。毫无疑问,我诗歌里的故乡不是一个狭隘的概念,而是人类共同的一个大故乡。我是庆阳市合水县人,在庆阳市(那时还叫地区)生活时,合水是我的故乡;到了兰州以后,庆阳是我的故乡;到了甘肃以外的任何一个地方,甘肃就是我的故乡;到了外国,中国就是我的故乡;而如果哪一天我到了别的星球,地球就是我的故乡。归根到底,生我养我的庆阳是我故乡的故乡。我想,对于每一个有乡土情结和身怀情义的人理应都是如此。
记者:能说说您对自己和作品的评价吗?
高凯:回庆阳之前,获悉我的组诗《乡关书》获得了广东《作品》杂志社和鲁迅文学院合办的第12届“作品杯”征文唯一的诗歌奖,责任编辑青年作家王十月代表评委会起草了一个授奖词,发给我先看看评价是否准确。他说我是一个“乡愁诗人”,我说我非常高兴接受这个称谓和命名,今后就做一个“乡愁诗人”吧。在家乡首发的第8本诗集《乡愁时代》扉页上,编选定稿后我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谨以此书献给我们的故乡。”因此,我把它和近几年出版的几部诗集捐献给我的故乡庆阳。同时,我还决定把30年的诗歌手稿全部捐赠给母校陇东学院语言文学馆,以让漂泊的心灵有一个归宿。我非常自豪守着地球上最“厚”的一块黄土写诗,是这块母土让我的诗充满地气和灵气。
新闻推荐
兰州晚报讯(记者孟雨)7月24日晚,体育彩票“排列3”玩法第14197期开奖,开奖结果为“974”,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体育彩票14218投注点的一位彩民,精准擒获“排列3”玩法直选1600注...
合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水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