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怀念——父亲逝世百日纪念
2011年8月13日凌晨,我亲爱的父亲走完了他85年人生之路,安详地离开了我们。
在父亲去世的100天里,我脑海里时常浮现出他老人家还如平常那样倔强而慈祥的面孔;坐在家中沙发上读书看报的专注神情;在院子里种菜浇水的劳动身影。待回过神来,方知这是梦境虚幻世界,这时,我已泪满眼眶。
我的父亲王占昌,1927年4月出生在甘肃省合水县一个苦难深重的中国农民家庭。1944年1月,不到17岁的他,在陕甘宁边区合水县罗家畔乡政府参加了革命。同年7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投身到了陕甘宁边区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工作和大生产运动。从此,父亲就把自己的个人使命与党的事业、国家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
经过两年的锻炼,1946年7月,父亲担任了合水县二区区委副书记。在敌人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情况十分危急的形势下,父亲勇敢地参加了著名的西华池战役。同时,还在一些地方发动群众搞土改。1948年4月,受党的派遣,担任了宁县工委西区地下工作组组长,改名为赫德福,进入敌占区进行地下工作。在极其危险和艰苦的环境中,父亲和全组同志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其间,一天夜里,父亲在宁县新庄附近和敌人遭遇,战斗中右胸不幸被敌人的子弹打穿,身负重伤。1949年7月,父亲挎着带伤的右臂,随甘肃工委,踏着兰州解放的隆隆炮火,进驻兰州,开始了他和平年代的工作。
1969年12月,父亲也从“牛棚”里被解放出来,先后被任命为敦煌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县委副书记、书记。重新工作后的父亲,克服种种困难,带领全县人民重新实现他心中的宏伟蓝图。在此期间,父亲经常徒步走村串乡,一出去就是一两个月,吃住在农民家,深入群众,访贫问苦,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他还结交了很多农民朋友,父亲下乡曾经住过的转渠口乡和杨家桥乡的两户农民,过一段时间,就进城来家中看望父亲,还要带上他们自家产的农副产品。后来父亲当了省级领导,他们还来兰州家中进行探望,与父亲结下深厚的友谊。
1980年9月,父亲走上了省级领导岗位。一开始担任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第一副部长,一年后,中央决定成立省一级纪律检查筹备委员会,父亲被任命为中共甘肃省纪律检查筹备委员会第一书记,并在1983年12月甘肃省第六次党代会上当选为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父亲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0年。
1990年,父亲由于身体健康原因,主动向组织提出了退居二线,不再担任纪委书记一职,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时刻将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高尚品德。
父亲一生爱憎分明,坚持原则,淡泊名利,对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嫉恶如仇,横眉冷对。不仅自己始终保持着勤劳节俭、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对家人、亲属,也是严格要求,从不搞特殊化。母亲到退休一直是一名普通干部,我们姊妹三人也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父亲从来没有在工作安排、职务提拔等方面打过招呼。他的专车,除了上班、开会等公事外,很少用车,家里人更不能用。1985年3月10日傍晚,我妻子身体不舒服,感觉有临产征兆,此种情况下,都没用父亲的专车,而是由我推着自行车送到公交车站,转乘公交车去的医院,当晚就生下了我的女儿。
父亲对工作认真负责,不徇私情,对生活却是充满爱心,善待他人。在单位如此,在家里也是一样。他和母亲共同生活了近60年,两人相濡以沫、白头到老,互相爱护、彼此关心。母亲平时身体不好,需要经常打针吃药,为了方便以及不麻烦护士,父亲年轻时便学会了打针,能不去医院的,就在家里亲自给母亲打针。有时,我们病了也能“享受”到父亲的这种关爱。1965年,二姐得了脑膜炎,由于当时酒泉医院的医疗水平有限,病情没有得到控制,发展到了生命垂危的程度,父亲急忙从外地赶回,亲自找大夫,和母亲彻夜守护,终于从死神边上把二姐救了回来。
由于父亲在老家人们的眼中是“大官”,家乡经常来人找父亲办事、解决问题,父亲每次都以好言相劝,给他们一些生活费,让他们回去好好生活。父亲离休后,在我们工作繁忙、没有时间接送女儿时,父亲就推着自行车,亲自去学校门口接送孙女。此时的他,完全没有“官架子”,在我们眼中,只是一位和蔼可亲、疼爱晚辈的老人。总之,父亲的慈爱与心血,渗透在全家的每一处角落、每一个人心中。
父亲走了,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他没有留下多少财物,但他留给我们的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儿孙永远享用!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甘肃庆阳市一男子冒充纪委工作人员招摇撞骗,恰被庆阳市纪委暗访组发现,暗访组立即通知公安机关将该男子一举抓获。记...
合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