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墩墩”“面墩墩”来了

青岛早报 2022-02-11 06:44 大字

[摘要]冬奥顶流“冰墩墩”没买到?

北京冬奥会各项赛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除了精彩的比赛项目和为国征战的运动员备受关注以外,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无疑是最火爆的“明星”。 “冰墩墩”的相关话题屡次登上热搜,其周边产品的火热程度更是达到了“一墩难求”的地步。在青岛,熏画版的“冰墩墩”亮相青岛非遗熏画联展,受到市民热捧;而民间手艺人制作的面灯版 “冰墩墩”更是让人忍俊不禁。

熏画版“冰墩墩”

当非遗与冬奥碰撞,熏画之静与体育之动交融会有怎样的惊喜?昨天,以冬奥和虎为主题的“文化进万家”瑞虎闹春庆冬奥——青岛非遗熏画联展在李沧区、平度市两地拉开帷幕。

非遗与冬奥碰出新火花

“快看,熏画版的‘冰墩墩’,真是太可爱了,快来合个影!”昨天上午,在李沧区文化馆内,前来参加活动的市民被展区内的熏画作品吸引,惟妙惟肖的滑雪健将、可爱俏皮的冬奥吉祥物以及各种冰雪项目都以熏画的形式,惟妙惟肖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吸引众人纷纷拍照打卡。

在现场记者看到,新春佳节又逢冬奥盛会,联展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冬奥健儿的风姿和虎文化的真意,使大家从中感受到非遗与时尚的碰撞,熏画之静与体育之动的交融,领略冬奥竞技与非遗工艺的独特魅力,享受非遗文化融入幸福生活的美好体验,同心筑梦,共谱华章,一起向未来。

熏画是中国古老“复印术”

熏画流行于平度、李沧等胶东半岛地区,又称剪纸熏样画,是青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制作方式,呈现独有的色彩与图案,构思精妙,生动传神,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生动展现淳朴的民俗风情。

李沧区文物管理所所长、胶东熏画传承人艾松林告诉记者,“熏画是从熏样演变来的,从熏样到熏画,完成了从实用品到艺术品的过渡。熏画更加注重画面的空间布局,注重左右对称,色泽更加均匀柔和,画面也更加美观大方。 ”艾松林说,由于其独特的制作方式,熏画兼具了剪纸和版画的艺术效果,它原始保存了剪纸和刺绣花样的形态,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古老的“复印术”。

记者在现场看到,用煤油灯烟火熏制而成的熏画画面,需要经过构图、剪样、熏烤等10余道工序,一般都用黑色做骨架,巧妙利用颜色涂料绘制,从而制作出古朴雄浑、虚实相生的熏画。待纸张完全淋湿后,用煤油灯燃烧产生的黑烟反复熏烤,纸张渐渐干燥卷起,轻轻揭下,即露出黑白分明、对比强烈的画面,颇具古拙之美。

本次联展是全国首次举办以熏画艺术形式展示冬奥主题和虎主题的专题展览,在李沧和平度两地共展出清至民国时期剪纸熏样画15幅、当代熏画作品138幅、清至20世纪90年代虎文化与猫文化民间工艺类藏品116件套、清至民国时期剪纸窗裙10幅,展板96块。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李彦宏 摄影报道

面灯版“冰墩墩”

豆面、刻刀、毛笔和食用颜料,一切材料准备齐全,年近七旬的于永晓和老伴宋玉芳,便开始制作油面灯了。传统的小老虎、大老虎以及又萌又潮的“冰墩墩”等豆面灯,将在元宵节前夜点亮,寄托着人们对五谷丰登、平安幸福的祈盼。昨天记者在即墨区田横镇南芦村于永晓老人家中看到,30多组、60多盏形态各异的豆面灯摆满了炕头,在金色的阳光下映出一幅生龙活虎的图景。

恰逢冬奥 面灯做出新意

在于永晓的过年记忆中,面灯是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小时候,每年春节家里的长辈都会做面灯。 “最开心的时间是元宵节前后3天,大人把捏好的面灯点着,根据不同的习俗放置在不同的位置。小孩跟着大人发出一片欢呼声。”于永晓说,面灯放置很讲究,比如小狗面灯要放到庭院大门后面,寓意平安;小鸡面灯一定要放到鸡舍里,寓意鸡鸭满圈……

“今年是虎年,又正好举办北京冬奥会,我寻思着要捏出点不一样的作品来。 ”大年初一刚过,宋玉芳和老伴心里就开始盘算起来,最近“冰墩墩”很受欢迎,干脆就用豆面也捏一个“冰墩墩”面灯吧。老两口说干就干,于永晓揉面,老伴准备材料,老两口在渔家小院里展开了面灯创作。揉好豆面,准备好剪刀、镊子等工具,宋玉芳和于永晓坐在炕上,边聊天边制作面灯。“制作什么样子的面灯,全凭自己想象,想捏什么样就捏什么样。”宋玉芳说,制作面灯是指尖上的功夫,更是细致的手艺活。一团豆面在老人手里揉来揉去,不一会就变成了逼真的老虎、鱼或一组龙凤呈祥。

不只好看 还能做成佳肴

面灯作品中,既有象征吉祥的生肖,又有寓意好运海味。于永晓说,做面灯,大都是用当年收获的黄豆磨成面,加水调和后揉成硬硬的面团,根据各种动物的不同形状,切成大小不一的块状。在手掌里擦点食用油,拇指和食指三转二揉,就能做成不同形状的面灯。仅从外观上来看,根本无法想像是用面做成的。

胶东一带,正月十五元宵节要做豆面油灯,民间称“灯花”。在做好的豆面油灯里,插一缠绕棉絮的小木棒,倒入豆油,当天晚上放在各处点亮,或拿着在家里四处照照,以祈求新一年人畜兴旺、五谷丰登。于永晓介绍,等到正月十五傍晚点亮面灯,一直放到正月十六才会收起来,然后再等到二月二配着蔬菜一起炖炒,成为可口的佳肴。

元宵节制作豆面灯的习俗,在即墨沿海已经传承数百年,成为当地渔家文化的典型代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豆面灯的品种越来越丰富多样,从最初的几种逐渐发展到现在的50多种,诸如螃蟹、大虾、八带、比管鱼、扇贝等特色海鲜也被制作成了豆面面塑。伴随着时代变迁,一盏盏豆面灯成了渔家文化的独特标识。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平度警方查处今年首起烟花爆竹案 收缴烟花爆竹26000余响

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邬明洋通讯员李浩然1月12日,平度市公安局张舍派出所民警在辖区吴家屯村巡逻时,将非法买卖烟花...

平度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