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普惠幼儿园、建好中小学食堂……青岛书写小康路上的“教育答卷” 配套幼儿园,吃上热乎饭
除了让孩子学好吃好,岛城学校都开展了丰富的兴趣活动,图为市北区立新小学举办的科技节深受学生们喜爱。资料图片近几年,青岛市把城镇居住区配套园专项整治作为重大民生工程,但由于涉及的历史遗留问题复杂,且深刻触及园舍产权方和办园方的经济利益,整治工作推进难度很大。青岛市教育局作为攻坚任务的牵头单位,坚定“攻山头”“炸碉堡”的干事创业决心,按照“一事一议”“一园一案”原则,深入反复调研需整治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明列“台账”逐一破解难题。
半岛全媒体记者孙雅琴
教育是民生之基、国之根本。强国必先强教育。在全面小康路上,教育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青岛也始终把教育当成最大的民生工程:整治配套幼儿园,逐一破解“入园难”“入园贵”等难题;对农村小规模学校食堂进行补助,让每一个师生都能在学校里吃上热乎饭;确保特殊儿童有学上,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因残疾而失学……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改革举措,为青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书写了浓墨重彩的“教育答卷”。
>>>学前教育
家门口的高价园变身普惠园
站在自家阳台上,海尔东城国际小区的姜女士,一眼就能看到近在眼前的东城儿童之家幼儿园,孩子们在校园里、操场上做各式活动,满脸喜悦。
一年前,姜女士还为孩子入园左右为难:公办幼儿园离家远且报名困难;配套园就在小区里,离家近、条件好,但是收费高,一个月4000元的保教费,顶她半个多月的工资。
但让姜女士意想不到的是,今年东城儿童之家幼儿园作为小区配套幼儿园变成了普惠性民办园,条件不变,教师不变,每月保教费降到860元,一下子解决了她的烦恼。“每个月比以前要少交3000多元,这样算下来幼儿园三年能省下10多万元!”姜女士满心欢喜。每天接送孩子不超过五分钟,路上孩子也都会给她讲幼儿园里开展的趣味活动。看到孩子每天挂在脸上的笑容,姜女士别提有多开心了。
据了解,目前崂山区已全面完成高收费园转型普惠园。与此同时,因地制宜实施“多园划片”即公办与优质普惠民办园捆绑招生的方式,确保每个片区都有6~7处公办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提供入园服务,全区95%的适龄幼儿在普惠园入园。园所之间、学区之间无缝衔接的招生服务网络基本建立,切实满足了广大家长在家门口就能上优质幼儿园的现实需求。
此外,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近几年青岛积极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209所小区配套幼儿园整治成为普惠性幼儿园,全市普惠性民办园达到870所,超过90%的幼儿在质优价低的公办园或普惠性民办园入园,普惠率位于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与此同时,全市近十年来共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320所,总投资76.53亿元,提供学位23.6万个,实现了从“幼有所育”走向“幼有优育”。
近几年,青岛市把城镇居住区配套园专项整治作为重大民生工程,但由于涉及的历史遗留问题复杂,且深刻触及园舍产权方和办园方的经济利益,整治工作推进难度很大。青岛市教育局作为攻坚任务的牵头单位,坚定“攻山头”“炸碉堡”的干事创业决心,按照“一事一议”“一园一案”原则,深入反复调研需整治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明列“台账”逐一破解难题。
>>>义务教育
全市中小学食堂覆盖率达94%
“我最爱吃学校食堂里的西红柿炒蛋、大虾和鸡腿,比家里的午餐好吃多了!”即墨区鳌山卫华龙小学周均泽小朋友开心地告诉记者,自从学校食堂开了起来,一周内每天的饭菜都不一样,非常可口,他几乎每次都是光盘。
鳌山卫华龙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全校一共有学生76人。尽管学校2019年就建成了170余平米的标准化食堂,但是由于学生数量太少,人工成本和食堂维护成本太高,食堂虽然建好了但也无法正常投入使用。因此,孩子们以前都是回家吃午饭。
直到今年3月份,2021年青岛市办实事农村小规模学校食堂补助正式落地。市、区两级财政拨款约1577万元,对西海岸新区、即墨区、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运行困难的212所300人以下农村小规模中小学校食堂进行补助,覆盖学生数量3.4万人左右,全面提升学生营养午餐质量。
闲置了一年多的华龙小学食堂终于点火开灶,留在学校食堂吃饭的师生越来越多。“每天的午餐都有一个荤菜和两个半荤菜,主食有米饭、馒头还有粥,一周还会供应2~3次水果。”华龙小学校长张振超告诉记者,学生每顿餐费8元,基本上全都“吃”进了肚子里。至于其他的水、电、气等基础运营成本以及人工成本现在全部由政府补贴,彻底解决了农村小学师生的吃午饭难题,师生的幸福感越来越强。
从没有食堂,到千余所标准化食堂的打造;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得营养,在标准化食堂建设及食堂管理方面,青岛走在全国前列,在6年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青岛模式。
为解决学生家长后顾之忧,实现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学校吃上热乎饭的目标,青岛市自2014年起实施中小学校标准化食堂建设。此后连续六年,将中小学校标准化食堂建设列为民生领域重点办好的市办实事,先后启动两期建设工程,市、区两级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建设1039所标准化食堂。截至2020年底,全市中小学校食堂覆盖率达到94%,在校就餐学生数达94万,标准化食堂建设率达到100%,少数因条件不够未建食堂的学校,也采取外购供餐(配送餐服务)的方式予以解决。
食堂建好了,如何管好、用好又是摆在教育部门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为此,青岛制定出台了《青岛市中小学校标准化食堂建设标准》《青岛市中小学校食堂管理标准》《青岛市中小学生营养餐管理标准》“三个标准”和《青岛市中小学校学生集中用餐成本控制管理规范》“一个规范”,以制度标准规范管理,强化责任意识。
目前青岛已建立“青岛市中小学后勤管理信息化管理平台”,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加强对食品来源、加工、制作全过程的监督,重点区域可见,食堂工作期间视频可视。同时,为从源头保障学校食品供应安全,2020年青岛市推行学校食堂大宗食品统一配送制度,全市实现100%大宗食品统一配送。
>>>特殊教育
不让“折翼天使”因病失学
享有“青岛市最美教师”美誉的王晓波是平度市广州路小学一名班主任。随班就读的小唐是一名智障儿童,为更好地照顾他,王晓波时常把他带在身边,时间长了,小唐对她有了依赖感,成了她的“小尾巴”。王晓波的爱心也带动了其他学生。刚开始时,王晓波给小唐处理失禁的大便时,班里学生都捂着鼻子做鬼脸,后来,大家慢慢转变,每个人都积极主动照顾小唐。
从事特教工作28年的教师刘艳,把一片爱心奉献给了学生。教聋生语文课时,为了帮助学生学会发音、发准音,刘艳把孩子的小手放在自己的脸上、鼻旁、脖子上,感受声音的振动,找准发音部位;在学习舌根音时,她甚至让孩子的手伸进自己嘴里,触摸发音时舌头的位置。刘艳注意到,这些孩子虽然接受能力差,但往往对音乐和表演有着特殊的兴趣,她就在课堂上更多地采用表演来阐释歌曲内容,让孩子在音乐舞蹈中得到康复。
在荣获2018年“平度市最美教师”称号的教师黄伟芳班里,有名叫小壮的特殊学生。他有一个双胞胎弟弟,聪明伶俐,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小壮因此在家里不受待见。刚入校时,小壮胆小怕人,但在一次班级文艺表演中,黄伟芳发现他对音乐和表演有天赋,便对他用心培养。每一个发声、每一个动作,黄伟芳不厌其烦地手把手地教。学校每次的文艺演出,她都鼓励小壮积极参加。随着屡屡获奖,小壮越来越开朗自信……
在奔小康的路上,残疾人一个都不能少。而对教育工作者来说,“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因残疾而失学”就是责任和担当。每一名残疾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各方面处于弱势的他们,需要更多的来自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乃至每一个人的关爱与呵护,帮助他们修复“飞翔的翅膀”,找到人生的目标和意义,将来自立自强于社会,幸福生活。
新闻推荐
本报10月19日讯为提高镇容环境水平,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平度市大泽山镇开展镇容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将创城工作与日常管理紧...
平度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度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