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平度天蓝水清土净

农村大众报 2020-12-23 14:18 大字

平度市生态环境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抓“六稳”促“六保”,奋力改善全市环境质量,大力开展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力争让平度的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

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

让天蓝水清土净

以扬尘、机动车尾气、有机废气等污染整治为重点,配套完善监测和执法设施,通过在各镇街建设38处空气监测微站精确监测、实施道路集尘监测、连续VOC雷达走航等措施,倒逼有关单位抓好降尘抑尘工作,使空气主要污染物均值比去年明显降低。截至11月底,平度市PM2.5为34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9%。PM10为64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25.6%。空气优良率为79.4%,同比上升7.0%。

制定实施了《〈平度市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收官之年工作措施计划》,实施清单配档管理,协调各牵头单位抓好工作落实。排查整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突出环境问题,邀请环保专家协助开展石材、泡菜、电镀等重点涉水行业专项整治。市政府投资4500余万元,对北胶莱河、泽河、大沽河三条重点河流及6座重点水库开展断面达标治理。今年以来,全市国省控河流断面和重点水库水质有了明显改善。

对118家企业开展了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完成了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对全市106个地块的建设用地再开发利用土壤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推进受污染耕地全面落实各项安全利用技术措施。确定18家企业为重点土壤污染监管单位加强监管,加强源头预防,有力推进了土壤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

积极争取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通过建设农村污水处理站和收集管网对农村污水进行收集处理,解决部分村庄生活污水横流的问题。截至目前,累计共完成563个农村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及验收工作,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为32.9%。其中,采用分散治理方式的农村行政村390个,采用纳管处理方式的农村行政村109个,采用建设污水处理站处理方式的农村行政村64个,促进农村环境明显改善。

为企业护航

环评审批政策惠企

积极推动告知承诺制审批和环评豁免管理,疫情期间对符合条件的119个建设项目实施告知承诺审批,真正实现了环评审批当场申请、当场审核、当场办结的“即时审批”和“一次办好”审批,为企业开工建设节省了11-18个工作日的宝贵时间。

开展“有态度、有温度、有力度、有速度”的环评审批帮扶服务,主动介入跟踪帮扶,同时做好生态环保领域技术、政策、法律法规宣贯,切实从环评审批服务领域为企业顺利复产和正常运营保驾护航。

听民声解民困

严格监管与执法帮扶

在积极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同时,严抓环境监管执法不放松。一是积极开展专家会诊执法帮扶。邀请环保专家会同当地政府对相关行业企业进行会诊式执法帮扶,实施“1+1+1”执法模式(即一个企业由1组执法人员、1名专家、1名当地政府环保负责人进行检查)。二是开启“5+2、白+黑”错时执法模式。建立应急检查制度,组织开展夜查和节假日错时执法帮扶,坚守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同时,通过对1000余家企业(单位)提供的普法宣传、培训、咨询等服务,和开展的“三我”民生倾听和漠视侵害群众利益整治活动,持续解决老百姓密切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截至目前,各类环境信访投诉同比减少41.3%,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进一步得到提升。

线上线下联动

创新环境宣传教育模式

开展线上环保“云课堂”和教育基地“云参观”,利用两微等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展播,让公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环境科普教育。

开展线下宣传和环保实践,组织“六五”环境日大型公益活动、生态文明“十进”宣讲活动,同时结合各教育基地环保特色组织开展了“暑假去哪儿”环保研学、关注“点滴”青少年参与城市水环境调研、“与动物重修旧好”矿山变森林等活动。受众群众面广,参与人数多,大力弘扬了生态文明理念,营造了良好的全社会共建美好家园良好风尚。

农村大众报通讯员唐博

新闻推荐

力地背着100多斤的赫赫上下车,买手

力地背着100多斤的赫赫上下车,买手机、买衣服、买玩具……只要自己孩子有的,卢振华都会为赫赫买上;他还陪赫赫逛公园、吃...

平度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度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