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如大年 阳生春又来

川江都市报 2020-12-22 00:42 大字

冬至来临,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的“数九”计算寒冷的日子也由此开始。

◎川江都市报记者彭方均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第22位到来的节气,后面还有小寒和大寒,这一年的节气就这样要结束了。冬至对于中国人来说,既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清嘉录》中就有“冬至大如年”一说。古时候,漂泊在外的游子到了这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所谓“年终有所归宿”。

从气温上来说,真正的寒冬是在冬至之后。冬至来临,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的“数九”计算寒冷的日子也由此开始。“至”是极致的意思,冬藏之气至此而极,古人说“春生冬至时”,因为自冬至起,白昼变长,阳气回升,代表下一个循环的开始。

冬至是曾经的“年”

据史料记载,3000年前,周公姬旦以“土圭法”测得“日影”最长和最短的日子,即现在的“冬至日”和“夏至日”,并将“日影”最长的一天作为新一年的开始。因此,在周秦时代,以农历十一月为正月,到了冬至才过新年,以每年冬至为一年的元旦。

但是从汉代开始,以正月为岁首,正式将正月和冬至分开,冬至由此成为“冬节”“至节”;但即便分开了,官府仍有一套隆重的祝贺仪式,叫“贺冬”。《汉书》中就有记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到了宋代,冬至还被定为“法定节日”,例行放假。到了明清时代,冬至依旧长盛不衰,民间有“肥冬瘦年”之说。皇帝要在冬至这天举行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帝京景物略》就记载了人们庆祝冬至时的盛况:“百官贺冬毕,吉服三日,具红笺互拜,朱衣交于衢,一如元旦。”

可见,古人对冬至节的重视程度与元旦相差无几。因此,也可以说,过“冬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但不管怎么说,冬至之后,气温会进一步降低,这样的天气已经不再适宜大规模地进行农业生产,但事实上这个时期农民依旧闲不下来,因为这正是冬种作物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不仅要管好小麦、油菜等作物,非当季也要注意苗床冬翻,熟化土层。关于冬至的农谚也有不少,“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冬至下场雪,夏至水满江”“冬至南风百日阴”“阴过冬至晴过年”。

数九的习俗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民间把冬至称作“交九”或“数九”,即从冬至这一天起,每隔九天作为一个“九”,共分成9个“九”,一共八十一天,之后,便进入春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下面这首数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数九的谚语和顺口溜,不仅仅是人们多年来对气候的经验总结,也是人们在严冬时节对春天的一种企盼。

冬至为何要吃饺子?

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在冬至时,民风民俗各不相同。北方地区干燥寒冷,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湿寒偏冷,则有冬至吃米团、吃长线面的习惯。其实,对于泸州人来说,冬至并没有特别要吃的食物,因为羊肉汤是入冬以来大家就经常光顾的。

北方人对冬至日吃饺子为何这么执着?在泸州忠山公园附近开饺子馆的张开学随口答到:“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张开学的老家在山东平度市,在泸州开饺子馆已经有12年了。他说,当初儿子到泸州这边上大学,就特别想念家乡的饺子,后来儿子在泸州安家,他和妻子索性就到这边来开了个饺子馆。最初的想法是满足像儿子一样的外地人对饺子的热爱,但张开学近年来发现,来吃饺子的本地人也越来越多。

刚开始,张开学家的饺子偏重北方口味,馅儿的品种也比较多。但张开学慢慢发现,泸州人更喜欢韭菜、白菜馅儿的饺子,北方人喜欢的茴香馅儿接受度却很低,而且泸州人的饭量小,一般人一次就点二两,而且不喜欢早上吃,一般都是中午来,晚上来吃饺子的更少。

去年冬至的前一天,张开学和爱人就开始忙碌,因为他们家的饺子都是现包,他们要提前准备馅儿料。冬至那天,他们还临时找了人来帮忙,最终算下来卖了大概有近千个饺子。

前一阵子,又有外卖来找张开学让他加入,可他怕外卖的饺子影响口感,一口回绝了。这些年,张开学一直坚持用北方的做法包饺子,但也慢慢开始改变,适应更多泸州人的口味。这几年的冬至,来吃饺子的人比以前多了不少,张开学估计今年来吃饺子的人应该跟去年差不多。

其实冬至吃饺子,据说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的故事。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南阳五圣之一。据说,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毅然辞官回乡,其返乡之时,正值冬季,他看到不少乡亲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施"祛寒娇耳汤"为乡亲们医治冻疮。

"祛寒娇耳汤"就是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大家吃。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也就慢慢好了。后人就学着“娇耳”的样子做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慢慢的,吃饺子便成了冬至里最有名的习俗。其实,不管吃羊杂汤也好,吃饺子也罢,民风民俗里体现的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时代的憧憬。

新闻推荐

三年三冠!华侨中学橄榄球队成功卫冕全国冠军

华侨中学橄榄球队。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邬明洋通讯员刘筱景杨德发12月11日~13日,山东省华侨中学男子橄榄球队参...

平度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度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