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科技 农活变轻松 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青岛小麦条锈病防控现场会展示新技术新装备
近日,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在平度市蓼兰镇青丰公司基地组织召开了全市小麦条锈病防控现场会,现场会分为小麦绿色高质高效新技术、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暨统防统治技术、种植结构优化调整新模式3个板块,共展示了青岛市自主选育的青农1号等8个小麦新品种、小麦-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新技术模式等12个技术模式和装备。
新技术最突出作用就是节本增效
在小麦绿色高质高效新技术模块,记者看到田间的小麦灌溉施肥全部采用了滴灌水肥一体化系统,这个系统主要由水源、首部(水泵及过滤器、施肥装置)、配水(主管道)、地面滴灌(支管、毛管)四部分组成。“首部、配水可使用10—20年,地面滴灌支管可使用4—5年,滴灌毛管根据规格不同,使用期一般是13年。”平度市农技站站长朱瑞华介绍,小麦、玉米轮作农田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最突出的作用就是节本增效。
省工的同时还节水30%—50%,并且通过滴灌模式,有效解决了小麦、玉米的生育中后期追肥难题。由于水分缓慢渗入土壤,蒸发量小,根际环境湿度低于传统灌溉,不利于白粉病等小麦病害发展。再加上根基生长环境好,功能叶保持时间长,促进了后期籽粒灌浆比传统水肥管理小麦增产10%左右、玉米增产20%左右。“我们公司所有的地都用上了水肥一体化等绿色技术模式,去年经过省内专家实打验收,30亩小麦平均亩产达到803.4公斤,其中山农29号小麦亩产达到822.6公斤,创青岛市历史最高纪录,从2018年开始已连续两年小麦亩产突破800公斤。”青丰种子公司侯元江自豪地说。
新装备节省了一多半人工
在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技术板块,现场展示了农作物病虫害远程智能监测系统,该系统是根据害虫的趋光性设计的一套自动化诱集系统,具有自动开机、自动烘干、自动拍照、自动上传、自动清理等功能,可以根据田间光照强度自动开灯,频振式灯光诱到害虫成虫后,在机器内被迅速烘干、拍照,测报人员可以通过手持终端APP查看诱到虫子的时间、种类和数量,有效解决了目前基层测报人员少,调查不便等问题。
除了展示监测系统外,现场还演示了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施药防治病虫害作业和植保无人机配套飞防沉降剂施药防治病虫害作业。据了解,假如要喷防200—300亩地,按照人工喷防方式1个人工1天可喷防10亩左右,需要雇20—30个工,现在1个人工一天费用200元左右,需花费4000——6000元;如果换做喷杆喷雾机或者植保无人机喷防的话,需4人协作,一般工费是每亩10元,花费2000—3000元,效率提高20—30倍,而成本降低一半。“喷杆喷雾机和植保无人机都是先进的高效植保机械,需要在种植面积较大的田块使用,无人机喷防受工作场地影响小,受天气影响大;喷杆喷雾机受天气影响小,但不能在山地、密植作物田块和没有机耕道的田块使用,两种先进喷防机械正好相互补充。”青岛市农业机械服务中心植保处处长王连刚介绍。
新模式让作物提前15-20天上市
在种植结构优化调整新模式的模块中,现场展示了鲜食豌豆—花生高效轮作、春马铃薯—夏玉米高效轮作、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作物秸秆轻简化栽培食用菌技术等新技术新模式。据了解,当前设施蔬菜生产面临的最大也是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土壤问题。一个新的蔬菜大棚或温室,采用传统种植技术一般5年时间就会面临土壤板结、盐渍化、土传病害和线虫严重等连作障碍问题,再加上连年大量使用化肥,导致增产不能持续、产品品质逐渐下降。
据了解,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以秸秆、牛粪等替代化肥,以植物疫苗代替农药的栽培新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节本增效的特点,以1亩地为例,需4吨秸秆和15方牛粪,再把8—10公斤菌种和80公斤麦麸加水混合发酵24小时后撒入铺好的秸秆上,最后再进行起土回填、浇水、定植和打孔等操作。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该技术不但可以将秸秆、牛粪等变废为宝找到利用新路子,而且可以把越冬棚地温提高3—5摄氏度,气温提高2—3摄氏度,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提高4—6倍,水分利用率提高12%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50%以上,农药用量减少60%,不但提高了农产品品质,而且提前15—20天上市,收获期延长30—45天。1亩棚室秸秆反应堆物料花费2000元左右,机械田间作业费600元左右,合计物化投入2600元左右,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使用化肥和农药的费用可以减少2000元以上,每亩增收3500元以上。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梁超通讯员王军丁厚冉
新闻推荐
平度市档案馆成功通过国家级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半岛记者郭巧玲通讯员李丰宝近日,由山东省档案馆组织的专家组对...
平度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平度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