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有作为群众得实惠集体增收入 高质量党建“平度品牌”的崔家集探索

农村大众报 2019-12-10 22:05 大字

走进平度市崔家集镇前洼村,映入眼帘的是满眼的农业设施大棚,一个个大棚反射着太阳光,犹如颗颗耀眼的明珠,百姓看在眼里,心里乐开了花。

从2017年年底到今年下半年,仅仅两年时间,前洼村实现“蜕变”。今天的前洼村已今非昔比:村庄370户,拥有330多辆家庭轿车;4500亩土地上建有332个现代化农业设施大棚;每年“北上广深”的客户云集前洼,实现农产品销售收入7200多万元,集体每年收入近30万元。守初心担使命,谈起村庄的发展,前洼村党支部书记鞠炳锦黝黑的脸上流露出特有的自信与笃定。

破题引路

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村民要致富,集体要增收。围绕这一问题,崔家集人结合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行了深入思考。

“穷则思变,崔家集镇区位、资源都不占优势,这些年来我们始终在寻找一条路子,真正能让群众得实惠,集体增财力。前洼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路子,让村民致了富,使集体增了收,并且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崔家集镇党委书记邴军海介绍称。

镇党委班子带领前洼村党支部成员南下广州,北上北京、大连,结合当地实际,确定了将土地以村民入股的形式全部纳入前期成立的集体经济合作社,由村集体对土地进行整理优化,然后转租给专业合作社,在保证村民利益的同时,每亩地交给集体50元作为基础设施管理费。截至目前,前洼村4000余亩耕地全部完成流转,成为全市首个实现整村土地流转的村庄,为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和产业项目的落地提供了坚实的土地保障,仅此一项村集体增收逾20万元。不仅如此,崔家集镇还出台了相关的实施意见,如:有省、国家的大项目、大资金进入必然会带动土地溢价,溢价的一部分也作为村集体和村民的增益收入等。

夯基垒台

实现村民集体双增收

“这比打工好多了,我以前在青岛的工地当电工,一月5500元,管吃管住还有保险,但还是不如我在家承包一个春暖大棚挣的多。”前洼村村民杨明兴一脸笑容地说,“不光我不出去打工了,我们村80后、90后回来了20多人,电商、物流都做得有声有色。”今年4月8日,一直在青岛打工的杨明兴开始了在家门口的创业历程,他租了一个设施大棚种植樱桃西红柿,截至11月12日,他实现销售收入15万元。

村庄富不富,关键在支部。面对稳定的集体收益,崔家集镇党委政府和前洼村党支部并没有止步不前。樱桃西红柿产业的可喜发展态势得到上级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如何让政策红利普惠更多百姓,让产业发展成果为更多群众所共享,崔家集镇不光有思路更有行动。2019年,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扶持资金注入到青岛前洼果蔬专业合作社,前洼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在常规收取土地租金和基础设施服务费的同时,大胆尝试以村经济合作社凭土地入股青岛前洼果蔬专业合作社,享受国家资金和政策的青岛前洼果蔬专业合作社给村经济合作社每年不少于10万元的分红。这样,上级政策和资金红利不仅惠及专业合作社,也间接给村集体和广大村民带去福祉,前洼村集体收入突破30万元,村庄建设发展有了更加坚实的资金保障。

做大做强

打造可复制的“前洼模式”

“下一步,我们还将探索建立樱桃西红柿交易市场,进一步拓展增收渠道,增强抗风险的能力。”崔家集镇镇长贾涛介绍说,“一个产业一旦形成规模,抗风险的能力也就会增强。我们还积极研究其他产业,紧盯市场,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换’,打造崔家集的‘前洼模式’。”

前洼村创造性地将党支部(经济合作社)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专业合作社(企业)的运营能力和资本能力以及农户的土地供给能力等优势要素有机结合,动员村民与村经济合作社签订土地入股合同,村经济合作社将全村土地统一规划平整后出租给有从事规模化生产的专业合作社(企业),同时承担起道路、用水、用电等基础设施维护、纠纷调解、问题协调等“物业职能”,在向专业合作社(企业)收取应支付给村民的每亩800元土地租金的同时,也收取每亩50元的基础设施服务费作为村集体收入。这种“党支部+村经济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企业)+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不仅实现村集体和村民的“双增收”,还间接促成了诸如土地租金成为集体增收的重要来源、电商、物流、农民进园区打工等更多的额外红利。

农村大众报通讯员潘卫强

杨江涛

新闻推荐

盗窃水泵百余个全当废品卖 平度警方打掉一涉农犯罪团伙,破获案件70余起

嫌疑人指认现场。文/图半岛记者邬明洋通讯员崔甜甜仨青年盯上农田水泵,交叉结伙深夜偷盗百余个,全部当废铁变卖。...

平度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平度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