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白沙河样本” 品牌引领带动转型升级 招商引资注入新动能

青岛晚报 2019-11-18 04:33 大字

时隔一年,当记者再次来到位于平度白沙河街道的东梁家村,这里已经变了样。原先坑坑洼洼的泥泞小路已经变成了平整的水泥路,村广场前一块原本废弃的土地已被安装好了崭新的健身器材。狭窄局促的村委办公室变得宽敞明亮,所到之处一片欣欣向荣。在青岛市驻平度市白沙河街道乡村振兴工作队一年多来的帮扶下,工作队所帮扶的各村庄,乡村风貌改变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发展方式转变了,书写了乡村振兴的白沙河样本。

专家深入地头“授人以渔”

车行在白沙河街道的马路上,两旁是一望无际的农田,恰逢收获的季节,大田里的大葱和大白菜涨势喜人。一直以来,农业都是白沙河街道的支柱产业,乡村振兴工作队通过多方联系,不仅找来了专家为农业种植把脉,更为村里的农产品找到了销路。为了进一步推动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由乡村振兴工作队牵线搭桥,请来了农科院专家,针对白沙河出产的蔬菜、油桃等农产品的种植进行现场教学。白沙河街道出产的油桃名声在外,每到油桃收获的季节,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争相前来收购新上市的油桃。来自农科院的油桃专家们,深入田间地头,针对农户们在种植油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具体指导。在油桃果园内,专家们对农户油桃产量低、虫害困扰、减产严重的原因和现象,进行了认真观察分析,详细向果农讲解抗病药理,指导果农使用新除病虫害药物,并当场提出了针对问题的解决措施。目前,白沙河街道已经与青岛农科院建立了密切合作机制,每月围绕一个当地特色农产品开展一次种植技术大讲堂活动。

销路的不稳定也时常困扰着白沙河街道的农户们。金秋时节,辖区内部分农户种植的大白菜和大葱出现了滞销问题,丰收的喜悦也逐渐转变为卖不出的担忧。在乡村振兴工作队的牵线下,青岛聚福来购物中心、山东三业集团等企业伸出了援手。青岛聚福来购物中心与白沙河街道东梁家村签订首期农产品购销协议,双方未来将共同发展订单农业,东梁家村出产的优质农产品将通过聚福来购物中心旗下50余家超市进行销售,实行订单农业助力白沙河乡村振兴。聚福来购物中心向白沙河街道东梁家村交付定金2万元,将用于购买东梁家村本季出产的农副产品。而借力山东三业集团为甘肃陇南搭建的电商平台,也会将白沙河街道的优质农产品推广到全省乃至全国。

探索品牌农业发展新路

工作队通过走访白沙河街道种植户发现,白沙河出产的农产品品质优良,但由于缺乏品牌,在价格上与同类型农产品相比缺乏优势。工作队意识到,白沙河应该转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通过建立品牌像高端农业迈进。工作队立足白沙河地域特点和帮扶村经济类型,逐村进行集体研究,制定了“一村一策、双创双促”的帮扶思路,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在创品牌、创特色上下功夫,在促村集体增收、促村民致富上见成效,探索出资源盘活型、服务增收型、项目带动型等发展村集体经济新路子。

“金风玉露”草莓、“大红灯”草莓、“富帅坊”花生油、“安特尔”大葱……在工作队的推动下,所帮扶村庄出产的优质农产品都有了品牌。针对金家庄村水果大棚比较多的情况,工作队帮助村庄自产草莓和樱株创立“金风玉露”、“大红灯”品牌;经与青岛“四海绿仓”、聚福来购物中心等集团公司合作,发展以“自有品牌+互联网+冷链物流+订单农业+公益采摘农家乐旅游”等为方向的特色水果种植业,已为金家庄村集体实现收入6万余元。

招商引资为发展注入新动能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石,乡村振兴工作队从产业发展入手,通过多方走访为白沙河街道招商引资,为白沙河街道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乡村振兴工作队积极协助办事处对青岛连成金展包装有限公司反复调研,共同议定了以该企业为龙头、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构建具有集群效应和领先优势的包装产业工业园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江北最大包装产业园区。目前,158公顷的工业园总体规划已完成第一轮设计,已签约青岛鸿都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入园,首期投资5亿元,占地47亩。

工作队员登门走访王家河岔村出生的恒新基电子(青岛)有限公司总经理,动员其在本村设立组装车间。以王家河岔村集体为兴建主体,利用闲置地建设2000多平方米厂房租赁给企业,在为白沙河街道引进项目的同时,每年还为村集体增收约7万余元,并同时带动约50名村民每月增加工资性收入3000-5000元。

发展教育助力乡村振兴

在致力于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乡村振兴工作队也不断加强对教育的投入,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了解到张戈庄小学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薄弱后,通过工作队的牵线搭桥,白沙河张戈庄中心小学获得苏州公益基金“绿基金"捐资100万元,帮助学校改造多媒体教室、进行运动场地改扩建、建设机器人教室、建设3D打印教室,极大地改善了教学、办学条件、环境。

此外,青岛市体育局派出的工作队员,在驻队之初,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到,因原幼儿园破旧不能正常使用,且全体师幼儿都挤在村委办公楼内上学的实际困难后,积极向派出单位反映,多方协调、争取支持。目前,经青岛市体育局帮扶出资,在仲戈庄村新建的标准化幼儿园,可容纳200名幼儿,将从根本解决本村及周边5个村庄村民子女入托难的问题。同时,村集体每年可实现租赁服务性收入5万余元。

村庄基础设施大变样

在乡村振兴工作队入驻白沙河街道一年多时间来,所帮扶各村庄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健身广场、污水管道、图书室、路灯、沥青路……原先村民们从未想过的基础设施如今都来到了家门口。在东梁家村,原先村民家里的污水大多通过家门口的沟渠排放出去,尤其到了下雨天,村子里污水横流,空气中弥漫着臭味。如今,东梁家村已经修建了完善的地下管网,村民家中的污水可以通过地下管道排放出去,整个村子的面貌发生了翻天地覆的改观。此外,白沙河街道辖区的村庄也都配备了健身器材,村民们也多了一个悠闲娱乐的好去处。

类似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乡村振兴工作队帮扶的各个村庄都在发生。东南李付庄位于白沙河街道西南,该村曾经无办公场所、无集体用地、无企业、无集体收入,在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努力下,东南李付庄大变样。村里安装路灯60盏,村民们夜晚再也不用摸黑行走。工作队队员帮助村里争取水利资金,重新修建全村的自来水管网,并且给家家户户安装上智能水表,一举解决村民吃水难、用水难的问题。修建村中心至村南的路面,结束了该村无出村路的历史。在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原先的破旧村庄旧貌换新颜。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李沛

新闻推荐

200多万元假货化为清洁热能

货值总额超过200万元的假冒伪劣食品,集中丢进焚烧炉,通过环保无害化处理,转化成供暖热力资源。据介绍,市市场监管局在青岛市...

平度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