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跨界琴有独钟 平度马祥伟用绝活让小小木头价值翻百倍

青岛晚报 2019-11-13 05:42 大字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位列于“琴棋书画”四艺之首。51岁的平度市南村镇庞戈庄村马祥伟,在坚守木匠技艺30多年后,才开始了自己真正喜爱的事业——用传统工艺制作出古琴,成功实现了从家居用品制作到高端艺术品的华丽“变身”。

伴随着清幽的古琴声,走进庞戈庄村古琴艺人马祥伟的家中,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相信,动人的琴声是出自这位50多岁的农民之手,这古琴也是他按照传统古法亲手制作完成的。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马祥伟说,他的祖辈都是木匠,受父亲影响,初中毕业后开始学习木匠手艺。五年前,受朋友、收藏爱好者王有贞先生的影响,马祥伟开始转行从事古法制作古琴。因为有近四十年传统木匠手艺,加上之前父亲传授过古琴制作方法,一上手,他制作出的古琴就像模像样。会弹古琴的朋友上手后,肯定的同时给他提出很多不足和差距,这让马祥伟意识到,要想做好古琴,还得会弹琴、懂乐理。为此,他专门拜师学习了三年古琴。

“古琴制作工序繁琐,主要有选料、画样稿、放线、做琴面、掏内腔、合底板、整形及安装附件、刮腻子、上漆和打磨等十几道工序,而每一道步骤中,甚至包含上百道工序、细节,足以说明每一张传统工艺古琴来之不易。”马祥伟说,选材是斫制古琴的第一道工序,桐木和杉木的木质松透,利于声音的共振,是首选木材。将琴体的内腔掏出准备试音,制作琴面第一讲究的就是匀称,琴面做好以后就要开始调音纠正误差。琴面的制作关系到以后古琴成型的制作所以很重要,但是试音的方法却有很多没有固定的方法。在调好的地方安装天柱地柱,镶上纳音,这个过程要配合试音,以防在安装的时候声音出现偏差。

“因为是用古法纯手工制作,要做出一张好琴并不容易,三年方能做出一张古琴。”接下来的工序是合琴,在做好古琴面板之后就要进行底板固定,要使用绳棉或固定模具,使其变得牢固。古琴经过以上的步骤制作基本上就已经成型,剩下的主要就是后期的修整,边角要均匀,整体要平滑,四角要对称。上漆后对古琴进行打磨抛光,进行雁足安装、上弦和试音等,一张古琴才算制作完成。

“古法制作琴,用的是大漆,单大漆通常要擦30到50遍,制作工艺复杂、制作周期长。”马祥伟说,制作一张大漆古琴一般需要3年时间,一年最多能做5张成品,因此价格相对要高得多。现在他制作的古琴价格在8万元左右,虽然听上去很高,相对于制作工艺和周期,和国内其他大漆古琴相比还是较低的。“古琴好不好,自己会‘说话’,买家一上手就知道,只有保证古琴的品质,客户才能舍得出大价钱。”马祥伟说。

“我家的斫琴工艺已经传了四五代人了,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一下,以后能将这门技艺列入非遗,一直传承下去。”马祥伟说。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马丙政通讯员谭晓鹏本报摄影马丙政

新闻推荐

携手助农,与爱同行

将采购的近4万斤“爱心蔬菜”无偿赠予市民。文/图半岛记者邬明洋近日,平度搏度跆拳道举办了“携手助农与爱同行”...

平度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平度,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