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目相看平度村 记黑龙江省黑河市孙吴县平度村
在白山黑水、幅员辽阔的东北三省居民中,山东移民及其后代占了很大比例。黑龙江省孙吴县平度村和吉林省靖宇县,有着较多的平度移民及其后代。今年8月13日至23日,平度市沿着山东平度人当年“闯关东”的路线,跨越东北三省,行程6000多公里,分别在黑龙江省孙吴县、吉林省靖宇县举行了“山东乡音关东行”文化交流活动,把经典吕剧剧目送到了平度人“闯关东”的聚集地,促进了平度两地的文化交流和经济社会共同繁荣发展。活动期间,笔者深入到平度村,深入了解村庄的变迁史,了解他们移民、奋斗的经历和今天的幸福生活,以及对家乡平度的思念之情。
半岛记者王晓伟通讯员宗绪昌
驱车沿黑河市孙吴县城西行2公里,有一个美丽富饶的村庄——平度村。早在上世纪50年代,“闯关东”的山东平度人来到这里扎根,一头牛、两匹马和一辆花轱辘车,村屯就这样在侵华日军关东军18野战军兵器厂仓库废虚上建起来。建村初始,全村仅有30余户、100余亩土地,由于70%的村民是山东省平度人,属于典型的“移民村”,故命名为平度村。
黑土辽阔、广袤无垠的黑龙江,自古就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一代代历经磨难的平度村人凭着他们开垦拓荒、不畏艰难、坚韧不拔、永不言败的“闯关东”精神,面对艰苦的自然条件发挥“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把山东的人文精神、勤劳质朴的风俗习惯、坚强和耿直的性格特点带到东北,带到孙吴平度村这片热土上,变榛莽为良田,从青山黑水走向繁荣富足,使平度村发展成为孙吴全县有名的富裕村。在这场求生存、谋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平度村人将他们永不言败、坚强性格刻在了东北大地。
只有艰苦奋斗,才能旧貌换新颜,只有实干,才能改变模样,经过几十年的辛勤耕耘,目前,平度村占地面积达48平方公里,共有320户、706人,全村现有各类耕地2.7万亩,村集体固定资产1500万元。在这里,水是清的,天是蓝的,梦想也是美好的。如今,走进平度村,小桥流水、阡陌鱼塘、休憩木屋、文化广场……村容错落有致,呈现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鸟语花香、民风淳朴的现代生态新农村面貌。村内道路通达,绿树成荫,村里接入了县城自来水管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路灯覆盖全村。平度村自1988年成为全市第一批省级文明村以来,一直保持荣誉,先后荣获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庄,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国五好基层关工委先进集体,黑龙江省“五个好”先进村党组织,黑龙江省文明村,黑龙江省文明村标兵,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星级示范村,黑龙江省文明社区,黑龙江省十佳和谐村庄,黑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黑龙江省劳动模范集体,省级卫生先进村、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诸多殊荣。并成为县级十强村、市级小康村、市级小城镇建设标兵村。2011年,平度村一跃成为全县排头兵,获得了黑龙江省五星级新农村称号。
产业兴旺,建设生态、美丽、文明、和谐、幸福新平度村
而真正令平度村充满活力、备受关注的原因,则是与它共生的产业支撑。在这里,玉米金灿灿、大豆黄澄澄,村里成立种植合作社2个,拥有大型农业机械5台套,入社村民100多户。2017年,全村粮食总产1.2万吨,人均纯收入1.2万元。现代化农业耕作,土地连片种植,实现了传统农业产业向现代农业的产业转变,让村民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圆了增产增收梦。村里成立西门塔尔肉牛养殖,现在肉牛存栏150多头,每头牛年均收益4000多元。成立生态鱼塘,水产养殖并以垂钓方式销售,每年可增收5万多元。村里的老党员,被称为“柿子大王”的李洪生,种植的有机西红柿和白菜,价格比别人高出20%,仍供不应求。黑木耳种植等产业,有效地拉动着集体收入的壮大。村民们各展所长,经营产业多样化,产品高端优质,带来丰厚的收益。
乡村旅游作为村级经济发展的新业态,代表了新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近年来,平度村将旅游资源开发和文化内涵的挖掘相结合,以自然生态和优势地理位置为依托,围绕“旅游+农业”的模式,依托鼎鸿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基础,建成集观赏、采摘、种养殖、垂钓、餐饮、娱乐为内涵的东罡度假村。良好的生态农业实现了可循环发展,犹如美好的种子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平度村之美不仅美在环境发展,而且美在人心。多年来,平度村党支部以提升群众生活水平为已任,依据国家政策制定村屯发展规划,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齐头并进。现在的平度村,每家至少都有一套成套的农机具,整村达到标准化住房,约一半的村民还在购置了家用小轿车,在县城买了楼房。党支部深入挖掘村内文艺文化能人,先后组建了老年腰鼓队、秧歌队、村民乐队、健身操队等民间文艺组织。建成标准化文化活动室,让村民的文化生活有了质的飞跃。今日平度村不仅让诗意的栖居成为现实,也让依偎他的人拥有了精神上愉悦和温馨。
平度村的精神是开垦拓荒、不畏艰难、坚韧不拔、永不言败的“闯关东”精神,六十载风雨同舟,六十载砥砺前行。用村党支部书记李友财的话说,如今,平度村人正在描绘着一幅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丽画卷。相信,平度村人定会把平度村打造成为“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盛世美景,向着建设“生态秀美、生活富足、文明和谐”的现代田园乡村社区大步进发!
“闯关东纪念馆”,留住历史,记住乡愁
历史永远是一种延续,传承该是最好的纪念。8月17日下午,参加“山东乡音关东行”的平度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波,平度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委书记、局长刘成爱等一行50余人,在孙吴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秦英,副县长郭春玲陪同下,参观了位于平度村的“孙吴县闯关东纪念馆”。
一段段文字、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全方位、多角度全面展示了平度村(社区)60多年的发展历程、历史变迁,绘就了平度村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
“孙吴县闯关东纪念馆”不但记载了平度人顽强拼搏的脚步,更折射出平度人世代“开垦拓荒、不畏艰难、坚韧不拔、永不言败”的“闯关东精神”,平度村党支部书记李友财介绍说,1957年建村的平度村,经过30多年的努力,逐步发展成为全县有名的富裕村。2011年,平度村一跃成为全县排头兵,获得了黑龙江省五星级新农村称号。发展的背后产生了太多的励志和感人故事,如何能让后人理解并追寻前人的足迹继续推动村子向前发展?平度村于1989年腾出一间60多平方米的村办公室,搜集了200多幅老照片成立了平度村史馆吸引来了大批天南地北的人来参观,特别是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的干部群众纷纷来到村史馆,了解该村的发展史。从此,村史馆成为一座桥梁,使平度村与平度市“成功牵手”。
2011年,孙吴县投资110万元,重新打造平度村史馆。这时,平度市拿出10万元支持村史馆建设,因为该村95%的村民原籍是平度市。
历史是现实的基础,也是开创未来的启示。由黑龙江省博物馆设计布展的160多平方米的平度村史馆由100多件实物和300多幅照片组成,都是上世纪70年代以前该村在生产生活中留下的照片或物品。实物部分设计了包括棉衣、皮袄、狗皮帽子、布褂等在内的服装部分;包括锄头、犁杖、二齿子、小推车等在内的耕具部分;包括各类奖章、奖状、奖杯、证书等在内的荣誉部分;包括纺车、煤油灯、月饼模具、木炭熨斗等在内的家庭用品部分;包括唱片机、书画、根雕、玉石等在内的艺术品部分及民俗部分六大板块,将平度村从平度市迁移到孙吴县、从贫穷到起步、从发展到富裕的整个过程进行了详尽的记录。
现年66岁的老馆长张兆海说,平度村史馆不但留住了历史、记住了乡愁,并让村民及后代知晓自己家乡的发展史,从而调动起村民富而思进的积极性。
作为孙吴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平度村史馆,经过20多年的打造,平度村史馆名声在外,每年接待几千名参观者。除了本县的机关干部、中小学生、工人、农民会经常来参观,邻县特别是外省的观众每年也有上千人前来参观。这其中有来自俄罗斯、日本、韩国的国外参观者,有来自云南、北京、广东的国内观众,还有在黑河插队的上海、石家庄、杭州等地的知青。
2014年,平度村史馆更名为“孙吴县闯关东纪念馆”,并与该村东罡农业休闲旅游度假村结成联谊单位,通过“文化+旅游”的融合方式,进一步扩大了该馆的影响力。
眼下,闯关东纪念馆正在进行扩建,扩建后面积将达到400多平方米,将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知晓纪念馆、走进纪念馆,感悟闯关东精神。
平度村社区服务中心。
平度村鸟瞰图。
新闻推荐
本报10月11日讯(记者宋祖锋通讯员孙科强)将家庭医生写入民生清单、服务跟着老百姓需求走……平度市以群众切身利...
平度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度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