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麦田“打点滴”,这里的麦田“打点滴”
肥料利用率提高20%,灌溉水利用率达到90%,增产10%以上……昨天,早报记者来到平度市蓼兰镇,看到试验田中水肥一体化滴灌设施正在运转,水肥融合后直达作物根部。这就是平度市在山东省首创的粮食水肥一体化新技术新模式。水肥一体化技术被称为现代农业“一号技术”。今年,平度市水肥一体化种植总面积近30万亩,果蔬水肥一体化面积占比已达70%。粮食作物水肥一体化面积推广达到2万亩。
一亩地有5000个出水孔
眼下正是小麦浇拔节水的时候,昨天上午,记者赶到了平度市蓼兰镇,在青岛青农种子产销专业合作社试验田里,一名技术人员正在巡查。
地头安装了一台台可移动首部系统,而田间铺设了一条条滴灌带。一亩地约铺设6条滴灌带,每条长约250米,每隔30厘米有一个针眼大小的出水孔,这样算来,一亩地里平均约有5000个出水孔给小麦 “打点滴”。而首部系统主要由滴灌过滤器和泵施肥系统等部分组成,将水和肥料在施肥罐中溶解,经滴灌过滤器过滤掉泥沙后,由施肥泵将水肥混合液体输送到滴灌带中。
“要是在3年前,浇灌40亩小麦田至少需要两个工人花费4天时间,现在使用了水肥一体化新技术,1个工人就能够管理200亩小麦田。 ”蓼兰镇青岛青农种子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侯元江告诉记者,2015年,合作社拿出了100亩试验田来实验水肥一体化,结果2016年秋收时,小麦亩产量从原先的1200多斤提高到了1530斤,这让周围的种粮大户惊讶不已。
“当初,我们试验这种新技术时,就在周边农户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很多人都来围观,等到一年后出来结果,吸引了很多农户也尝试这种新技术。 ”侯元江说,2016年,他们的合作社带头扩大新技术推广面积,把1300多亩小麦田全都使用上了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
新技术增产节能省人工
平度市农业局农技推广站站长朱瑞华介绍,2015年初试成功,给了平度众多种粮大户很大的鼓舞。2016年平度采取措施助推粮食水肥一体化试验示范,小麦-玉米周年水肥一体化种植试验示范被列入农业部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与青岛农大签订协议,组建专家团队,协同开展小麦-玉米周年水肥一体化试验攻关。在青岛青农种子产销专业合作社试验田,建设了100亩小麦-玉米周年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示范方,研究集成《青岛市小麦-玉米周年水肥一体化滴灌栽培技术规程》,从滴灌首部系统、管带铺设、滴水次数及时间、肥料配比、配套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试验探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试验效果。
平度市还集成“高产高效品种+小麦宽幅精播+水肥一体化+一喷三防+机械化收获”栽培技术,研究适合山东推广的小麦-玉米周年水肥一体化种植模式。平度市农业局还选择4个镇的8个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建设了8处200亩到1500亩规模化示范方,试验示范面积达3400亩。
经过多年试验示范,平度市已经集成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模式,即种植方式与铺设方式相结合,春铺秋起,一管两用。根据土壤类型和种植方式,进行滴灌管道的设计和铺设,3月初小麦返青期铺设支管和毛管,9月底玉米收获前收起。这样可以减少铺管收管的人工,做到一次铺管、两季使用。根据墒情,可在小麦起身拔节和开花灌浆期、玉米大喇叭口和花粒期,分别进行水肥管理。
“其实,当初实验新技术,主要是为了增产,后来我们发现不但是小麦、玉米等增产了,新技术还能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节水节肥,同时起到了保护土壤的作用。 ”侯元江给记者现场算了一笔账:原先浇一亩地需要人工费用50多元,合作社有1300亩农田,每年仅仅是各种人工费用就要10多万元,“我们使用了新技术,前期投入了10多万元,人工费用基本上节省下来了,节水节肥不说,光是小麦、玉米增产这一块的效益就很明显。 ”
/ 新闻背景 /
平度打造智慧农业强市
平度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市,是全国知名的农业大县、粮食大县,常年粮食播种约300万亩。
《平度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提出,平度市将推进农创+科技。深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建立产学研融合的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加快推进与青农大合作实施的20个项目、5个产学研基地建设,成立青岛市新旧动能转换研究院和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依托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和青农大创新创业基地、青丰种业农创体等项目,强化科技孵化功能。加强科研机构和设备制造企业联合攻关,加快高端农机研发和生产。加快打造农业大数据、平度农业110-智慧农业监管服务系统、国家级植物保护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三大平台”,建设全国农业大数据和智慧农业试验区,带动农民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收益,3年内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
平度市还将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推行标准化生产,立足地标产品全国第一县(市)的优势,启动建设全国地标产品集散地。依托农业品牌提升年、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年、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三大行动”,加快推进“平度农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平度品牌农产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加快推进农产品物流园建设,打造“一带一路”平度优质品牌农产品营销平台。积极引进、扶持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到2020年,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数量达到200个以上,蔬菜、果品等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程度提高到80%以上。
记者 陈勇 通讯员 孙晓东张仰运 荆新远 摄影报道
/ 新闻内存 /
给新技术算笔账
“今年,平度市降水量不多,但是你看看我们使用新技术浇灌的小麦,生长得特别好。 ”昨天上午,朱瑞华来到麦田,现场查看水肥一体化的实施情况,看到长势良好的小麦苗,她非常高兴。
朱瑞华给记者做了两个对比。首先是效率对比。一般传统灌溉需2个人浇地,一天浇5到6亩地。而使用水肥一体化模式,一套首部系统滴灌小区约为4亩,一般滴灌8到12小时,一天可以滴灌8到12亩。首部系统越多,效率越高。一个人可以管理多套首部系统,同时多个小区滴灌,只需巡回检查即可。如果一天24小时滴灌,一个人可以同时管理多套首部系统,效率提高10倍以上。其次是费用对比。在节水方面,推广的这2万亩粮食水肥一体技术,按平均节水30%计算,仅此1项技术就可节约用水60万方,按每户居民月用水10方计算,相当于5000户居民年用水量。 “平度市常年粮食播种约300万亩,亩均灌溉用水约100方,年农业灌溉用水约3亿方。如果全部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栽培技术,按平均节水30%计算,仅平度市粮食作物年灌溉用水就可节水1亿方,快抵上半个尹府水库的蓄水量了。 ”朱瑞华说。
在节肥方面,可根据作物养分需求和墒情变化,及时进行追肥,与作物生长期养分需求相一致,减少养分淋失,提高肥料效率,节肥30%以上。在增产方面,这一新技术新模式解决了小麦-玉米中后期追肥难题,促进后期籽粒灌浆;比传统水肥管理平均增产15%以上 ,其中小麦增产10%以上、玉米增产20%以上。一般小麦亩增产50至100公斤左右,玉米增产较多,100至200公斤。
要是算算节本增效账,一套首部系统需要花费2500元,可管理100亩地,使用年限为5到10年。将所有人工费 、水电费、肥料费相加,与传统方式相比,仅小麦这一季就可节本增效250元左右,对种粮大户尤其划算,适用于规模经营。
“算完成本和收益账,我们还应该算算环保账,由于肥料、农药施用量减少,可减轻地下水污染;浇水少,土壤湿度较小,可减轻病虫害发生。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大水漫灌、过量施肥造成土壤板结、面源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是农业绿色生产方式。 ”朱瑞华说。
新闻推荐
晚报讯(记者杨飞)近日,由山东省体育局主办,山东省威海体育训练中心、烟台市体育局承办,烟台市体育工作大队协办的山东省第二十四届运动员橄榄球预赛暨2018年山东省“中国体育彩票杯”橄榄...
平度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度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