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水肥一体化,咋让种粮户也愿用

大众日报 2017-12-05 02:42 大字

□蹲点记者李媛

接连干旱了五年,平度市蓼兰镇青农良种合作社理事长侯元江却并没为缺水犯过愁,几百亩的玉米小麦长势都不错。“你看我们地里全都装了滴灌管,水和肥料混合通过管道直接精准运输到作物根部,不仅省水,还能提质增效。”侯元江指着滴灌管告诉记者,只要按比例将水和冲施肥混合好,打开开关基本就不用管了。

水肥一体化技术被称为现代农业“一号技术”。“大水漫灌的话一亩地得用40方水,用水肥一体化的只用20多方,尤其在干旱期作用更加明显。”侯元江说,即使降雨量充足,滴灌施肥也能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可节省肥料用量30%—50%以上。更重要的是,施肥减少可以让土地松软性和透气性更好,土壤的酸化和板结程度也能减轻。

相比大田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温室大棚有更强的应用性。去年才开业的青岛天桥智慧园农业生态园,230亩大棚全部使用了水肥一体化。在12号棚,记者看到一排排的西洋大牛椒恣意生长着,管理员打开总闸,所需的养分就沿着铺设在覆膜下一根根管道直接运输到根部,让它们吃饱喝足吸收好。

平度市农业局局长赵培聪告诉记者,今年平度市水肥一体化种植总面积近30万亩,果蔬水肥一体化面积占比已达70%。但就种粮户来说,全市粮食作物水肥一体化面积尚不超过2万亩。

一举多得的好事,为什么种粮户们不感冒呢?平度市农技站站长朱瑞华在实践中发现,小麦滴灌以100亩-300亩面积规模建设成本最低,而目前平度市粮田规模化程度还不高,一个家庭种植面积一般不超过20亩,再加上水源建设不配套,从而阻碍了滴灌技术发展。

“蔬菜水果一个生长季节需要多次浇水,从省工省力角度农户觉得划算。而像小麦玉米这种粮食作物,整个生长期只需要浇水两三次,再增加投入铺设水肥一体化设施,百姓一算账肯定不愿用。”朱瑞华解释说。“如果政府能够将水肥一体化配套设备纳入农机补贴项目,相信会有更多农户愿意使用。”

为推进滴灌技术在粮食作物上应用,2015年,平度市在蓼兰镇青丰种子公司建设100亩“小麦-玉米周年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示范种植,去年又把该技术进行示范推广,在蓼兰镇、崔家集镇、田庄镇、明村镇建设了8处200亩-1500亩规模的示范方。今年,平度粮食生产功能区示范推广面积达到了1万亩,按平均节水30%计算,仅此1项技术就可节约用水30万方,按每户居民月用水10方计算,相当于2500户居民年用水量。

此外,水肥一体化技术运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技术痛点,如适于灌溉施肥系统的肥料品种少,滴灌管质量参差不齐等,都是阻碍大面积推广的原因。

为此,平度市计划组建新技术研究推广团队,以研究完善小麦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我们还要培育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服务组织,延伸粮食作物滴灌技术链条,带动更多企业参与到输水输肥等新型农业装备更新换代、适合滴灌的水溶肥料等新型生产投入品的研制生产和回收利用。”赵培聪表示。

新闻推荐

企业仓库失火,幸无人员伤亡

半岛全媒体记者邬明洋禚佩佩王晓伟报道本报11月27日讯27日下午5点左右,半岛记者接到市民热线电话反映,位于平度市经济开发区一家企业的仓库着火了,现场浓烟滚滚。11月27日晚上7:05,微博...

平度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平度,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