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吨废塑料可顶3吨原油使用 代表委员热议绿色低碳话题,建议循环利用打造“无塑料污染城市”

半岛都市报 2022-04-15 17:43 大字

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李晓哲徐杰刘笑笑王丽平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必由之路。青岛市提出建设美丽青岛,有序推进“双碳”任务落实,提升生态环境品质,完善生态环境治理机制。今年市两会上,涉及绿色低碳的话题,引发了代表委员的共鸣和热议,他们就能源绿色转型、生态环境品质、湿地保护等领域纷纷建言献策。

李松代表:

推进清洁能源供热发展

如今,发展清洁能源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参会,青岛未来能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松代表就重点关注了这一话题。李松介绍,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后,国家和各省市结合“十四五”规划,出台文件明确要求控制化石能源用量,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冷热联供。对于如何加快落实推进青岛市清洁能源供热发展,李松带来了相关建议。

李松介绍,目前,青岛市清洁能源供能行业的政策制定由青岛市发改委负责,建设管理及配套费申请由青岛市住建局负责,项目运营维护和服务由青岛市城市管理局负责,没有统一的管理部门,归属不明确,多头管理造成各部门权责不清晰,不利于行业发展。他建议,一方面应尽快明确清洁能源供能主管部门,实现建管统一;另一方面出台《青岛市加快清洁能源供热发展的若干政策实施细则》等相应管理办法,明确建设投资和运行、奖励等政策,细化发展方向。

李松介绍,政府每年给天然气供热企业发放补贴,造成了不小的财政负担,而用户还需再购买空调制冷,造成双重投资;天然气供能排放物中还含有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等,对环境仍有污染。而青岛目前正处于清洁能源转型最佳时机,最大程度选择可再生能源形式是当务之急。他建议,充分发挥青岛海洋、气候、地热等天然优势,利用海水、污水、地热、空气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冷热联供,并与谷电储能相结合,引导社会资本和市场效应产生积极作用。

据了解,今年2月,国家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组织申报2022年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的通知》。通知明确,冬季实行清洁取暖的北方地区地级以上城市均可申请纳入支持范围,计划单列城市每年给予7亿、连续三年的财政奖补。“建议借鉴已获批城市经验,发挥青岛作为北方清洁能源供能重要区域、山东省5年内新增供暖面积全省最高城市的优势,以可再生能源冷热联供为主体,加大力度申请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试点城市,推动清洁能源供能产业发展。”李松说,他还建议严格落实公建项目采用清洁能源冷热联供要求,加强建筑节能监管,优化市场环境,争取落户青岛市碳排放交易所。

张新功代表:

打造“无塑料污染城市”

白色污染是城市污染治理中的顽疾,难以降解的白色污染为环境安全留下了隐患。青岛惠城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新功代表这次参加市人代会带来的建议,正是与此有关,他建议将青岛率先打造成“无塑料污染城市”,并在建议中给出了一条实现路径。

3月2日,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续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并通过了《终止塑料污染决议(草案)》。这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决议旨在推动全球治理塑料污染。这次大会提出,到2024年达成一项具有国际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涉及塑料制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其生产、设计、回收和处理等。

可见,废塑料治理问题已经越来越趋向全球共识。张新功说,此前我国出台了禁止废塑料进口的规定,导致很多国家紧急出台禁塑令。这是因为废塑料的处理技术攻关一直是世界性难题,一直无法攻克,只能采取禁塑的措施。

“而废塑料的处理问题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也是一个大难题。我们有这方面的技术,因此建议青岛抢占先机,在全国率先打造无塑料污染的城市。”张新功说,废塑料存在很广泛,包括垃圾当中的废塑料袋、废塑料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白色污染。

张新功说,打造“无塑料污染城市”并不是说一点塑料也不用,而是实现循环利用。如果处置得当,废塑料能变成非常清洁的能源,甚至比煤和石油要清洁得多。

张新功说,聚合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是世界近代工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既然是那么好的东西,给人民的生活带来那么多的方便,为什么不用?就是因为污染。只要我们把污染物利用起来,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不是堵,而是疏。”

他说,废塑料只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比石油、煤都干净得多,只是在利用过程当中有很多技术难关没突破。只要把这些难题都解决,就可以实现废塑料的清洁利用,进而形成一个大循环。这样人们就不会再把它作为污染物看了,而是作为能源利用。

“据我所知,青岛是率先在这个领域里面实现技术突破的。我们具备了这个条件,我们完全可以率先在全国实现无废塑料污染城市的打造。”张新功说,以他们现在的技术,1吨废塑料可以顶3吨原油的使用价值。如果实现了工业化的生产利用,每年可以给我们国家节省原油2亿多吨,“这对我们国家的能源来说是会有很大的积极影响的。”

怎么去实施推动建设“无塑料污染城市”?在他看来,首先是加大宣传,改变市民对废塑料的认识,倡导大家对于塑料回收的行为。他说,要把原本要流向垃圾桶的废塑料收集起来,本身就很有难度,没有全市人民的支持和政府的支持,是很难做到的。

再就建议政府加大对这一领域的产业和创新支持力度。张新功说,现在他们公司的研发团队,经过6年的技术攻关,实现了废塑料裂解制化工原料的技术突破,具备了工业化生产的条件。因此,希望能够在科技研发投入和国家项目的申请上、在废塑料裂解工业装置建设投产上得到更多的支持,“现在全世界多个国家都在这一领域寻求技术突破,我们要加快速度往前跑,要抓住这一契机。”

陈尚委员:

实现湿地生态“双赢”

湿地对生态的保护作用不言而喻,能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等,湿地保护也成为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四大领域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将于2022年6月1日生效实施,这是我国首部湿地保护方面的专门法律。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陈尚委员对湿地保护领域一直非常关注,他说这部法律对实施完善我国湿地保护法规和政策制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但这部法律出台后,可能不能完全适用青岛现有的陆海复合湿地的状况。青岛现有湿地保护条例需要根据《湿地保护法》要求相应修改。

陈尚建议青岛市制定落实《湿地保护法》的配套制度。首先,建议修订制定《青岛市湿地保护和持续利用条例》。市湿地主管部门把该条例修订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向市司法局、市人大申请纳入立法计划。择优委托有关技术单位开展立法论证、湿地管理业务框架设计、条例文本起草等技术工作。建议把湿地的持续利用和生态保护并重,实现湿地生态健康和经济价值协同促进的双赢目标。

“其次,修订制定《青岛市级重要湿地名录》。《湿地保护法》的主要使用对象是《重要湿地名录》。”陈尚说要针对青岛的河、湖、库、塘等淡水湿地、以及滨海盐沼湿地、海岸滩涂湿地等,考虑生态完整性、生态原真性、对鸟类的重要性、对居民的生态福利重要性等指标进行重要性排序,分别列出青岛市《生态重要湿地》《生活重要湿地》两类名录,实行分类分级差别化管理。

最后,陈尚谈到要在上述基础上,开展湿地生态产品交易试点。探索湿地碳汇交易、湿地休闲娱乐服务市场化等价值实现途径,开发居民购买碳汇的微信小程序,构建激励城市居民志愿购买湿地碳汇的长效机制。“推荐湿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从而引导湿地生态产业持续发展。”

新闻推荐

谷克超:多条产业链推动船海产品发展

青岛始终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大力发展船舶与海工装备现代海洋产业集群,被作为建设全球现代海洋产业中心的重...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