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争朝夕 续写荣光奔未来
天地清明,春暖河山。在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之际,漫步在崂山大地,处处洋溢着奋斗的激情,崂山区3万多名党员干部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拼搏精神,铆足劲加油干、头拱地向前冲,争先进位,勇当排头,传递着“人勤春早”的正能量,延伸着新的征途、新的希冀。
把开工当开战,把工地当阵地;把基层当课堂,把群众当老师,把现场当考场,推动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进,干群关系在一线增强……2022年,崂山区以开展“作风能力提升年”“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将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作为锤炼作风、提升能力的“两大战场”,实施“六基工程”,主动融入到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伟大实践中,为青岛加快迈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贡献崂山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项目加速跑,积蓄发展新动能
走进青岛微电子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处处呈现奋勇争先、热火朝天的喜人场景,一场项目建设的“速度与激情”正在这里上演。
重点项目是经济发展的 “强引擎”。崂山区将重点项目作为稳投资、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扩大有效投资,稳住经济基本盘。虽然受到了疫情影响,但进度没落下。疫情期间,受到人员管控等各方面的影响,建筑工人由1000人精简到了400多人。面对人员骤减、生产材料短缺等重重压力,项目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倒排工期,并对施工顺序进行了优化调整。正常情况下两年多才能完工的项目,现在仅用一年多就将完工交付。目前,园区内的厂房、餐厅、宿舍等6个建筑单体均完成主体封顶,外层装饰和室内装修进度日新月异,多个环节进入收尾阶段。该项目占地200亩,总投资约67亿元,分两期建设。
该项目采用先进的系统级封装工艺,生产智能传感器及微系统模组,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及周边智能终端、智能穿戴、医疗健康等领域。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新增就业3000多人。崂山区将成为我国智能传感器产业规模最庞大、人才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助推青岛市新旧动能转换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疫情影响在所难免,迎难而上事在人为。省市区三级重点建设项目——青岛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自2月中旬启动施工以来,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青岛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项目进展迅速。目前已完成止水帷幕3500余米,土石方开挖工程也已经开启。
项目是区域发展的生命线。崂山区各级各部门坚持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不误,以“严 真 细 实 快”的工作作风,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顶格协调、顶格推动,每名区领导至少引进一个大项目。在项目建设上,聚焦全年固投增长目标任务,43位区级领导对310个固投项目分工包联,强化专班推进、“红黄绿灯”等机制,确保各项任务早见战果、善作善成。全面破解 “难点、堵点、痛点”,对崂山区范围内的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项目,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进行全流程改革,推行“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模式。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涉及的立项规划用地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实行“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对各阶段审批的办事流程、耗时、材料、费用全面优化。在具备条件的区域,积极开展区域评估,“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全面实施多测合一、联合验收。实现“一个窗口”提供综合服务,“一张表单”整合申报材料,“一套机制”规范审批运行,全面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
抗疫情,抓发展,崂山在春光里踔厉奋发。通过优化服务,不仅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大项目也陆续落地投产。今年以来已引进虚拟现实产业园、地中海俱乐部等亿元以上“四新”项目18个。
“礼包”送不停,推出减负惠企新举措
走进位于崂山区的青岛宏大纺机机械公司生产车间,一股奋起直追抓订单、抢生产的火热气息扑面而来。
宏大纺机是崂山区助力企业实现“开门红”“开门稳”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我们已先后走访了96家重点工业企业,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并协助汉缆、海信医疗等企业找订单、拓市场。 ”崂山区工信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
崂山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了 “五区同创、勇当排头”的发展思路,提出到2026年,全区GDP突破1500亿元、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300亿元,两个指标均增长50%。为早日把党代会确定的“规划图”“路线图”变成“施工图”“实景图”,坚持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对标全国最高、最好、最优、最强,建立项目化、清单化责任落实机制,实施传统产业提升、新经济企业培育、龙头企业招引、载体平台提质增效、产业生态体系搭建“五大行动”。突破发展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等新业态新平台,加快推动汉缆、宏大纺机等10家企业实施倍增计划,中科曙光、东华软件副中心、歌尔微电子产业园等50个项目建成投产,推动先进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链式集群发展。
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崂山区发挥企业服务专班作用,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推出惠企政策,努力为企业营造最优发展环境。
面对疫情等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影响,崂山区推出12条硬核惠企服务举措,涵盖了崂山区内800余家 “四上”企业,110余座楼宇、200余个居民小区物业公司,80家民宿,100余个在建重点工程项目,300余家外贸进口企业,300余家承租权属为区属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房屋的崂山区制造业小微企业、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企业 “纾困增效”。拿出近10亿元财政资金,以“真金白银”帮扶企业渡过难关。
春江水暖鸭先知。市场主体净增新增比是反映市场主体活跃度的主要指标。据统计,在崂山区3月新增的市场主体中,商务和信息服务业主体占到20%以上,批发零售业市场主体占比15%,科技类市场主体占比9.6%,建筑业主体占比约为6%。在疫情反复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崂山区市场创新创业活力能够逆势上扬。
政策的硬核支持,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为实体经济的再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力量,焕发出崂山新一轮发展的强劲动能。
勇担新使命,擘画新蓝图开启新征程
日前,伴随网上拍卖成功“落槌”,位于崂山区株洲路片区一处国有建设用地迎来“新生”。青岛微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成功竞得青岛虚拟现实产业园项目一期建设地块,该项目建设投资22.4亿元,将于今年上半年正式启动,并于2023年9月底交付使用。项目是青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中的重点项目,建成后将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吸引和集聚虚拟现实周边配套企业,成为青岛、山东乃至全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同样在株洲路片区,近日,巨峰光学医疗器械产业园正式投入使用。目前,该产业园已迎来首家入驻办公企业——青岛杰生电气有限公司,并吸引了海泰光电、国数科技、赛欧双源等企业落户。此外,巨峰科创与中信基金、市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中心、朗威控股集团等单位还合作成立了10亿元的中信医疗产业基金,形成了“园区开发+资本支持+项目入驻”的建设招商模式,加速与周边医疗类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未来,这里将成为崂山区新的医药健康产业“新高地”,成为带动株洲路两侧发展的催化剂以及产业集聚和发展的新引擎。
崂山区寸土寸金,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在土地开发资源“天花板”下,城市更新成为盘活存量土地的重要手段。崂山区抓好株洲路等重点片区低效用地再开发,运用土地整备、“工业上楼”、成片区开发、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等方式,同步推进动能转换与空间转型,释放低效闲置产业载体新活力。实施产业园区能级跃升行动,提高投资强度、亩均税收等项目准入标准,提升国际创新园等既有园区规划布局、功能配套和运营水平,新建一批承载力强、成熟度高的新兴产业园区,全面提升园区效益。
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下。 2022年,崂山区精心制定了崂山区三年攻坚行动方案,明确了株洲路两侧升级改造、张村河两岸开发建设、市政设施建设、旧城旧村改造等7条战线,初步安排了未来三年梯次推进的334个城市更新建设项目,总投资约930亿元。安排总投资736.07亿元的194个项目,均按照“目标化、节点化、责任化”要求压茬推进。一季度新开工项目33个、完成投资18.21亿元,力争全年新开工项目126个,新竣工项目103个,年度投资达到151.77亿元。对张村河南岸区域进行集中整治拆除,目前已集中成片拆除房屋约53万平方米,跨海大桥连接线区域已累计拆除面积约15万平方米。
城市更新,让群众生活更美好。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在城市更新的推进过程中,崂山区始终把群众至上的理念贯穿始终,在旧村改造、停车设施建设、公园城市建设等工作中,努力在解决“急难愁盼”中让群众获得“满满的幸福”,让城市真正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努力把每个项目打造成为群众认可的民心工程。2022年,在市政设施建设领域将积极推进50个新建、续建项目,打通枣山东路等5条未贯通道路。在停车设施领域将实施停车设施重点项目9个,包括新建4个、续建5个,建成公共停车泊位2000余个,包括海尔路-银川路立交停车场等;在公园城市建设领域则将建设山头公园9个,口袋公园7个,立体绿化5处,林荫廊道4条,滨海公园1处,包括浮山绿道、午山绿道、石老人滨海公园、黄金海岸南侧口袋公园等。
踔厉奋发开新局,笃行不怠再扬帆。崂山正以全新的发展节奏,通过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注入新动能,导入新业态,焕发新气象,以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宜业怡居,更加精彩宜人的禀赋,成为一个“近者悦,远者来,居者安”的山海品质新城。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陈勇 通讯员梁太宏 李莹 葛晓蕾 董福杰
新闻推荐
李绍亮代表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部分提到:彰显山海湾城一体特色,建设...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