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年 再度捐献救人

青岛早报 2022-04-09 06:01 大字

早报4月8日讯 一年前的4月7日,他赶赴济南捐献造血干细胞救助患者,一年后的今天,这名患者病情反复,他第二次伸出援助之手。他叫王乐,今年33岁,山东港口青岛港董家口分公司职工,是对应血液病患者口中的 “山东大哥”,也是青岛市第10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4月8日,他在青岛市中心医院完成第二次捐献,捐出的淋巴细胞当天下午已启程奔赴目的地苏州市,用于挽救患者生命。王乐又成为青岛市第13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青岛市第二位进行二次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志愿者。

/ 现场 /

再度捐献 毫不犹豫

4月8日上午,王乐已在青岛市中心医院的采集床上躺了2个小时,他手上插着血液循环管,通过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淋巴细胞混悬液。“感觉怎么样?”“没什么感觉,就是躺在床上不能活动,有点累。 ”在血细胞分离室,护士不时地询问王乐的身体情况。

4月7日下午,青岛市红十字会、青岛市中心医院及王乐所在单位一起为他举行了简单的欢迎仪式。“王乐是青岛市第二位进行二次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志愿者,我们向他的爱心和热心致敬。 ”青岛市红十字会副会长韩黎宾说,去年这个时候,作为青岛市第10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毫不犹豫赶赴济南捐献,挽救了那名患者的生命。今年3月初,中华骨髓库再次传来消息,这名患者病情反复,还需要部分淋巴细胞应急挽救生命,而王乐作为此前的捐献者,是最合适的。听到这个消息后,王乐毫不犹豫,表示可以再次捐献。

青岛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这名患者目前情况危急,王乐是他生命的唯一希望。

“我经历过一次这个过程,捐献造血干细胞对我的身体没有影响,又是挽救别人生命的事情,我必须救他!”王乐说,就当是去年为那名陌生的患者送去了一棵希望的树苗,今年再给树苗浇水施肥,希望这棵生命之树在那位陌生人的体内萌发壮大。

“那名患者去年在信里称呼我为‘山东大哥’,这个名字我喜欢。”王乐告诉早报记者,上次他捐献完后,收到了那名对应患者通过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转来的一封感谢信,他读了很受感动,当时就决定,一定要帮他到底。

/ 幕后 /

市中心医院临危受命

受中华骨髓库山东分库委托,青岛市中心医院血液科临危受命,克服病房紧张,疫情期间人员紧张、患者及家属需要严格管理等困难,将这项承载“生命希望”的采集任务承接下来。为全程全方位保障采集工作顺利完成,青岛市中心医院血液科为王乐实行一对一服务,专门准备了单人房间,安排了专人联络、专人采集、专人注射、专人护理。

青岛市中心医院院长张春玲介绍,医院血液科从2003年开始就做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2011年成为中华骨髓库备案移植医院以来,已采集的180余例造血干细胞质量优异,确保了移植成功进行。

“有一些人对捐献存在着一定的误解,认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对健康不利,其实这种认知是不科学的,捐献造血干细胞跟平时机采血小板没有多大的区别,只是程序复杂一些,对身体素质要求更高而已。”青岛市中心医院血液科主任王玲介绍。

/ 延伸 /

市民罗锴两次捐献成“第一人”

2010年5月17日,在中国海洋大学读书的罗锴推迟了出国留学时间,成为青岛市第2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捐献的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名17岁的河北白血病患者。两年后,这名患者的病情出现反复,2012年5月11日,罗锴再次推迟了去韩国工作的时间,赶赴北京再次捐献了21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成为青岛市第一位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首席记者孙启孟 记者 徐小钦 通讯员 薛梅 马华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追爱家族》掀起追剧热潮,郭京飞、贾乃亮、谭卓接受专访 戏里戏外一家亲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王悦坦然笑对生活风浪,勇敢追寻爱与幸福。都市情感剧《追爱家族》在江苏卫视开播以来,以轻快的...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