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读书到会读书
[摘要]名师在线
“双减”之后,又逢“线上”,课业之余,学生们有了更多的时间继续深入关注读书这件事。不过,当大把的居家学习时间摆在面前,当大把的阅读资源摆在面前,中小学生究竟应该如何阅读?怎么读?青岛第五十三中学语文教师臧麒进行读书方法的实用分享。
尊重兴趣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臧麒听过很多家长抱怨:“给孩子买了很多书,可他就是不愿意读。 ”换个角度想,这些书是否是孩子感兴趣的?是否太过简单或有些晦涩难懂呢?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到书店转一转,或者让孩子自己决定挑选,选那些他们真的能坚持读下去的书。
还有一些家长相反,他们烦恼的不是孩子不读书,而是“为什么孩子读了不少书,可是语文成绩特别是阅读理解和写作没有明显提高? ”臧麒认为,首先,阅读需要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达到量变引起质变的效果;其次,单纯读完书,没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探究,就无法真正受益。所以,应该既要关注“输入”的量,还要关注“输出”的深度和广度。这一点也恰恰是很容易忽视的问题。 “在校园和课堂里我们设置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比如举办读书交流会、演课本剧,现在线上教学也提倡大家可以经典诵读、写摘抄、写读后感、做手抄报,目的都在于通过这些‘输出’的形式督促、引导学生扩大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臧麒建议,家长们可以顺势而为,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去“沉浸式阅读”,培养孩子深入探究的能力,获取更多的阅读养分,培养了语言文字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运用能力时,考试成绩就不再是困扰了。
从“由厚到薄”到“由薄到厚”
“由厚到薄”与“由薄到厚”是有效读书的两个必经阶段。臧麒解释,当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后,读书就由厚变薄了;如果在读书过程中,对各章节又作深入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资料,那么书又会愈读愈厚。那么有哪些阅读方法可以让我们“由薄到厚”呢?
“当阅读的环境从教室变成了家里,阅读书目变成课外书,很多同学常常会忘记这些有效的阅读方法,比如做批注,希望孩子们也可以在课外书上大胆做批注,那些圈点勾画其实就是我们对文本有所思考的一个过程体现。如果能对喜欢的文段,写写赏析和感悟,那就是更深层次地理解了。 ”臧麒提醒,再比如比较式阅读,可以将相同题材的作品放在一起阅读,中外的、古今的,边读边进行比较,感受在选材、立意、情感等方面的不同,还可以将对同一事物持有完全相反观点的作品比较起来阅读。还可以把这个作家前期、中期、后期的代表作放在一起比较着读,把这个作家读透,形成更系统的印象,这些方法都值得提倡。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
新闻推荐
本报讯“衷心希望大家为了实现各自心中的梦想,养成吃苦耐劳、踏实学习的品格,在不断战胜艰难困苦的过程中尽快成长起来!”3...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