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守夜人

半岛都市报 2022-03-21 23:37 大字

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孟达

出于防疫需要,市北区近期加强了对小区方面的管控,安排人员全天24小时在出入口执勤。这些天来,一些志愿者主动请缨夜间值班,在这个寂寞而辛苦的岗位上,通宵守护着小区入眠。

一封信,三个通宵

3月20日晚10点,市北区抚顺路36号附近一居民区门口,志愿者孙晓穿着厚厚的蓝色棉大衣,站在为疫情防控临时搭建的蓝色大篷前,守护着身后的小区。早在3月16日,市北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致市北区广大居民朋友的一封信》,信中指明全区所有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安保人员24小时值守。市北区开放式老小区较多,如今一个个蓝色岗蓬在小区门口支立起来,在每天的白天和夜晚,分批有不同的志愿者在此执勤。

“我家就住在市北区,得知这里需要志愿者,就第一时间报了名。”孙晓在青岛绿益公益组织的志愿者群里一直关注着志愿者招募信息,在得到家人的支持后,孙晓主动报名了最辛苦的夜班执勤岗位,从3月18日到3月20日,在市北区阜新路街道抚顺路这一执勤点,孙晓一个人连续在此守护了三个通宵。

一件大衣,一瓶水

1986年出生的孙晓平日做建材生意,家里有两个孩子。“12岁的大女儿说,如果可以的话她也想和我一起来值班。”孙晓表示,女儿能有这份心他很高兴。

“社区专门给我准备了一件棉大衣保暖,我自己也带了一瓶热水。”临时搭建的大篷内有一张桌子和两只凳子,同时门上挂着一盏灯用于照明。从晚上8点到第二天上午8点,孙晓要守在篷子旁边12个小时,尽管附近路口有公用厕所,他还是选择尽量少喝些水。这两天气温明显“倒春寒”,夜里最低气温一度降到-1℃。为了保暖,孙晓特别穿上了厚衣服厚裤子。

夜晚,一个人在小区门口执勤,志愿者们得经得起孤独,耐得住寂寞。晚上十点多以后,小区进出的人就渐渐少了。到了夜里11点左右,还有送外卖的师傅会来送餐。而夜里12点左右,会有个别开出租车、网约车的人下班回家……在夜晚执勤的时间里,孙晓感觉到大家为了生活都挺不容易。

测温、提醒戴口罩、看健康码、对非本小区的车辆和人员进行相关登记……作为夜晚的“守门员”,孙晓的手里一直拿着测温枪,始终履行着自己的一份职责。

一万步,一条心

寂静的夜晚,无声的守护。在市北区阜新路街道康平路与人民路路口,志愿者朱传金在这里通宵执勤,在他的世界里,城市的夜晚显得格外“安静”。

1975年出生的朱传金是一位听障人士,也是青岛绿益公益组织的一位志愿者,平日里经常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此次听说街道这边缺人手,在得知自己的情况也可以参加志愿服务后,朱传金也立即报了名,并于3月19日晚上岗通宵执勤了一宿。在朱传金与公益组织者的微信对话中有这样一段表述:人活着一辈子,不能因为身有残疾而消沉,得一样能活得精彩。残疾人的社会空间有限,但同样可以通过努力去创造价值。

12043步,这是朱传金志愿服务当天的行走步数,其中大部分都是在晚上小区门口执勤时攒下的。“晚上不辛苦,我以前在老家干过农活。”朱传金表示,因为执勤当晚有些降温,他在篷子前觉得冷了就来回溜达上一圈,步数于是就这样多了起来。尽管无法和别人进行非常清楚地交流,但戴着小红帽、身披红马甲的朱传金和其他白天的志愿者一样的着装,这让来来往往进出的人们看见他后也都比较配合。简单的几个手势和动作,也可以让一些有疑问的人明白他的意思。

平日里,朱传金从事医疗保健工作,吃住在店里。这次作为一名夜班志愿者,通宵执勤对于他来说是一次辛苦却宝贵的人生经历。“同心抗疫,共克时艰。万众一心,人定胜天。”这是朱传金用手机发给记者的16个字,以表达他对支持战疫和战疫必胜的信心。

新闻推荐

钢铁业高质量发展有了路线图

日前,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廓清钢铁工业实...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