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护心锦囊” 猝死并非猝不可防 警惕身体发出的隐性猝死征兆
半岛全媒体记者王爱科
近日,北京某公司28岁员工猝死的话题再次登上热搜。猝死为何会盯上年轻人?身体的哪些信号需要倍加警惕?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预防?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兼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王松涛就上述问题进行解答。
29岁患者有颗老年人心脏
如果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近年来的猝死案例非常多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平时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就算看起来非常健康,身体强壮的年轻人,也有可能突然发生心脏停止的现象。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问题出现在年轻人身上,猝死或心梗也越来越年轻化。”王松涛说,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猝死的发生率约70万,45岁以下的青年人比例逐年增加。因此,年龄已经不再是发病的绝对诊断依据。
王松涛介绍,以他近日曾接诊的一位病人为例,这位患者只有29岁,但已有两年多的高血压患病史,开始并没有重视,只是因为近期头晕难受才来就诊。王松涛为他检查后发现,年轻人的血压高压达到160~170mmHg,低压将近110mmHg。经询问,原来患者有家族史。
“以前多数人总错误地认为,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疾病,但现在已越来越‘年轻化’,与生活习惯、周围环境等都不无关系。”王松涛说,所以必须坚持用药,稳定血压。如果长期不重视、不管理,那么在其他诱发因素如喝酒抽烟、工作过劳、熬夜、情绪激动等影响之下,可能易导致心源性猝死。相对来说,老年人由于基础疾病的病程长,身体机能就会有一种耐受或者代偿。而对于年轻人,由于心脏没有形成代偿保护机制,很多人因急性心肌梗死诱发恶性心律失常,瞬间失去意识导致猝死。
身体没典型症状可能更危险
猝死,虽然一直被比作“隐形杀手”,时刻潜伏在人们身边,但它的发生并非毫无征兆。
“从症状上看,出现胸闷加重症状,提示可能患了冠心病。”王松涛说,此外,心慌、心跳过缓或晕厥、心慌等症状,往往是心率加快,这种症状容易察觉;但老年人因活动量较少,心跳过缓往往被忽视。
“如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劳、乏力,也可能是心肌炎或心肌病造成的。”王松涛说,他也曾遇到过不少“患者感觉眼前发黑和肢体麻木,赶紧拨打120,避免了卒中引起猝死”的案例,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卒中,早期只有轻微症状,患者太大意不重视,就可能发生猝死。
王松涛特别提到,还有很多心梗前的症状是不典型的,比如有的感觉头疼、肩颈疼、胃疼甚至牙疼、嗓子疼。急性心肌梗死后果是一致的,但发作前的表现却是千差万别的。若不及时抢救,就是致命性的。尤其有过一次心梗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时要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以争取最佳“黄金”抢救时间。
牢记这些“护心”锦囊
重视自律,摒弃不良嗜好。“人都有惰性,偶尔放松一下很正常,但一定要不抽烟,不能酗酒。”王松涛说,“很多人‘三高’问题严重,甚至即使心梗过、手术过,却依然戒不了烟酒,不能控制和管理好自己,其实个人对生活的自律性,也决定了自身的健康状态,疏于自律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如果不能避免熬夜,就尽量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到比较理想的平衡。长期熬夜会导致内皮细胞受损,不断地熬夜、兴奋、紧张无异于雪上加霜。
身体有较为固定的日夜活动规律,大约晚上11点分泌褪黑素,迷走神经开始兴奋,心跳变慢、血管舒张,进入低代谢状态;而凌晨三四点或更早些,迷走神经系统开始向交感神经系统过渡,此时虽然身体仍处于睡眠状态,但已转变为浅睡眠。补觉看起来好像是睡了和夜晚同样长的时间,但如果睡眠周期变为凌晨3点到下午3点,体内的激素水平就会发生改变,整个人看起来就会很没有精神。
因此,睡眠时间的长短不是机械性的累计,睡在正确的时间点才是最重要的。建议不要在白天大量补晚上缺的觉,晚上即便睡得少也要睡,保持让自己感觉舒适和精力充沛的睡眠,空余时间多进行适当运动。
新闻推荐
伴随着青岛市居民楼加装电梯工作的推进,市区越来越多的居民楼加装了电梯。3月7日,在宁夏路一封闭小区,居民楼开始安...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