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春天呼啸而行
随着地铁融入市民生活、重塑城市和产业格局,地铁之于青岛的意义,早已不仅仅是四通八达的交通大动脉。为充分激活轨道交通赋能城市发展的活力,为地铁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青岛地铁积极布局资本运作新赛道,向着春天出发,全力奔跑,开启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据了解,青岛地铁在“十四五”期间推进实施“三六五”发展战略:聚焦“线路建设、TOD开发和轨交产业集群”三个千亿投资目标,立足“运更多的人、赚更多的钱、用最少的电、让更多人工作生活在地铁两侧、青岛地铁青岛造、匹配城市战略”六大发展愿景,持续深化市场化改革,全面拓展“建设、运营、开发、经营和资本运作”五大赛道,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地铁,争做一流城市投资建设运营商。
立足国企改革
以“混”促“改”推动旗下公司上市
通过混改促进国有企业转化经营机制,是近几年政府国资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青岛地铁作为市直企业,借助政策东风,制定了“订单换股份、场景促技术、投资聚产业、流量变效益、资产资本化”五种新打法,采取混改、收购产业链优良资产等市场化工具,实现资本、技术、平台优质资源的相互融合。
国企混改的目的要以“混”促“改”,改激励、改治理、改市场化经营机制,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做强做优做大。同时,推动混改企业上市,是国有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个阶段性目标。近年,混改企业有一个明显的趋势或特点,便是推动IPO,实现资本化。
青岛地铁集团副总经理刘富华介绍说,当前,青岛地铁集团旗下有多个已混改企业和待混改资源,拟通过混改使企业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具备市场竞争力,逐步迈向上市目标。
2021年,青岛地铁与中瑞数科共同出资设立了混改企业——青岛青铁数字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青铁数科院吸收了青岛地铁的场景优势和中瑞数科的技术优势,定位为青岛地铁各业务领域板块全方位数字化升级提供强力支撑。
如果说青铁数科院立足于混技术、混场景,那么未来青岛地铁在资本市场更多地将瞄准混资源、混业务、混管理。青岛青铁物业管理发展有限公司是地铁集团旗下全资子企业,以物业服务业务为主业,构建“大物业”格局,聚焦老旧小区在内各类物业的安保、清洁、绿化、维护、餐饮、停车及产业园区的招商、运营、物业管理和其他增值服务业务。未来,青铁物业将加强与业内头部企业合作,引入战略投资者,成为混改企业,通过交叉持股方式,扩大业务规模,具备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竞争的能力,致力成为全市最大、服务质量最优的物业管理公司。
刘富华表示,对于混改企业上市,青岛地铁以“三化两型”为原则,聚焦市场化、资本化、效益化方向,塑造创新型、平台型企业,通过自主孵化培育上市资源、收并购产业链独角兽和瞪羚企业、引入战略合作伙伴等多种模式相结合实施多层次上市计划,力争至“十四五”末,实现旗下上市公司数量达3-5家的目标。
立足赋能城市
打造轨道交通千亿级产业链
青岛将轨道交通装备作为重点打造的“五个全国一流产业集群”之一。青岛地铁作为青岛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双龙头”企业之一,“十四五”期间,全市地铁建设预计完成投资1100亿元,将衍生出千亿级的市场场景,青岛地铁研究梳理出包括传统土建、设备以及新兴领域等在内的36大类146个开放场景。“千亿级的场景和订单是地铁最顶级的资源,我们将把这些场景和订单拿出来,与高水平科研院所、研发团队、科技企业合作技术创新。”青岛地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刚曾这样提及青岛地铁广阔的市场空间。青岛地铁直指“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助力青岛打造千亿级轨道交通产业链的目标不言而喻。
记者采访了解到,青岛地铁投资重点紧紧围绕补链、强链、延链,布局未来投资重点方向,策划实施了一批重点投资项目:入股光大国际,共享保险经纪业务牌照,解决了应用场景估值难的问题;发起设立了一支聚焦于轨道交通产业的股权投资基金,以丰富投资工具,促进投资业务发展;投资成立金浦基金,以2亿元出资撬动基金整体3.4亿元投资于轨道交通行业,通过紧密围绕主业进行投资,聚拢产业链优质公司、形成产业集群,促进新设备、新材料和新技术在地铁场景的应用。
强链——利他双赢,聚合发展,带动产业“壮”起来。青岛地铁与上海富欣在青组建合资公司,利用青岛地铁的资源和场景优势,发挥上海富欣在自主化研发和创新项目实施上的特长,协作推进TACS在青岛地铁6号线以及三期规划线路的工程应用,形成示范效应,驱动系统迭代优化,在青岛建立起自主可控、主导发展的TACS装备技术链和产业链,为中国城轨装备“走出去”提供有力保障。预计未来五年内进入上市培育期,将承接5条地铁线路的TACS系统建设,扩大业务规模,创造15-20亿元的项目收入,逐步具备上市条件。在进一步锻造产业链长板的过程中,青岛地铁通过订单换股份、场景促技术、投资聚产业等方式将轨道交通产业尤其是创新性、引领性的企业聚集到青岛,形成产业聚合优势,培育一批独角兽企业和头部企业。
补链——找准风口,带动产业高效“转”起来。青岛地铁建设三期规划批复后,地铁线路设计任务快速增加。为此,地铁集团增加设计板块业务,成立青岛市地铁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接地铁线路设计部分工作,助力集团降本增效。
延链——技术创新、资源整合,带动产业“长”起来。青岛地铁以业务拓展、服务升级、模式创新引领产业延伸、转型、升级,形成增长新动力。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地铁集团成立的青铁置业公司以TOD发展模式驱动城市更新,引领城市发展,加速实现城市从生活圈的拓展到生活方式的蜕变;至2025年将推动15至20个TOD示范项目全面落地,实现总资产规模千亿级、投资千亿级“两个千亿”目标,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环境的城市运营商。“十四五”期间,青铁置业公司项目预计将带动总投资约1000亿元,为解决TOD项目建设的资本金短缺问题,正探索形成TOD基金设立方案。目前已构建初步的基金架构方案,并以此作为与合伙人沟通的范本,为后期开展合作会谈奠定良好基础。
立足地铁建设
做强地铁集团、做大地铁产业
青岛是近十年来全国地铁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目前已投入运营6条线路、284公里,线网规模位居全国第10;目前总获批里程达503公里;三期线路将在今年上半年全部开工。
“青岛地铁聚焦‘建设、运营、开发、经营、资本运作’五大赛道持续发力,以资本力量赋能,实现成本有效控制和资产保值增值,聚焦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做强地铁集团,做大地铁产业。”张建刚说。
信用等级是一家企业金融信誉最好的“背书”,优异的信誉等级为青岛地铁打开了丰富的融资通道。据介绍,青岛地铁一直保持国内最高AAA级信用等级,并获市同类集团最高境外A-评级。通过各类融资通道,地铁集团累计筹措各类低成本资金约1600亿元。线路建设主要采用资本金和银行贷款相结合的模式,引入社会资本274亿元,债券等直接融资业务融资近百亿元,为各板块业务开展提供资金保障。锚定国家“双碳”战略,青岛地铁集团着力发展绿色轨道交通,在资本运作领域,也坚持“绿色金融”架桥引路,实现“金融节能”。2021年6月,青岛地铁成功发行山东省首单碳中和债券,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具有碳减排效益的地铁线路,折算预计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56.53吨、年节约标准煤133.14吨,利率创当年以来山东省市场同期限债券新低。
事实上,青岛地铁一直走在行业融资创新前沿,在融资模式上不断创新,满足地铁建设、运营、经营、开发需要,为青岛地铁建设持续“供血”。近期,青岛地铁在资本市场再有新作为——参股上海票交所,跻身国家金融发展前沿。
“未来,青岛地铁将储备银行授信,筑牢地铁资金基石;优化资金结构,实现最低成本融资;完善资金安全管理制度,全周期、全链条保障资金安全,维护好集团AAA信用评级。”刘富华表示。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董真
新闻推荐
本报2月22日讯22日上午,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召开公路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动员大会,吹响青岛公路全面服务青岛市城市更新和...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