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选:他的心永远停留在二十一岁
曹春梅
夜深沉,想起屈原。为什么要在春天投江?在农历五月初五,花朵明艳燃烧在枝头上,青草郁郁恣意的季节?为什么不在秋天,在重阳,野菊寂寂天长空?
打开,满纸是字,读到《离骚》满手是泪,及至《九章》字字是血。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言:“在所有写就的著作里,我只喜爱作者用鲜血写成的著作,你将体验到,鲜血即思想。”后人把屈原思想凝练成四个字“忠君爱国”。但我更想知道在高亢嘹亮的政治正确背后,作为人,屈原是怎样像风一样在广袤的大地低回盘旋,一会儿扶摇而上,一会儿绝尘而去。
21岁,屈原就官至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那时的楚怀王让他享受着与自己的亲近,分享国家的权力。才华在权力的滋养下如繁花盛开,鲜艳夺目。这少年得志让人生多么绚烂踌躇。21岁,屈原内心还没有建立自我评价机制,外界冷暖就是他人生的底色。“左徒”啊,除了楚王与宰相,就数他了。有四百年历史的楚国,民众万万,他一杆素笔号令天下,袖笼清风万人瞩目。窗外虎狼窥视,他的眼睛里只有王。楚王啊楚王——在屈原人生白纸上第一个浓墨重彩的人,第一个知己,第一个让他刚绽放就恣意绽放的人。从此他的灵魂有了归属,王的天下就是屈原的天下,王的子民就是屈原的子民,王的磨难就是屈原的磨难。王的理想就是他的理想。王是他的神,神看中了他,用点石成金的手点中了他,他的全部就都是王的了。那时候王年轻心也年轻,浓情蜜意时想必说了不少信誓旦旦的话。这些话像花香飘散在风里,但是屈原却悉数收进21岁的锦囊。他幼稚单纯,但刚刚出道就被成全,被少年得志,他怎么再去忍受平庸的人生?此后无论走到哪里,王,像刺青文上他的心口,他满心满眼看不见别人了,人前背后全是对王的牵挂。
群小谗言在春嘶嘶,在夏嘶嘶,在秋嘶嘶,在冬嘶嘶。王周围的人集体柔媚承欢,引导王讨秦的欢心,唯有屈原像一根不知进退的鱼刺大声喊齐、齐、齐,扎得人难受。楚史证明屈原的战略是对的,但是满仓满谷的失败还是向屈原扑过来。王讨厌他不知进退,疏远他,流放他。没人替他说话,黄钟毁弃瓦缶雷鸣,时间无言,和湘沅哗啦啦流淌。即便那时,屈原也才26岁。
他是有旺盛的生命力、强烈的责任心的一个年轻人啊。祖宗祝融不甘寂寞的血液让屈原的血流超速。他不会忍气吞声,他有笔,他要说,要唱、要哭、要高歌。在《离骚》里屈原质问楚王为何不守信用:“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哀郢》里痛斥同僚色厉内荏、嫉贤妒能:“外承欢之汋约兮,谌荏弱而难持。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障之。”也许是受到的伤害太大,也许是屈原的文辞太丰富。同一个意思他变着方式重复,一个也不放过,一个也不原谅,以致于有几个后人受不了了,颜之推、班固大声责备他:“露才扬己,显暴君过。”这是他的成熟这是他的稚嫩这是他的功德也是他的过错。他还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行为艺术:头戴高高的帽子,腰佩长长的宝剑,浑身上下披挂香花香草,披发行吟。雅皮士的打扮当然引人注目,然而万千目光中,屈原只在意一个人的眼睛,那个人没有看过来,他不甘,不甘。
他忘不了那一年他年轻,王也年轻啊,正是秋兰青青,绿叶紫茎的花样年华,王召他步入朝堂,把天下分给他打理,“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除了王,谁在他年轻的生命里留下这么深刻的痕迹呢?伤痕可以用泪水来擦拭,但是他用血。他的血里有王的基因,他像一条江水痛不欲生,彻夜呜咽,不信王听不到。
诗、文、牢骚、还有他整个的人,天上地下水里人间属于王。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夫人,大司命,王是日日升起的日神。很多人对屈原的忠诚不理解,在那个人才允许朝秦暮楚的战国时代,为什么屈原备受打击却对楚王念念不忘?除了王族血统,还有别的解释吗?爱他的人赞美他与日月同光,不爱他的人责难他强非其人,忿怼不容。他听不见,他的心永远停留在21岁。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贾小飞
新闻推荐
颜值高气质好 乡村振兴铺开新画卷 青岛西海岸新区全域创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
12个产业振兴集聚区、370家农业产业园、181家畜禽规模养殖场,构建镇域产业“一区多园”发展新格局;5个市级田园综合体,总投...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