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宴不“剩宴” 晚报小记者带头践行“光盘行动”
正月里,亲友团聚,美味佳肴必不可少。市民在享受美好“食光”的同时,应杜绝“舌尖上的浪费”,莫让盛宴变“剩宴”。晚报小记者积极参与“反对浪费、崇尚节约”的文明行动,带头践行“光盘行动”。
现象饭店餐桌仍见剩饭
春节假期,崂山育才学校的小记者陈家鼎和妈妈外出就餐。吃完后,陈家鼎起身去拿打包袋,将未吃完的饭菜打包。他看到隔壁桌剩了许多饭菜,有的菜几乎没动过,这种现象时有发生。“看到这一幕,我内心很气愤,粮食可不能这么浪费啊。从小老师和家长就对我们说,不能浪费粮食,一粒米,一滴汗。袁隆平爷爷耗尽毕生心血,实现稻下乘凉的梦想,解决国民的粮食温饱,有些人却随意浪费,我们要居安思危,不能这样毫无节制地浪费下去。”陈家鼎呼吁,正月里聚会多,在亲友团圆的美好时刻,品尝美食的同时,依旧要秉持“勤俭节约”的家风,大家一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拒绝“剩宴”。
倡议“光盘行动”有你有我
今年的春节聚餐,海逸学校的小记者迟静瑶一家人完成了“公筷公勺”“光盘行动”任务。“上一辈人的物质条件没有如今这么富裕,所以爷爷奶奶从小就教育我,牢记粒粒皆辛苦,不要浪费粮食。现在人们生活越来越好,而餐饮浪费现象却越发突出。我们浪费的食物可是穷苦地区人们梦寐以求的佳肴。而且在粮食的背后,劳动人民付出了太多的辛劳。”迟静瑶牢记父母教导的“成由勤俭败由奢”,春节期间每次外出就餐,她都率先向家人们发出倡议,家人们也都会吃多少点多少,杜绝浪费,实在吃不了的会打包带回家,不论男女老少都做勤俭节约的传承者和实践者。
“从小我们就会背诵古诗《悯农》,辛勤的劳动,无数的汗水,才换来珍贵的粮食;课本《千人糕》里写道,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食物里凝结了许多制作者的心血,我们要好好珍惜;《长津湖》影片中,抗美援朝战场上,我军战士在冰天雪地里,只能吃冻土豆充饥,一口咬下去,竟把牙硌掉了,这是衣食无忧的我们不能体会的饥饿。”台东六路小学的小记者刘芳菲说,生活中还有不少浪费粮食的现象,市民应弘扬节约粮食的美德,无论在家还是在饭店就餐,都尽量做到“光盘”。
改变珍惜盘中餐粒粒辛苦
“受新冠疫情、蝗虫灾害和极端天气的影响,据统计,全球濒临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虽然我们中国是粮食大国,但也应传承勤俭节约的美德。”金门路小学的小记者邓鹤言前天晚上在家吃饭时,剩了一些饭菜准备倒掉,爸爸看见后制止了他,要求他把碗里的饭菜都吃完,一粒米都不能剩。妈妈也在一旁说,人们之所以能过上现在丰衣足食的生活,是因为有像袁隆平那样的科学家,为了让国民吃饱饭不遗余力。
“听了爸爸妈妈的话,想起在学校吃午餐时,偶尔倒掉的饭菜,我真是羞愧极了!我们这代人虽然出生在一个好的时代,但不能仅仅只会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而是应该以老一辈人为榜样,继承发扬勤俭节约的好品质,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邓鹤言领悟到,应积极响应国家“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号召,无论在家还是外出就餐,都要本着节约的原则,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将“光盘行动”进行到底。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首席记者张译心
新闻推荐
岛城师生连线法俄青少年共话冬奥 青岛实验高中与友校“云互动”互学互鉴一起向未来
本报2月8日讯近期,青岛市教育局和青岛市外事办共同主办了“中外青少年共话冬奥”“友城一起向未来”主题活动。春节期间,青...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