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村小学范春萍—— 坚守山区24年的教育“筑梦人”
坚守山区学校24年的范春萍,将全部的心血倾注到教学和教研中,为孩子们编织着绚丽多彩的梦。半岛全媒体记者葛梦杰
今年51岁的范春萍是惜福镇街道金村小学的一名教师。自1997年参加工作回到家乡惜福镇任教至今,虽然辗转过多个学校,但她始终不曾离开家乡,不曾离开大山的怀抱。她将自己的热血和青春抛洒在这片土地上,时时刻刻把责任二字挂在心间,把全部的心血倾注到教学和教研中,无论碰到多大的困难,她都无怨无悔,默默付出,用心呵护每一个求知若渴的孩子。24年来,她迎来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用汗水、爱心和智慧孜孜不倦地编织着山区每一个孩子绚丽多彩的梦。
“尽最大的能力,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
1997年,大学毕业后的范春萍面临着两个选择,一个是到城区条件好的学校任教,一个是回家乡到条件落后的学校教书,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我是土生土长的惜福镇人,家住在东葛家社区,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我知道山区学校的教育资源是多么匮乏,所以我想用所学的知识,尽最大的能力,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范春萍说道。
带着这个信念,范春萍回到了家乡那只有几间平房的葛家小学,当了一名每月只有百元工资的山区小学教师。葛家小学是城阳区最东侧的学校,位置偏远,在当时,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非常差。凹凸不平的教室地面,缺胳膊少腿的桌椅,糊着塑料薄膜的窗户被寒风吹得簌簌作响……这些场景范春萍依然历历在目。很多年轻的老师在这里待不了几年就走了,但是范春萍毅然选择了坚守。在她眼里,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人心纯朴,虽然工作艰苦些,但她更多感到的是爱和快乐。
因为老师少,刚到学校任教时,范春萍便承担了英语和数学两门主科的教学任务。“我是英语专业毕业的,教英语肯定是没有问题,但是数学科目的教学要求和方法完全不一样,完全需要重新学习。”为了能更好地给孩子授课,范春萍将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来钻研数学教学内容,她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几乎每节老教师的数学课,她都会听,并详细地记录下知识要点和教学技巧。每天晚上她办公室的灯都是亮着的,批改学生作业、备课、学习……直到深夜。在不断探索下,她很快就摸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学生们都很喜欢上她的课,也由此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每个学生都是我自己的孩子”
范春萍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上,她总是能细微地观察学生们的一举一动,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给予他们最真切的关爱和呵护。他时刻把学生冷暖记心头,学生生病了、迟到了、家中有困难了,她都想方设法帮忙解决,她用爱心、耐心、感化着每一个孩子,托起他们对明天的希望。
范春萍曾经的班里有一个单亲家庭的学生,家庭条件非常困难。孩子身体很瘦弱,性格内向,课间总是自己待在位置上,很少与同学们一起玩。一次,范春萍发现他的脸色蜡黄,走起路来有气无力,经过询问得知他早晨没吃饭,于是,范春萍立即带他出去吃早饭,并耐心与他沟通,询问他生活上的困难。从那之后,范春萍经常会带饭给他,鼓励他多与同学们沟通,还利用课余时间指导他学习。慢慢的,他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开朗,每次见到范春萍,都会主动打招呼,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看到他有这么大的转变,我真的特别开心。每个学生都是我的孩子,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我都希望他们能顺顺利利的。”
这么多年,范春萍以高度的责任心坚守三尺讲台,即便生病,也从不缺席孩子们的成长。一次,范春萍意外摔伤,导致右膝半月板和腿部韧带损伤,膝盖肿了半年,膝窝结了一个大硬块,很长时间无法正常弯曲,走起路来用不上力。在家休息了没几天,范春萍便待不住了,她拄着拐杖回到了课堂上,继续为孩子们授课。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4年来,范春萍所教授的班级在区、街道阶段调研中一直获得优秀成绩。平时,她还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和教学竞赛,曾获得街道教学大比武一等奖1次,二等奖多次,城阳区优质课比赛二等奖两次,2017年在青岛市一师一优课比赛中获得市级优课等。如今,她教过的学生已经走出了深山,在各行各业中大放光彩,这让她觉得无比骄傲。“这一路走来虽然不容易,但是很幸福。我爱我的教育事业,更爱我的学生。我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山区学校任教,为山区教育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范春萍说。
新闻推荐
紧抓常态防控环节,牢守疫情防控底线 惜福镇街道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
街道对下一步常态化疫情防控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半岛全媒体记者葛梦杰通讯员徐澳2021年12月23日下午,惜福镇街道...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