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内心的自己,直抵内心的力量
站在2021年与2022年的交汇点,青岛话剧院的小剧场话剧《熬过与世界周旋的日子》,非常诚恳地切中观众当下的所思所想,把浮世男女的迷惘与狼狈抛在台上,在与旧年分别的时间节点,提醒你不要停留,继续向前,生活就是“熬”过了一轮,然后准备“熬”下一轮。
“青话”岁末的小剧场跨年仪式感,始于移植李伯男导演曾经火爆京沪话剧圈的作品。他的《有多少爱可以胡来》《剩女郎》《嫁给经济适用男》,在当时制造的话题频频“出圈”。所以青话小剧场想做成人戏的时候,排了“蛤蜊味版”的李伯男的几部作品。虽然不是原创,却让青岛观众知道了本土有个专业团队在做这件事,让他们在跨年时走进了剧场。
很多年之后的2021年,节目单上“本剧适宜观看年龄16岁以上”这句话,从经济学来讲有市场细分的意义,从艺术上来讲则表明“青话”正努力躬耕一个领域,既不那么热闹,也不那么宏大,就像一个文艺青年,坚持自己观点与作品,最终让所在城市的艺术氛围活跃起来。
还有一个意义就是,李伯男作品中的城市男女故事,恰恰给青话小剧场输出了一个合适的“调性”。尽管前几部移植尚显生涩,但创作团队不断提升与观众的契合度,找到了打开观众看剧的时间、地点、内容的钥匙。一直做一位导演的作品一定会有审美疲劳,但城市里痴男怨女的故事是讲不完的。于是《熬过与世界周旋的日子》从初始之地出发,依然带着男男女女的故事上路,但展示给观众的一切都是新的,团队在“城市男女”故事的基础上,创排能力有了很大跃升。原来的他们是大概知道观众想要什么样子的,现在的他们很笃定——观众就要这个样子的。
《熬过与世界周旋的日子》给观众一个难得的女性视角。你可以看爱情的沉浮,也可以看到女性的成长,这在很多都市题材话剧、电影中“男性凝视”的背景之下是很难得的。这也是该剧比扮演李伯男系列更应该赢得敬意的原因。小剧场的舞台,并不是因为时空小而得名,而是因为要将观众更多思索与叩问带入其中。要达成这种观念的输出,对年轻剧作者来说,一定是来自于诚恳地面对灵魂,深入直视自己的内心,更深刻地体察自己的经历,才能从中汲取创作的力量。我们可以感受到剧本比较扎实,几组人物关系丝丝入扣,能在他们身上看到不同群体的特质,也隐喻了两性关系中的几种情境。
在《熬过与世界周旋的日子》官方推文中,提到了曾经火爆荧幕的《三十而已》,意指电视剧中的顾佳和几位性格各异的女孩与本剧主角冷珊珊一样,正在经历人生的三十岁。这种创作方法是一把双刃剑,在提炼类型化的同时,可能会对人物个性化起到消解作用。笔者更倾向于把冷珊珊作为独立个体来塑造,她的私人表达与洞见,作为女性成长的个案已足够有分量,她比顾佳更能掌握自己的人生。当她一场场相亲走过来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被“符号化”的真相,然而都市男女的婚恋状态如果仅用 “妈宝”“海归”“富二代”这些词汇来形容的话,难免陷入贴标签的窠臼。如果想让冷珊珊这个人物更加接近一个多维、丰满的形象,那么剧中的男性角色应该更细致、更去标签化。
脱口秀演员杨笠一段“他们看上去那么普通,却又那么自信”的言论,曾经将她推到风口浪尖。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在脱口秀中,演员必须以一己之力塑造一个极端化的形象,也就是贴标签,这样才能让受众迅速建立概念。作为剧场的艺术形式,《熬过与世界周旋的日子》如同一块温润的玉,让两性关系的探讨更加趋于柔软。女性视角的表达并没有形成男女对立,反而到最后达成一种和解,不失为一种更加智慧的做法。
《熬过与世界周旋的日子》化解男女对立,并不仅仅凭借话剧艺术特有的表现形式,而是把关注的视角从异性的审视投射到自己的内心。冷珊珊走马灯似的相亲,轮番面对父母、亲人、朋友、相亲对象的压力,她并没有屈从或是被谄媚所麻醉,短暂的纷扰之后,她选择了向内寻找。无论是暂停生活去留学,还是放下芥蒂与罗医生在一起,与其说是抉择,不如说是找寻到了自己内心的归属。现代女性并不是“作”,而是想成为可以直面内心的自己。罗医生、姐姐冷静、姐夫姜一凡、闺蜜林晓麦……剧中芸芸众生,保留心底的“真”,才能抛却成见,直抵内心,所做的选择才配得上我们经历的热烈、心碎,才可以骄傲地说:“我熬过了与世界周旋的日子,艰难,却不后悔。”认识到这个价值,才是冷珊珊的故事给我们更多人的跨年礼。
很多时候,人们不是因为意义而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一件事被赋予了意义。时间煮雨,久“熬”成“真”,青话的小剧场跨年也在无数的日子里,成了“时间的朋友”。
作者简介:李苑,编剧,供职于青岛市美术馆(青岛市艺术研究院)艺术推广部。
新闻推荐
1月7日,青岛福柏眼科医院迎来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崂山院区开院暨福柏眼科医院与蔡司领航青少年近视防控黑...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