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想凝练成文字 用观点引导舆论 本报《评论区》专栏座谈会举行
座谈会现场,嘉宾为《评论区》建言献策。半岛全媒体记者孟达本报12月28日讯(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宋总业)把思想凝练成文字,让优秀的评论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价值,推动社会舆论生态健康发展。12月28日上午,半岛都市报《评论区》专栏座谈会在报社16楼举行,围绕“媒体融合背景下评论的意义和价值”这一主题,邀请社会各界评论作者进行思想碰撞,出谋划策,共同搭建一个视野更开阔、思想更开放、影响更广泛的对话交流平台。会上,首批10位专家学者、时评人及在校大学生获聘半岛都市报“特约评论员”。
当下,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在流量的裹挟之下,舆论环境更为复杂,评论作为政治社会生活的“风向标”,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被赋予“一锤定音”的作用。同样,评论也是媒体的生命,在主流意识的权威性上凸显出无可替代的地位。“在信息多元、媒体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好的内容、特别是好的评论是媒体的核心价值,社会同样需要正确的观点引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半岛都市报社总编辑韩浩表示,在全媒传播的时代,众多好观点、精彩评论,在什么样的平台、用什么样的方式更好地去传播,是媒体融合转型的重要课题。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就媒体融合背景下评论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做好传播,表达了各自观点,给出创新性、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法治评论的发布是非常严谨的,有严格的审批程序,此前主要是在政法系统的宣传平台发布,而在外部平台发布,半岛是第一家。”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金融庭庭长陈晓静表示,这源自半岛都市报严谨的工作作风,希望通过《评论区》这一平台,让更多人感受到法官的所思所想,在尖锐的问题上不回避,发挥媒体作用,将一些矛盾消除在普法过程中,让社会与媒体共享法治红利。
青岛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李光全认为,当前评论的发展,需要紧跟城市文化发展的需求,《评论区》专栏的出现很及时,“做到了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发声。”他建议,“在新的一年里,评论在快上继续发力,发挥对热点事件后续的引导作用,指向更加全面,文字态度更加辩证,版面布局动态化呈现。”
在新传播生态下媒体评论如何转型升级?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媒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宋守山认为,“地方性、都市类报纸的评论应从对事件情感的宣泄走向事件的深读诠释”,把握好尺度、角度、宽度和广度,多关注本地事件,发挥好评论的智库功能。
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高存玲将评论实践与授课相结合,他认为媒体只传递信息还不够,还要有观点的增量,《评论区》约请专业人士评论,专业的人评论专业的事,这是评论的价值体现。“如何利用好新媒体平台拓展《评论区》的影响力,是今后应深入发力的方向。”
此外,青岛市委党校副教授、博士刘晋祎,市政协委员、青岛国际青年创客基地主任王可锋,青岛农业大学动漫与传媒学院教师刘燕,青岛市家庭教育讲师团首席专家于明东,作家、时评人于静,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冯赟等,分别就评论的题材挖掘、创新形式、做大影响力、创作角度、目标受众等给出了各自的独到见解。
半岛都市报《评论区》专栏自今年4月24日推出,以大视野、小切口、多角度,每周针对一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时下热点话题,多方邀请评论员,通过专业的观察分析和逻辑判断,撰写时评,回应社会关切。至今已连续刊发38期,话题涵盖时事、教育、养老、社会治理、英模人物等各方面,共有20多位本地和外埠的各界专家学者、时评人发表有思想、有温度的评论文章120余篇,在复杂的舆论环境里发出了铿锵有力的主流声音,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积极评价和肯定。
新闻推荐
半岛全媒体记者齐娟通讯员刘新禄为积极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关于《提升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能...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