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一个网络时代 行有度方能道无尽
特约评论员宋守山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媒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寄语2022>>>
愿所有《半岛都市报》的读者,在新的一年里,能够一如既往地追求阅读的深度,去构建自我内心的丰盈。愿我们每一个人,努力思考、行之有度,不在碎片化的网络世界里随波飘荡、“无问东西”,让我们在“不确定”的世界里,去做温暖而“确定”的自己。
新的一年,愿疫情早日退却,岁月平安静好。让我们共同迎接2022年的第一缕阳光,以及新时代的大江大河。
回首这一年的时候,青岛飘下了第一场雪。清冷的空气里,年末的喧嚣、热闹甚至是焦躁不安,都归于沉寂。的确是到了整理总结的时候,就由经济开始吧——
这一年
最后一个热点是她
如无意外,2021年经济界的最后一个热点,是薇娅的受罚。从“电商一姐”,到被罚13.41亿元,行业震动,全网哗然。创业不易、守业亦难,机遇更是难得,可一朝却毁于对法律底线的试探。
于是,对这一事件的各种评论都有,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薇娅的被罚,并不能说明国家对于数字经济的管理越来越严格,而是在越来越规范。因为相关的法律法规就在那里,只是此前有人没有遵守罢了。有些人总是觉得与己无关,甚至觉得自己的影响力太大,不至于处罚会落到自己的头上。所以,这一事件更意味着,一个人的影响力越大,责任就会越大,正所谓“责无旁贷”。因为个体对于整个行业而言,具有极大的示范作用、标杆作用,并且这种作用伴随着技术的发展正在不断地扩大。
这一事件之后,薇娅全网消失。相对于此前消失于公众视野的网红们,没有了“传播力”的薇娅,此后的商业道路何去何从,成为这个年末大家议论的话题。毕竟古语有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很多人在惊讶一个商业帝国的轰然倒塌与消失。感叹者有之,惋惜者有之,称赞者亦有之。但我所期望的是,“薇娅事件”并不止步于“薇娅”受罚,也不能止于“薇娅”受罚之后,“网红们”纷纷去补税。
薇娅并不仅能简单地以“网红”视之,这也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若这一事件止步于此,则此事也就只能是一个新闻事件而已。否则,网红们只是看到了薇娅的前车之鉴,受到警示,然后纷纷去积极补税,那么以后呢?是不是继续心存侥幸,一边不断地挣钱,而另一边则继续偷税漏税,得过且过,罔顾自己所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甚至去组织“饭圈”?所以,我倒是希望这一事件之后,所有网络的主体都能有敬畏之心,敬畏法律、规则,敬畏社会的道德,遵守公序良俗,更多的企业去走正道,去主动地遵守法则,而不是依靠主管部门的“监管”才会有所行动。唯有如此,才能有更为健康有序的行业发展。
薇娅事件,还让我们去思考,应该如何去审视网络红人,如何去规范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毕竟,“网红们”的成长与成名,与此前的明星相比,速度更快、影响力更大。反之亦然,这些“网红们”的倒下,带来的负面作用也是巨大的。甚至有些孩子可能会想,我此前所崇拜的对象难道是错误的吗?
在传统媒体的时代,榜样的树立要经过重重考查,媒体去树立一个典型人物,也会进行更多的考量,不仅写作中会字斟句酌,也会综合评估诸多影响。但是现在呢?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不仅每个人的选择权更多更大,而且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发声,于是有些人很快成为了“网红”,并忽然之间有了无限的影响力。于是,这些一夜成名甚至靠博出位成名的“网红”们,成为某些企业甚至是一些组织的座上宾,甚至有些地方聘请这些网红去代言宣传他们的当地旅游,以期塑造良好的地方形象。如果把网红们作为一种“媒介”的话,似乎这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这些“网红”本身所承载的榜样力量,经不起时间的考验,那所带来的风险其实是更大的。所以,这对于当下正在进行的正能量传播,提出了新的话题。
这一年
摆脱不开的“流量”
在信息高速传播中,“流量”与“影响力”已然成为新旧媒体的共同追求。在网上网下一片对于薇娅的讨论中,可能有细心的网友会发现,12月20日,光明网报道这一新闻的下方写着“编辑:李佳琦”。于是,这也一度成为一个新的传播热点。当然,大家都明白,光明网应该是真有一个叫做“李佳琦”的编辑,但并不妨碍这一事件的话题性。毕竟,我们身处一个网络时代,即使如此不经意,也代表着“流量”。
在2021年里,几乎所有的事件都与网络紧密相连,并深刻映射进公众的生活。这不仅意味着网络依旧在影响着公众舆论,更凸显其已经深深地嵌入到了个体的生活之中。
对于前者,网络中有公众的冷暖,有对公权力的监督。年初的1月13日晚上,有网友反映辽宁大连金州区友谊街道办副主任王某,进小区时候拒绝配合防疫要求,而选择致电康乐社区书记卢某,后者称王某为街道工作人员,让志愿者简单登记后放行。这在网络上被称为“大连卢书记事件”,随着网络舆论的热议,王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职处理,卢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而在年底的北方某地,有政府部门竟然为了自身的政绩而“一刀切”地推进清洁取暖,最终“冻了百姓、寒了人心”,最终被生态环境部调查,并督促地方彻底整改。如果没有网络,估计将成为另一个样子。
对于后者而言,“流量”意味着一切,于是,没有话题寻找话题,实在没有就制造话题。唯有如此,才能在网络上受人关注,才能被转发被点赞。当然,也很快会被遗忘。在薇娅事件发生前的课堂上,我还在跟学生们说,王力宏事件可能会成为2021年的最后一个热点。但没想到,新的一个马上就到来。纷纭的网络世界中,就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因而,估计已经很少有人会记起,2020年的最后一天,郭敬明、于正先后在微博发布的道歉信息。
虽然在这转眼而过的一年里,流量经济在不断持续发展,众人纷纷躬身入局,甚至有了“元宇宙”的概念,似乎在最近一段时间,如果不去占一个“元宇宙第一人”就有点不好意思的感觉。但实际上呢?“元宇宙”也并非脱离现实的存在,而是伴随着互联网作为新基建蓬勃发展之后的产物。那么,从郭敬明们的道歉开始,其实就意味着国家在网络虚拟空间的治理能力已经越来越强。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不遵规则、不守规矩,无论有什么样的荣誉、光环背书,无论有着怎样的影响力,同样可以在一夜之间全网消失。
如果说前几年,网络世界中遵规守纪的诉求尚在公共空间谨言慎行。那么,在过去的2021年里,网络世界要求的是法律意识的全面提升。因为,网络已经与每一个人紧密关联。网络技术并不仅仅意味着大数据已经无处不在,刷脸支付成为现实,更意味着网络生活已渐成基础设施。
这一年
个体全面嵌入网络
整个2021年是每个个体全面嵌入互联网的一年。在2021年里“全国一码”已经成为现实。根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1月15日在2021年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春运期间,要落实好防疫健康码统一政策、统一标准、全国互认、一码通行。这意味着此前各地各自为政、“码”上加“码”已经成为过去。
不仅健康码如此,在2021年,山东省已经全面开展普通门诊省内及跨省联网直接结算,医保个人账户省内刷卡实现“一卡(码)”通行。在数字的互联互通中,这也意味着各地的社会治理能力已经在不断提升。
虚拟世界中,治理能力的提升,也意味着互联网绝非“虚拟”二字可以概括,它建立在实实在在的现实空间,与现实的世界密切相连。做人做事,都要有坚定而切实的努力,才能走得正、行得远,才能赢得尊重、有所成就。对于城市的发展难道不也是如此吗?
在整个2021年,我们所居住的这座城市可圈可点。从实体经济到虚拟经济,扩展的不仅仅是一幅商业版图,而是一群人精神的日益丰盈。就如同2021年青岛的各项建设,“青岛2021年领导班子值得一个赞”,让自媒体“青记”也称道。
的确,在青岛这一年的发展中,无论是老城区的改造还是新机场、高铁站、地铁线的建设,都显示出这一年青岛对城市基础的夯实尤为明显。对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视,则意味着要啃硬骨头,要打硬仗,要扑下身子踏实干事。这一过程也意味着,在抓经济、重民生、增强人民幸福感、获得感的同时,一座城市在以更为广阔的胸襟,迎接着新的机遇和开拓新的未来。这是在虚拟世界和虚拟经济快速发展中,一座城市的积极作为。
在新年快到来的时候,地铁1号线南段开通了。这是继跨海大桥、海底隧道开通、流亭机场转场胶东机场之后的又一次城市的新连接。而这种连接,所改变的并不仅仅是让“东西双城”在时空上更加贴近。更意味着,这个城市的管理者在努力为城市发展做好最底层的架构。而这种架构,则终将成为一座城市再度快速崛起过程中,最为深厚的不竭动力。
在一年要结束的时候,雪落了下来。所有的事情总会有收尾。下课的时候,打开手机,喧嚣一时的“霍尊事件”也开始有了回音。曾经喧嚣一时的娱乐事件,最终会回到现实的轨道上来解决。让娱乐的归娱乐,让法治的归法治,这是一个社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
这意味着在无论是在喧嚣的网络空间,还是在纷杂的现实社会,只有遵守规则,夯实做人做事的基础,才能行稳致远,方能有所收获。
未来,也将如此,行有度,道无尽。
新的一年就要开启了。张文宏说,这将是疫情应对的最后一个寒冬。在充满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岁末,站在时光的门楣,愿山河无恙,每一个人都平安喜乐。
新闻推荐
本报12月24日讯(半岛全媒体记者马正拓)为进一步解决新能源车辆“充电难”问题,12月24日,青岛城运能源科技集团又有11...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