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一剪,剪出不一样的“科创中国”

青岛早报 2021-12-18 07:08 大字

载人航天、探月、大飞机、蛟龙号、复兴号……随着我国科技创新领域的不断发展,各项科创成果举世瞩目,如果当这些科技创新成果与传统民间艺术剪纸相遇时,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12月13日,由城阳区上马街道民间剪纸艺术家们创作的“众心向党,自立自强”百米科技剪纸长卷收藏仪式在中国科技馆举行,而创作这幅作品的团队正是来自城阳区上马街道的民间剪纸艺术家们。他们通过传统剪纸的艺术形式,展现出国内百项科技创新成果发展进程,为人们呈现剪纸艺术家眼中不一样的科创中国,为党的百年华诞献上科技贺礼。 12月16日,早报记者来到上马街道老年艺术大学,听他们讲述百幅科创剪纸的幕后创作过程。

人物名片团队:上马街道老年艺术大学剪纸艺术家

创新传承,让更多人感受新时代下剪纸文化的魅力

你有故事,请联系我们早报热线:82888000

百幅作品展示百项科创成果

从1952年7月我国第一条自行设计、自行建造、材料零件全部国产化的铁路成渝铁路全线通车,到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上天,我国实现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再到2021年7月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成功下线,当百米长卷徐徐展开,100幅造型优美、刻画细腻的剪纸作品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生动地呈现在人们视野之中。 12月16日,早报记者来到上马街道老年艺术大学,见到了百米科技剪纸长卷的主创剪纸艺术家们。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5月初的时候,我们老年艺术大学的剪纸团队成员们提出创意,想要通过传统剪纸艺术的形式,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创成果,为党的百年华诞献上贺礼。 ”上马街道老年艺术大学负责人于方淙告诉记者,提出创作百幅科创剪纸作品的想法后,团队成员们觉得能够向社会公众展示国家的科创发展变化,特别是让更多青少年学习认识自己国家的科创重大成果,具有普及教育意义,于是成员们立即着手准备。

作为参与百米科创剪纸主创成员之一的颜丙兰介绍,在创作初期,剪纸团队成员们前后花了大半个月时间构思,通过搜集大量资料、确定好原图照片,从众多科技创新成果中筛选富有重大代表意义的科创项目,选题的范围涉及航空航天、国防、交通、通讯、医药等多领域,先后从挑选确定130多项科创成果中修改调整了七八次,反复筛选最终选出100幅科创剪纸作品呈现到人们眼前。

耗时120多天日夜制作完成

与传统常见的窗花、喜字等老样式剪纸不同,想要将百项科创成果通过剪纸形式呈现,需要对每一项科技创新成果严谨刻画并生动地展现出来,这对于老年艺术大学剪纸团队来说,无疑也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我们剪纸团成员们一共有20多人,最小的22岁,最大的46岁,每个人的剪纸技艺程度不同,为了在紧张的时间里完成好这百幅作品,选好科创成果构图后,我们先根据剪纸的难易程度分工安排给不同的成员,大家齐心协力同步完成。 ”主创剪纸成员之一的逄振华告诉记者,她剪的第一幅作品是1957年正式通车的 《武汉长江大桥》,这也是团队早期准备的作品中最难的一幅。

“当时就想着把最难的一幅先拿出来剪,如果完成得好,后面再去剪其他的作品自然更容易,也自然更有信心。 ”逄振华笑着说道,在《武汉长江大桥》剪纸作品中,除最主要的桥体外,大桥下水流和桥周边的树木枝叶等也需要非常精细地剪裁和刻画。逄振华介绍,传统的剪纸多采用的是折叠剪裁,而这百幅科创成果作品全部采用的是平面剪,用剪刀剪裁整体轮廓,遇到像一棵树、一片叶子这种细节部分时,就需要用刻刀在刻板上刻画。

“时间紧任务重,因为需要长时间高度集中,对成员们的眼力、手力都是考验,有时候眼睛剪花了,大家就剪一会精细的部分,剪一会简单的轮廓,来回切换调节下眼睛和手。 ”逄振华回忆道,那段时间团队成员们经常讨论到深夜,一剪就剪到清晨。从5月份构思策划到9月底装裱完工,最终花了120多天完成了百幅剪纸作品。同时考虑到展览方便,剪纸团队成员又将百幅科创成果剪纸另制成了一幅百米剪纸长卷,目前该百米剪纸长卷已被中国科技馆永久收藏,成为全国首例。

利用阴阳对比突出装裱效果

从确定科创成果图片、构思制图,再到动工剪裁、装裱完工,上马街道老年艺术大学剪纸艺术团队成员们,将百幅科创成果剪纸作品实现了全方位一体化制作完工。成员们介绍,作为剪纸的第一步,制版是首要任务,也是关键。 “我们搜集了大量图片后,就以照片为蓝本,先将模板画在A4纸上,接着剪裁刻画。”逄振华介绍,剪纸刻画和画画还不太一样,画画需要突出各种颜色的陪衬,但是剪纸就只有红纸一个颜色,就需要利用阴阳的对比来突出整体效果,添加一些剪纸的符号,比如月牙纹、白云水流等,更好地用剪纸展示出科创成果的意义。

“在一些科技创新成果的照片原图上,很多地方是黑压压的人群,但是用剪纸去刻画时,就需要给每一个人物增加立体感,小到每一个人物脸上的表情、嘴角的上扬程度都需要非常用心制作。 ”颜丙兰告诉记者,剪裁完成后,接下来就是将剪纸作品进行装裱。

“因为每一项科技创新成果的剪纸作品,并不是完整接连在一起,装裱过程中需要一点一点整理,将一整幅作品的所有部分一一摆正按压在底纸上。 ”于方淙说道,剪纸使用的纸很薄,有的作品使用的线条比较多,最小的有1毫米细的线条,这就需要装裱时对剪纸的每一根线条整理按压,才能保证整幅作品保持完整。 “虽然过程中我们也遇到过要重新剪裁刻画的时候,但看着一幅幅作品最终装裱全部完成后,大家感觉一切都非常值得。 ”于方淙说道。

【讲述】

科技与文化的“碰撞融合”

老年大学剪纸团队成员介绍,这次科技成果剪纸要求的是写实,但又要在写实的基础上加上剪纸特定的符号,既要突出剪纸,又要突出剪纸所展现的意义。

颜丙兰介绍,如剪纸作品中的《陈氏定理》,在最初照片蓝本中只有简单的“1+2”这个元素,但如何才能将这项科技创新成果生动地展现出来,成员们对此进行了反复探讨。 “开始时我们加入了民俗牡丹花朵元素作为托底,也尝试过加入卡通人物,但总感觉不能表现出严谨的科创精神,直到后来搜集资料发现了陈式定理研究者陈景润的雕塑图,以此为原型加以艺术创作,让最终的剪纸作品既生动富有立体感,又具有科技时代感。 ”颜丙兰说道,在此次“科创中国”的剪纸作品中,上马街道老年艺术大学剪纸团队成员们还加入了蛟龙号、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海水稻、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等与青岛紧密相关的科创成果,展示了科技创新成果发展过程中的青岛力量。

“通过这次将科技创新成果和剪纸文化结合,也为我们以后的剪纸创作提供了新思路,今后我们将会继续将剪纸艺术的创新传承发展下去,让更多人感受新时代下剪纸文化的魅力。 ”颜丙兰说道。

【延伸】

本土剪纸艺术注入新活力

剪纸是城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12年,上马街道因剪纸艺术被青岛市文联授予“青岛市特色艺术之乡”称号。上马街道本土艺人将剪纸这种生动鲜活、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与爱党爱国主题相结合,创作出众多蕴含时代特色的剪纸作品,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营造出喜庆的浓厚氛围。

而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一翼,科学普及也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举措。城阳区坚持将科普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聚焦重点、深挖亮点,创出特点、打造品牌,先后收获了“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技志愿服务试点区”“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山东省科普示范区”等荣誉,营造了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公民科学素质比例高居省市前列,为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为加快建设青岛中央活力区、幸福新城阳发挥了强大助力。

本版撰稿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吴冰冰 摄影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魏铌邦

新闻推荐

描绘多彩童年,书写人生未来 “二中·半岛杯”征文大赛走进青岛山东路小学,校园写作节同步启动

山东路小学学生欢迎大赛到来。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孙雅琴12月17日,“二中·半岛杯”征文大赛进校园暨青...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