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一老”改旧房 让“一小”有托管

青岛早报 2021-09-13 06:38 大字

9月9日,记者从城阳区了解到,城阳区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以百姓所思所盼为努力方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百姓的烦心事,聚焦“一老一小”,关心关爱老年人晚年生活、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让群众分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共享高品质幸福生活。

帮独居老人提升生活品质

9月3日一大早,城阳区红岛街道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就把轮椅、助行器、家庭药箱等各种助老设备送到了高龄老人刘志足和韩玉德的家里。工作人员一边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一边详细讲解各种器材、智能设备的使用方法。 “有你们在,我很安心! ”独居老人刘志足对前来安装助老设备的社区工作人员表达了深深的谢意。

据了解,目前红岛街道已顺利完成34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改造项目包括安装可视化设备、烟感探测器、门磁感应器、淋浴椅、防滑垫、夜灯等设施,以及轮椅、助行器、手杖等器具,费用标准在2000元内,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自由搭配定制。今年,红岛街道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依托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由服务人员每天到分散特困供养、城乡低保及低收入家庭中的失能、半失能、失智、失独老年人家中做饭洗衣等,提升这些老年人的居家生活品质。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自开业以来,为辖区60周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多种上门居家养老服务,服务中心还设有助老大食堂、助浴室等多功能室,在今后工作中,我们也会加强自身的专业水平,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为周边的老人提供更优质的养老服务。”红岛街道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袁雷声告诉记者。

同样的智慧化改造还发生在城阳街道大北曲后社区。大北曲后社区与第三方合作,对60周岁以上的200多位老年人实施互联网+体医融合医疗健康监测,为每名老年人配备了可以联网的血压计、血糖仪等健康监测设备,在社区设计了数据监测后台、配备了签约医生及向全民开放的健身房,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对老年人进行健康信息采集,建立健康档案,平时对老年人健康数据进行分析,一对一面对面指导老年人合理膳食,正确用药,对慢病进行预防及改善。

扩大公益性婴幼儿照护服务

在流亭街道,仙家寨片区幼儿园完成了硬件建设,正在对教学设施设备进行紧张的调试。居民徐其英自幼儿园开工建设起就关注着项目进展。“我们村里很多人都经常过来看看进度,新幼儿园地方比原来的大,设施也比原来的多!”据了解,仙家寨片区幼儿园是城阳区办实事学前教育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占地16亩,建筑面积6526平方米,共设15个教学班。建成后可接收学生数450人,为片区家庭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

“平时我和孩子的爸爸都要工作,老人远在外省,寒暑假小孩的看顾问题一直都是我最烦心的事情。”家住上马街道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这个难题得到了解决。原来,上马街道成立了红枫林教育和桃源河片区工会联合会两家职工子女爱心托管驿站,解决了双职工家庭的后顾之忧。

记者从城阳区总工会了解到,2021年,城阳区新增建设7家职工子女寒暑假爱心托管驿站,帮助职工解决假期子女无人看顾的难题,也为孩子们开启了“劳逸结合、寓教于乐”温暖新颖的寒暑假托管新模式。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通讯员 苟小妹

新闻推荐

新机场高速胶莱收费站 12日中午正式开通

本报9月12日讯(半岛全媒体记者马正拓)记者从青岛交通发展集团了解到,其负责建设运营的新机场高速胶莱收费站于9月12...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