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十年,众乐乐

青岛早报 2021-09-10 05:59 大字

从每次演出前20分钟的爱乐讲座,到名家云集的爱乐沙龙,青岛交响乐团这一专属于乐迷的自留地已经悄然走过了十年。 “爱乐”十年,既是青岛本土乐迷队伍发展壮大的十年,也在见证着青岛交响乐团这支职业乐团走过的不凡历程。青交乐团艺术总监张国勇说,一个城市交响乐事业的发展彰显着城市文化的发展,而这种发展最为直接的指标就是文化生活中的受益者有多少。无疑,爱乐沙龙十年,是这片文化土壤不断孵化、育新的十年,也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最佳诠释。

打开聆听世界的一扇窗

爱乐沙龙的发起人徐学敏至今仍记得十年前入职青交时演出场面的冷清,“当时青交刚刚成立,这个城市的观众对于交响乐知之甚少,我曾在检票口做过一个随机调查,许多人告诉我‘听不懂’。”如此直白的回答让这位负责乐团营销的古典音乐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乐团要发展,最难的事情就是面对无人欣赏的‘无米之炊’,必须要从培育乐迷开始做起。 ”于是,原先演出前20分钟的爱乐讲座有了升级版,不仅从有回声的会堂前厅搬进了三楼最大的会议室,而且还开设起了极为专业的“音乐知识讲习班”,“当时的讲座就像是音乐扫盲班,从乐理知识开始入手,如最为基本的五线谱、高低谱号等,一讲就是3个多小时,学员听得认真,我也讲得卖力,做笔记、批作业,这一系列讲座结束之后还给大家发了一本小小的结业证书。 ”徐学敏笑言,虽然这一证书没有什么权威性,但对于喜欢交响乐、想要走进古典音乐世界的乐迷来说,意味着跨入了一个门槛,“音乐课在很多的院校都是副科,特别对于60后、70后来说,可能连简谱都认不全,对于西方古典乐更是陌生。爱乐沙龙的起步为他们打开了聆听世界的一扇窗,由此可以见到不同的风景。 ”

乐友翁亚明是第一期 “音乐知识讲习班”的学员之一,彼时他已是音响设备的顶级发烧友,“之前一直在企业工作,业余时间喜欢音乐,每天都会听唱片,但大多是自娱自乐,爱乐沙龙的出现让我有机会进行系统学习,特别好。 ”当时与他一起坚持学习的30多位乐友也成为现如今爱乐沙龙的“铁粉”,2016年,翁亚明还走上了爱乐沙龙的讲台,分享“发烧友导赏”音乐家传记电影系列。翁亚明说,再精良的设备也无法还原音乐会的现场音效,演奏时的色彩与层次、现场的声场与气场,有着无穷的魅力。在他的带动下,不少发烧友的圈中好友也陆续走近了爱乐沙龙,走近了青交音乐会的现场,爱乐沙龙的星星之火日渐呈现燎原之势。

坚守十年打造“希望的土壤”

据统计,青岛交响乐团“爱乐沙龙”自2011年5月成立以来,共举办音乐讲座系列活动120多场,听众达万人次,发展爱乐之友3000多人,聆听乐季音乐会近200余场。据徐学敏回忆,乐迷数量的爆发式增长出现在2014年,当时乐团于国内交响乐团中率先推出了音乐季年卡,限量发行200张,“发售消息一出,几乎是秒光,就在那一刻,我们意识到乐迷群体起来了。 ”

乐团艺术总监张国勇的鼎力支持也让爱乐沙龙更具吸引力。在他“入驻”青交之后,每场音乐会的排演之余,都会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段来到爱乐沙龙与乐迷做面对面的交流,此外,还会与音乐会的特邀演出嘉宾一同赴会,包括著名作曲家谭盾、周龙、陈怡、赵季平、李海鹰,德国指挥家托马斯,中国指挥家陈同、徐一安,中提琴演奏家马慧,小提琴演奏家王敬、刘扬等,他们独具魅力的音乐才华和艺术履历,无一不在拉近着古典音乐与乐迷之间的距离。张国勇曾戏谑地表示,在他与乐团的工作合同中并不包括发展乐迷这一块的内容,“但是我真心喜欢去做这个事情,在这里的每次讲座我收获的掌声比音乐厅还要热烈,因为他们是由衷地喜欢交响乐,而且不论是乐迷的数量,还是他们的欣赏水准,都在肉眼可见地增长,乐季中我们曾经演出过二十世纪匈牙利音乐家巴托克的音乐,如果大家的欣赏水平还停留在贝多芬、德沃夏克的阶段,是无法接受这些作品的,但是当天的演出台下掌声雷动,十分令人动容。 ”张国勇说,十年,对于一支职业交响乐团来说,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但是一个乐迷的活动能够坚守十年,使之成为常态却并不容易,“目前来说在国内的交响乐团中也并不多见,爱乐沙龙的坚守,对于乐迷而言就是一种期盼,对于乐团来说,营造的是归属感,也是乐手与乐迷之间的一种情感交流和沟通,只有如此,古典音乐的事业才会有充盈着希望的土壤。 ”

本版撰稿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周洁

图片由青交提供

新闻推荐

城阳区政府副区长李明钢实地调研虹字河水环境治理情况

9月6日下午,城阳区政府副区长李明钢带队实地调研了虹字河水环境治理情况,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城阳分局分管负责同志、城阳街...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