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踪迹 转弯“遇到”王统照

半岛都市报 2021-09-06 01:06 大字

故居旧貌还在,但已物是人非。

一年多之后,王献唐辗转到北京、南京、济南任职,后来儿子住在旧居内,直到上世纪50年代交公,才搬离观海二路13号甲。

观海二路上,住着王统照等人,时而回青的王献唐和王统照相见恨晚,几天不见就不舒服。

王统照(1897年~1957年),字剑三,现代作家。他不仅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更是青岛新文学的拓荒者。1927年4月,他举家迁到青岛观海二路49号。“他喜欢青岛淳朴的民风,这里比较安定。他在观海二路买地,自己出钱盖了49号这一圈房子。那时那里住户不多,买地很便宜,他还在后面的观海山建了一个望海亭,能看到海,现在已经没有了,让日本人给毁了。”青岛文史专家、青岛大学教授刘增人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统照在此居住生活了近30年。他在这里写成了气势磅礴的巨著《山雨》、著名散文《青岛素描》和诗集《这时代》;接待了俞平伯、闻一多、老舍、朱自清等知名的专家学者,以及臧克家、王亚平等许多上门请教的文学新秀。吴伯箫曾回忆,“观海二路的书斋里,同你送走多少夕阳,迎来过多少回山上山下的万家灯光”。当时在国立青岛大学读书的臧克家也常来王宅拜访,他的第一本诗集也由王统照筹资出版,臧克家在回忆文章《剑三今何在》中如此描述:“我在(国立)青岛大学读书期间,不时到他的观海二路寓所去。大铁门向西向,院子很小,一进大门,右手一座小平房,两个通间,这就是会客室。室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和一匣‘全唐诗’。我一到,老工友上楼通报一声,一会儿看到主人扶着陡直的栏杆,滑梯似的飞跃而下。楼很小,又高高踞上,真可成为危楼了”。

也是在这栋小楼上,王统照编辑出版了青岛历史上第一个文学刊物《青潮》。

“我正在靠山面海的凉台上向四方看去。稀稀疏疏的电灯光映着那些一堆一撮、高下错落的楼房,海边就在我们坐的楼下。银色的波涛有节奏似的撞着石堆作响。静静的海面只有几只不知哪国的军舰,静静地停泊着……”每当夜幕降临,王统照都会遥望山海,疏解胸臆。

1956年,王统照在旧居照片上题了这首诗:

卅载定居地,秋晖共倚栏。

双榆仍健在,大海自安澜。

风雨昔年梦,童孙此日欢。

夕阳绚金彩,天宇动奇观。

再访观海二路49号,相比较于周围的居所,王统照故居显得有些破旧,门口墙体斑驳,大门紧锁,通过围墙,向高处望去,院内凌乱,不复旧日模样。对此,青岛市原文物局局长魏书训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他曾带领文物局做过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后人的原因,故居修缮工作未能全面进行,不得不说,是件憾事。

围着观海二路转一圈,可以看到许多有特色的小楼,观海二路3号,一栋单体小楼,曾经住着“岭南才子”黄公渚。

黄公渚(1900年~1964年),字孝纾,书画家,收藏家。黄公渚的父亲黄曾源两任济南知府,清正廉洁。辛亥革命后,大批逊清遗老避居青岛,这座城市拥进了一批官员,黄曾源不算大官,但家境殷实。12岁的黄公渚便随父亲寓居青岛,他们带着万卷古籍,住进湖南路51号,取名潜志堂。黄公渚天资聪慧,治经学,喜考据,精训沽,善书画。后来,家里卖掉了湖南路的房子,在观海二路3号甲买了一栋较为局促的房子,以节省开支,一大家子搬了进去。关于黄公渚的文凭,目前说法不一,有的说他仅仅是私塾文凭,有的说他毕业于德华大学,对此,青岛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刘怀荣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黄先生毕业于礼贤中学,属于中学毕业”。1924年,青岛主权已回归两年,24岁的黄公渚开始在圈内真正地展露头角。这一年,他赴上海、南浔,一直到1934年回到青岛,十年间他的经历和作品,让人们忽略了他的文凭之短,完全将他归为名家之列,虽然他当时只有30多岁。

1934年,黄公渚执教于国立山东大学,抗日战争时期北上,1946年山大复校,他又回到了青岛,任中文系教授,自题书斋为“七十二叠山房”,居所也成为文人画师雅集的地点,启功、张伯驹等来青岛时,都到过山房中朝夕切磋画艺,留下一段段佳话。

另外,篆刻家苏白的“不三不四斋”与王统照旧居比邻,让这条山路有了金石的风雅。

观海山畔,既有群星丽天的光芒,也有人间烟火的气息,时光氤氲中,文人雅士们登山观海,寻道山、海、城的种种痕迹,层层叠叠,交织在岁月的长河中。那些保留下来的故居,成为与鸿儒们交互“邂逅”的见证,历经近百年的沧桑,未曾消失……

新闻推荐

大庙山——青岛神社和历史劫灰

辽宁路路东的贮水山,这个名字最早源于北洋政府,命名起源于山上在德国租借时期曾修有两座6000吨存贮量的水池,以为城区供水。...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