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播《袁隆平》:致敬杂交水稻之父

青岛早报 2021-06-05 09:43 大字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病逝,享年91岁。当日,央视电影频道融媒体中心线上播出电影《袁隆平》,湖南卫视临时调整节目内容,播出同一部电影。

2009年上映的《袁隆平》,根据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真实事迹改编,讲述了这位杂交水稻之父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为解决人类吃饭问题,执着于杂交水稻研究的坎坷历程。该片被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列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点影片。

这部由果靖霖、青岛籍演员徐筠、翟乃社等主演的人物传记片,以朴实的镜头语言叙述了袁隆平从当老师开始,一步一步选育杂交水稻的故事。

影片开始,1958年,安江农校的青年教师袁隆平一边教学,一边研究生物遗传学。他学习扎实,待人真诚,多才多艺,风趣幽默,深受学生喜爱。但因为他在讲课时推崇孟德尔和苏格拉底,否定米秋林,受到校方批判。他的女友害怕被牵连,痛苦地选择了分手。

在学校的试验田里,袁隆平和学生董婕(徐筠饰)发现一株结有230颗稻粒的高产稻子,他如获至宝,悉心加以呵护。次年,袁隆平播下采集到的230粒高产稻稻种,但稻穗发育参差不齐,令他百思不得其解,萌发了一探究竟的念头。

与此同时,目睹了自然灾害造成的严重饥荒,袁隆平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意识到“国以人为本,民以食为天”是千古不变的真理。他立誓一定要研究出高产杂交水稻,让人类远离饥饿。经过反复观察研究,他论证了那棵特殊的稻株就是天然杂交水稻。从此,袁隆平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高产杂交水稻科研事业。

影片中,县委书记成洪涛(翟乃社饰)得知袁隆平要进行杂交水稻研究,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支持鼓励,责成学校为其配备了两名助手。董婕一直默默地关心老师的事业,毕业晚会上,她送给袁隆平一个放大镜。看着这份特殊的礼物,袁隆平若有所思。

有情人终成眷属,不久之后,34岁的袁隆平和董婕走到了一起。在妻子和两名助手帮助下,袁隆平终于在稻海里找到了败育型雄性不育株。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红卫兵毁掉了袁隆平精心培育的不育株,而且准备批斗他。万幸的是,袁隆平的论文受到高层领导的关注,国家科委发函要求地方政府给予支持,杂交水稻研究得以继续。为了加快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育种步伐,袁隆平告别妻子和孩子,带着两个助手远赴海南开始科学实验。

影片以逼真的笔法描写了人物的生活细节,寓深刻的思想于平凡的生活细节之中。这些细节描写的特点既是实在的,又是具有象征性的:片中袁隆平到了海南后,在太阳下光着膀子,会下意识地弓起身子。演员捕捉到了这一细节,在电影中入木三分地表现出来,成功地为剧情平添了真实感。有些人对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嫉妒在心,趁着大雨将良种毁了个一干二净,袁隆平仰天长呼:“这也是生命啊! ”此刻,画面中乌云密布、风雨交加,令观众痛心不已。

从宏观上规范出所要塑造的人物性格在特定环境下的冲突体现,是影视人物性格设计的基础。剧情中矛盾冲突发展到高潮,人物语言和行动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水稻专家的冷嘲热讽,更加坚定了袁隆平的信念:“就算撤销项目,停拨科研经费,我也决不放弃!”此时,二者形成了鲜明对比,互为衬托。

袁隆平在影片中说:“粮食和人类的关系,大地是母亲,我们应该尊重她。种子是生命,我们要呵护它。 ”正因为他学识渊博而且不失主见,尊重科学而且不放弃追求,才能数十年如一日砥砺奋进,战胜一次次挑战,实现自己的梦想。影片结尾,由真人出镜的袁隆平用英语和记者谈起自己的梦想和毕生的追求目标,把剧情推向了新的高潮。

银幕上青岛籍演员徐筠和翟乃社为影片增添了亮色,现实中袁隆平与青岛也结下了“海水稻”情缘。他与青岛的渊源来自国家重要产业海水稻和一个山东省重点项目青岛国际院士港。

2017年8月30日,袁隆平在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度过了88岁生日。 88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称“米寿”——上下两个“八”,中间是“十”,合起来是“米”。在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实验基地的稻田旁,一群年轻研发人员端出写有“米”字的蛋糕。一个“米”字,道尽了人们对这位杂交稻之父的敬仰与感激。

2018年5月27日,袁隆平来青岛参加国家耐盐碱水稻区试启动仪式,这也是他最后一次踏上青岛这片热土。逝者如斯,袁隆平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留在青岛的海水稻种子,仍将代代繁衍。禾下乘凉梦,不只是袁隆平为之奋斗一生的理想,也是所有杂交水稻科研工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

作者简介:陈敬刚,影视创作人,青岛市影视艺术家协会会员。

新闻推荐

我听爷爷讲党的故事 青岛第二实验初级中学 初一7班 高岚

我的爷爷是一名转业军人,也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今年81岁了。爷爷年少时经历饥饿和战乱,青年时加入人民海军,改革开放后投身...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