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半岛都市报 2021-05-31 00:40 大字

什么是快乐星球?应该让孩子怎样度过自己的童年?如今的孩子面对各种班,还快乐吗?日前,《新闻周刊》记者就童年、兴趣班的话题走访乡村和城市小学,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记录家长的焦虑,在六一节前夕推出一组重磅报道(详见今日A08~A11版),多角度呈现出当下激烈竞争的教育生态。我们在感慨之余不禁要呼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不该是一个全社会努力的目标,而应回归生活的常态。

是谁夺走了孩子们的快乐童年□特约评论员高存玲

二年级孩子一周上十几个兴趣班,嘟嘟是中国万千孩子的缩影。他们像一只只停不下来的小陀螺,从学校大门走来,向培训班大门走去,失去的不仅仅是快乐的童年。

童年是天性的释放,是无拘无束的想象;童年是在祖辈的皱纹里感受岁月,在父母的笑靥中体会美好;童年是背负压力、疲劳、倦怠、忧愁前,那段无忧无虑的岁月。然而,鸡娃成风的当下,多少天真烂漫的童年被过早地推上人生的赛道。

奔波于各“班”之间身心俱疲的家长,有理由获得整个社会的理解。毕竟,让孩子站到大学鄙视链的顶端,是每个家长不容被剥夺的梦想。由果溯因,在优质初中、高中接受教育,能为走进清北复交提供更多可能性;环顾周围,“别人家的孩子”多少都掌握了几项特长。

对自己省吃俭用、节衣缩食,对教育一掷千金、出手阔绰的家长,他们何尝不是教育过载的牺牲者。各种教培广告充斥屏幕,从“步步高点读机,哪里不会点哪里”到“帮帮帮,网课上作业帮”……洗脑式广告词和无缝隙的宣传闭环,让家长们体会完这厢教育焦虑还有那厢。从量子阅读到全脑教育……名目繁多、花样翻新的“专业”名词,让家长们交完这笔智商税还有那笔。

传播学有个概念叫“第三人效果”。大意就是,人们在判断大众传媒的影响时,倾向于认为媒介信息对“我”和“你”未必产生多大影响,而对“他人”能产生强大影响。第三人效果放在教培领域再贴切不过。我可以不给孩子报班,但我阻挡不了别的家长报班。别人都报我不报,我娃输在起跑线。正是这种心理作祟,大部分家长才心甘情愿为“班”消得钱包瘦,忍看子辈成“班奴”。

就这样,每个家长都被绑在教育过载的列车上,一同被捆绑的还有孩子那自由不拘的天性。这种过度鸡娃,夺走的不仅是孩子们享受快乐童年的权利;这种培养方式下,高分低能的“小镇做题家”,浪费了教育资源、降低了育人效能。对少年儿童来说,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远比许多分数和几个爱好来得重要。

回到本文的主题:是谁夺走了孩子们的快乐童年?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全体家长,是贩卖焦虑、过度宣传的教辅机构,更是将教育背景和人生出路画等号、将兴趣爱好和特长素质画等号的整个社会。

(作者为传播学博士,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所有的伤害都来源于比较□特约评论员盛建平

“报班就像在剧场看戏,前排站起来了,后排也不得不站起来。”近期热播电视剧《小舍得》里的一句感慨,道出了教育内卷的当下。我曾在三到六年级学生中做过调查,基本每个孩子都在上兴趣班、特长班、辅导班,大多数不仅是周末和假期上,每天放学后也上,各种正儿八经的“班”都有。

学生们对这些“班”的反应很强烈,最讨厌的就是各种学科类辅导班,他们感觉总是有做不完的作业,学校布置的作业、辅导班布置的作业、爸妈布置的作业……繁琐且重复的作业让孩子慢慢产生了厌学情绪,对学习产生了抗拒,家庭亲子关系变得紧张。

但在学生的一片抱怨和声讨中,我又分明感受到学生的综合素养一届比一届高,他们落落大方的谈吐,不惧权威的质疑,对琴棋书画的精通……出色的表现经常带给我惊喜与崇拜,孩子们的整体素质是在提升的。这种综合素养的提升有很多来源于课外的特长班、辅导班,来源于家长的精心培育,所以,在要不要报班的问题上,我认为“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首先,家长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尊重孩子的天赋所在。小孩子往往不能准确描述自己的兴趣点,就需要家长好好地观察和思考孩子的天性禀赋所在,给他一个恰到好处的“班”。这时的课外“加餐”,是对孩子潜能的挖掘和兴趣的培养,即便这个过程有些困难和反复,家长也要帮助孩子突破瓶颈,长久坚持。

其次,家长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学习现状,摸清孩子的学习状态。如果孩子有能力去拔尖,自己也有要求,可以报一个拓展和提升的辅导班,这属于在学校学习中没有吃饱的学生;如果孩子连学校作业都完成困难,还是尽量不要报班,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好;如果孩子在学科上有短缺或疏漏,可以报一个有针对性的辅导班,查漏补缺。在学科辅导方面,枯燥单调的重复,只会增加孩子的厌学情绪。

需要注意的是,在孩子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刚起步时,真正的兴趣培养要扬长避短。如果家长一厢情愿,违背孩子天性,往往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比如有的孩子平衡感和动作协调性不好,家长就给报了个跆拳道,希望借此纠偏,结果孩子每次都被当做反面例子或者成了最差的一个,这正应了那句——所有的伤害都来源于比较。不要让孩子累倒在起跑线上。

(作者为青岛富源路小学专职心理教师,正高级教师,国家级心理咨询师,青岛市学科专家,市北区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报班为了谁?请家长问问自己的心□特约评论员于明东

经常有家长问我,孩子要不要报兴趣班?孩子什么时候上兴趣班合适?

钢琴扬琴小提琴,围棋象棋五子棋,篮球网球乒乓球,还有书法绘画主持人……好像孩子不学个特长出门都不好意思和人说话。可以发现,大多家长对于报兴趣班存在困惑和误区。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还请家长问问自己的心。

如果目标清晰明确,孩子喜欢,家长很清楚为什么让孩子学习某项特长,家庭条件允许,那么报兴趣班就很正常。而有这两种情况发生,就需谨慎以对:一是基于家长的焦虑感。因为别人家的孩子报了钢琴,自己孩子也得报。只是单纯和别人比较,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兴趣班”上得很容易没兴趣。二是基于家长的遗憾。因为自己小时候没机会,现在就得让孩子学。在此情况下,家长坚持不懈,孩子却痛苦不堪。

德国著名系统家庭治疗师海尔姆·史第尔林提出过一个有趣的派遣理论,认为父母与孩子之间有一条无条件的忠诚纽带,父母会将自己认为重要的使命交给子女完成。这种“派遣”在我国很常见,也产生了很多典型问题,比如对孩子进行超出其天赋或生长发育水平的特长或兴趣培养;有的夫妻对孩子要求或期待不一致,孩子不知该听谁的;也包括父母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不顾孩子利益,逼孩子学习各种特长。

当然,如果家长对于特长培养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或者孩子在某方面表现出了自己的天赋,上兴趣班的确有好处。一个拥有绝对音准的孩子,不学音乐就是一种浪费。孩子的天赋和优势不可辜负,可是有家长又犯了另一个错误——为了学习成绩,不允许孩子继续上兴趣班,往往成绩没提升,又荒废了特长。

那没有天赋,一个普通的孩子能不能上兴趣班呢?当然能,很多特长的学习,对于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意志品质、审美情趣等都有很大作用,或者只是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了快乐,都是可以学习的。关键,要以孩子的利益为重!

(作者为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培训师、青岛市家庭教育讲师团首席专家、山东省家庭教育宣讲团专家)

新闻推荐

发愁 樱桃熟透无人摘解忧 志愿者上阵帮忙

本报5月28日讯近日,樱桃正逐渐下市,山色峪下蜜蜂社区的曲其峰,望着已经熟透即将掉落的樱桃发愁之际,城运控股公交城阳公司的...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