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支医 护理帮扶 致敬青岛市市南区人民医院八位“支医护士”
半岛全媒体记者王爱科
2018年9月,市南区卫计局启动首次卫生系统医疗援助,作为市南区首家支援医院,青岛市市南区人民医院先后派出八位护理人员奔赴安顺市平坝区开展护理帮扶。她们克服生活上的困难和身体上的挑战,为当地在“护理规范、技术提升”等方面进行精准护理帮扶,同时践行南丁格尔精神和白衣天使职责坚持义诊。支医有期,回忆无期,第110个国际护士节之际,我们走近谭鑫、张静、曲辉、汤晓南、汲芳、费晓棠、王智峥、付雷星八位“支医护士”,感触深切的护理精神。
做培训理制度
规范护理准则
市南区人民医院对安顺市平坝区的医疗帮扶工作始于2018年9月。护理部主任谭鑫作为首批支医者前往平坝区人民医院,她的任务是要在一年时间里对医院的护理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全面提升。
通过实地调研,谭鑫制定了详尽的工作计划,她对医院护理管理人员、护理骨干及护理人员进行护理质量、护士安全等方面的培训;对全院200余名护理人员进行三基理论考核和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考核指导;开展护理质量督导检查150余次等……协助医院建立完善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各项制度计划等50余份,以实地督导和业务知识交流相结合的方式,面对面、手把手进行实际帮扶。
2020年5月24日,王智峥接过帮扶的接力棒。她迅速理清从硬件到软件配备、护士队伍建设、人才资源储备、护理工作流程、日常教学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深入细致展开全面调研,因地制宜,注重就地取材,挖掘被帮扶对象的特色,协助主任完成各项护理工作。“问题决定导向,细节决定成败”,王智峥从各个细微方面抓起,根据各地不同的医疗特色来制定计划,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付雷星则主要针对“沟通”开展了精准帮扶,她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交流,做好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提高病人的健康保健意识,提高优质护理的质量。三个月支医期间患者满意度达100%。
实操作严标准
提升护理技术
护理技术是支医期间的另一项重要工作。2019年10月,在平坝区人民医院帮扶期间,汲芳把“护理质量”理念和标准带到了当地。她独创“四询”工作法,把医护人员的工作习惯上升为标准规范。同时,将养老的护理理念带到当地,先后开展了“新时期护理队伍的建设”“伤口护理新进展”等护理知识培训,参训护理人员达691人。不仅如此,应平坝区卫健局的邀请,汲芳还为全区社区护理人员开设护理临床操作技能提升培训,针对护理工作理念、护理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及医养结合长期护理的核心要义进行讲解。
“针对问题有针对性进行帮扶,更能取得成效。”费晓棠在帮扶期间注意到,科室对留置针的使用率比较高,但留置针固定欠佳。发现这一现象后,她立即在科室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护理培训《安全型静脉留置针操作规范》《外周静脉管路错误分析》等,手把手地教每名护士正确的操作方法。通过培训,将外周安全静脉输液目前最先进的标准和规范等操作带给了大家,纠正了以往陈旧的观念,也提高了患者使用留置针注射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张静也是对口帮扶首支医疗团队中的一员,三个月的对口帮扶中,她参与护理部及其下设文化办的各项质控督导检查、巡视指导工作60余科次,对护士长及护理人员共98人次进行护理培训,与护理部同仁一起对医院护理工作进行积极探讨和有效指导,及时进行两地工作的对比交流。
担使命遵义务
下乡义诊送到家
无论何时何地,义诊都是白衣天使要去行使的职责和使命。曲辉的对口帮扶科室是急诊科,她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经常送医下乡,义诊送健康。曲辉发现,偏远地区老年人的保健意识不强,好多居民血压高,但不愿吃药。她不厌其烦一遍遍解释与沟通,有时语言不通,就借助翻译,甚至用上身体语言,跨越沟通障碍,为村民普及健康知识。她还建议将制作的健康教育处方印刷发放给群众,便于他们阅读、了解防病治病常识。支医期间,曲辉下乡扶贫义诊3次,为贫困户送医送药、服务群众70余人次,深受患者以及家属好评,成为当地同仁口中“接地气”的专家。
汤晓南支医期间,除承担当地医院护理管理、质量控制、护理培训、临床工作指导等日常工作,坚持送医下乡和外出义诊。山路崎岖,时常还会遭遇大雨滂沱,但汤晓南竭尽全力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从两个地区七个乡镇的送医下乡到走进大山里为88名老百姓进行义诊。“看到山区人民基本医疗健康知识缺乏,就医意识薄弱,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支医!”汤晓南说。
新闻推荐
护理工作写满简单平凡的爱 青岛市立医院李云获“山东省百佳护士长”称号
半岛全媒体记者王爱科李云,副主任护师,现任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骨关节与运动医学科一病区护士长,兼任中华医学会运动医...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