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车桥”驶向世界

青岛早报 2021-05-01 06:19 大字

[摘要]青特:制造变智造

青特集团是青岛制造的骄傲,亦是青岛制造通行全球的亮丽名片。从小小的农机修配厂起家,走过63年风雨历程的青特,如今已成为车桥和专用车制造的标杆和示范。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会化车桥生产企业”,青特车桥以适配49个平台类型,涵盖轻、中、重卡及客车的“车桥自选超市”而闻名于国内商用汽车领域;作为“专用汽车生产基地企业”,青特以国内品类最全的专用汽车服务于军、民两个领域。不仅如此,青特的专业精神和工匠品质也在国际上获得了高度认可,业务范围涉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青岛制造”的中国车桥和专用汽车,在世界舞台迅猛前行。

提升效率 打造智慧工厂

走进位于城阳区的青特集团制造车间,智能铸造线、智能装配线、高精尖特种车映入眼帘,车间内机器运作隆隆,却少见到工人的身影。“源自于生产全自动化,原来一条生产线需要20多人,现在只需要一两个人就可以完成整个生产过程。 ”青特集团副总裁纪奕春说道。对于车间工厂的智能化改造,青特早有超前规划。多年前,青特采购新的生产设备时决定,无论投入多大,所选的设备一定要提前预留智能化端口,以此为之后的智能网联生产线做足准备。于是,2014年开始,青特陆续升级建设智慧工厂,2015年全面完成升级改造,实现了产品智能研发、生产智能制造、材料智能供应、售后智能服务等功能一体化,完成业务流程优化再造283条,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且产品研发成本降低30%,整体研发效率提高50%以上。

随着工业互联网全面起势,制造应在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全生产线智能化。 “我认为实现全线智能化,不能只以平台赋能,必须落实好工业互联网五大系统,ERP资源管理系统、MES生产管理系统、PL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CRM客户管理系统、PD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加上大数据、物联网等才可称为智能化,管理人员是可以坐在‘总裁’驾驶舱中一屏巡视,动态化管理。 ”青特集团副总裁纪奕春表示。

走出国门 获汽车巨头青睐

1958年成立的青特,前身为“城阳人民公社修配制造厂”,而后成为青岛汽车厂八个配件分厂之一,再由汽车配件到专业生产汽车车桥、专用车制造,再到房地产开发、国际贸易等跨地区、跨行业、多元化的大型企业集团,如今青特已走过63年,始终贯彻“坚持自主创新,高质量,低成本,国际化”的战略方针,创下多项全国第一,尤其在车桥领域堪称全国单项冠军。

2013年,青特集团与世界知名汽车公司戴姆勒达成长期供货协议。 “2020年,戴姆勒公司全年订货量比2019年增长近10%。 ”纪奕春透露,戴姆勒的垂青意味着青特产品在国际上获得了高度认可,青特国际化进程取得长足进步。多年来,青特与多家国际知名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业务范围涉及德国、英国、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此之外,青特现已与卡拉罗、卡玛斯、菲亚特、沃尔沃、JCB等全球高端卡车、工程机械巨头开展交流合作。

“2025年,青特将实现年产销各类车桥110万支,专用车2.5万辆,重点建设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军民融合产业、置业商业模式创新融合产业,从而实现传统优势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转型升级,引领商用车车桥及零部件发展,实现国内国际双翼同飞。 ”纪奕春表示,未来,青特集团将以制造业为本,将制造业与置业有机产城融合,实现集团多元化创新模式发展。

创新研发 展现品牌力量

青特的稳健发展离不开不断创新,抢先创新。 “我认为企业发展要抢先创新,早作准备,比如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早在几年前青特便开始布局新能源车桥的研发,致力于打造一个三合一的车桥,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更进一步。 ”纪奕春说道。

近几年,青特集团先后组织承担国家级计划项目13项,省、市级计划项目116项;完成科技成果暨新产品鉴定210余项;荣获国家级科技奖5项,省、市级科技奖30余项;申报国家专利1000余项。主持、参与制(修)订国家汽车行业标准20余项,荣获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强国之基-中国制造功勋奖和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等多项重量级荣誉。

“产品一定要给消费者认同感,这是品牌的追求。 ”纪奕春表示,青特集团以自己60多年发展壮大历程,诉说着青岛创新与崛起的内涵,展示着青岛制造的品牌力量,成为青岛制造通行全球的亮丽名片。 本版撰稿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杨博文

新闻推荐

来流清湾畔享冰雪之旅

早报4月30日讯冰上唱吧、梦幻冰滑道、大学路网红墙、企鹅、天鹅等冰雕造型……青岛亲海公园家族又将迎来一名崭新的成员...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