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为民守健康,疫情一线写初心 城阳人民医院医生王金玉说:看到患者被治愈特别有成就感

半岛都市报 2021-04-09 03:24 大字

作为一名党员,我理应义无反顾地冲锋在前。”疫情面前,王金玉处处展现着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半岛全媒体记者黄冬梅

个子不高,带着一副黑边眼镜,眼神中总是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笑意也总是写在脸上,像一抹阳光,温暖着每一个人,这是王金玉给人的第一印象。今年41岁的他是城阳人民医院脊柱关节外科的主治医师,也是一名党员。

问及为何选择医生这一职业,王金玉表示,“医生可以救死扶伤,可以为患者送去健康”正是因为心中的这一信念,让他在治病救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医”心一意,始终牵挂每一位患者

医生的成长道路无疑是艰辛而又曲折的,自2005年10月进入医院以来,不管工作多忙、身心多累,王金玉始终时刻督促、提醒自己,想要成为一名好医生,必须得刻苦钻研,勤学好问。“刚来到医院我便被分到了骨科,跟着科里的前辈们学到很多技术,打下坚实的临床基础,后来随着学科的发展、专业的细化,我成为一名脊柱关节外科大夫,自己也暗下决心决不辜负每一位患者的信任。”

工作中,王金玉兢兢业业,以身作则,一直用行动践行着自己作为党员医者的职业信仰。一次,一位92岁的老人在家意外摔倒,导致股骨颈骨折,因为已是高龄,本身又合并有多种老年病,手术风险很大,在家属对老人康复不抱希望甚至准备放弃时,王金玉作为老人的主管医生,对老人的病情进行了充分评估,并向家属详细地交代了治疗方案以及一些应对措施,让家属吃了一颗“定心丸”,重新拾起了治疗的信心,最后成功为老人实施了手术,最终老人在手术后第三天便可以下地走路。为了表示感谢,家属还为王金玉送来了锦旗。

其实,熟悉王金玉的同事都知道,他一直都是这样,牵挂每一位患者,早晚都要去病房看一看,哪怕是休息、节假日也是如此,这样他心里才会踏实。作为一名医生,王金玉可以说是把大部分的时间都奉献给了患者,365天全年无休,有时一天做3、4台手术,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其实我就是做了医生应该做的事罢了。”谈及这些,王金玉轻描淡写地说道。

400多个日夜,坚守“疫”线不松懈

和千万医务工作者一样,2020年年初疫情发生后,王金玉在接受了系统及专业的培训后,迅速投身到医院预检分诊队伍当中,负责发热病人的排查与信息登记。随着疫情在国外的迅速蔓延,3月19日,王金玉的工作阵地转到了机场海关,负责境外到青人员的预检分诊。当国际航班到达,如果入境乘客有咳嗽、咽干等呼吸道症状,便会转到预检分诊进行更详尽的登记询问,必要时需现场采血、采鼻咽拭子。每天,穿着密闭防护服的他等候在预检分诊处,最忙时一天要接七八个国际航班。

2020年7月1日,王金玉又接到去城阳区隔离酒店值守的通知。“疫情还未结束,处处都是战场,哪里更需要我,我就去哪里。”在隔离酒店,随着接收旅客性质的改变,工作的流程也随之转变,作为隔离酒店医疗负责人,他需要和旅客进行沟通,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和各个部门进行协调,每天要打数十个电话,常常工作到凌晨一两点。面对家人和朋友的担心和关心,他总是乐观地说:“辛苦是有的,也没有必要过度担心!我们的防护措施非常严格,后勤保障也很充足,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战胜疫情。”

2020年12月的一个晚上,王金玉突然接到酒店前台值班护士电话,有一位旅客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喘憋等症状,那是一位韩国入境旅客,是因为入境时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被送到隔离酒店,当时在国外这名旅客血清抗体检测是阳性。王金玉没有多想,迅速做好全身防护,带着氧气袋来到这名旅客房间,发现旅客坐在床边,呼吸困难、口唇紫绀,立即给予吸氧,并详细询问旅客病史。“得知这名旅客有慢性支气管扩张病史,每年都有复发,我一边稳定旅客情绪,一边紧急联系救护车和旅客家属。”王金玉回忆道。为避免转运途中意外发生,他跟随车辆一起将旅客转运至定点医院,看着旅客病情逐渐稳定下来,才放心地回到隔离酒店。

转眼时间来到2021年3月,疫情尚未完全结束,王金玉仍然坚守在隔离酒店岗位,一周只能回家一次。疫情发生到现在400多个日夜,他就这样走过来了。由于妻子平时工作也忙,孩子很少有父母的陪伴,对于家里老人也鲜有照顾,这也成了王金玉心中的愧疚。对于此,王金玉说:“作为党员,作为医者,我有治病救人的使命,而医院是承载这种使命的战场,现在战场转移到了隔离酒店,这也是我的岗位,我得守住,这是我的职责所在,我也会努力做到最好,对于家人的亏欠只能暂时埋藏在心底。”

新闻推荐

5大类食品7批次样品检验不合格 问题都出在哪些方面?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在农贸市场检查肉类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抽取粮食加工品、食...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