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体重仅1公斤 77天生命闯关
早报3月30日讯 看着怀抱中睡得香甜的儿子希希(化名),王先生(化名)夫妇实在无法将他与77天前仅有巴掌大的婴儿联系在一起,想起生产和救治这个小不点惊心动魄的过程,他们仍心有余悸。近日,王先生夫妇来到市妇儿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将5面锦旗送给曾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表达感激之情。
男婴早产体重仅1公斤
“有一名27+2周的高危孕产妇即将临产,速来会诊! ”时间回到去年12月的一个深夜,市妇儿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值班电话紧急响起。
第二天清晨6点多,体重仅有1公斤的男婴希希出生了。因为胎龄太小,希希出生后便呼吸微弱、全身青紫,生命垂危。早已在旁待命的NICU医生立即进行生命早期的复苏救治,复苏囊正压通气、气管插管、保暖……经过一番抢救,希希的面色终于红润了起来,血氧饱和度也恢复了正常。此时,新生儿监护室里,远红外辐射抢救单元、高频呼吸机、心电监护仪、抢救车等抢救设施均已到位,希希被送入NICU进行救治,闯过了他的“第一关”。
多种并发症如同“拦路虎”
因为严重宫内感染,希希出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先天性心脏病、凝血功能障碍、低蛋白血症等症状。虽然闯过了人生的第一关,但想要康复,前面的“拦路虎”依然众多。
“超早产儿、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命体征极不稳定,诸如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先天性心脏病、凝血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每一种都可能危及生命及远期预后。”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医学中心副主任、NICU主任刘秀香介绍:“一般来说,超低出生体重儿是新生儿科住院患者中最难救治的群体,出生后需经历呼吸、循环、消化、营养、感染五大关卡,住院的每一天都是挑战。 ”
NICU医护团队针对患儿症状立刻进行强有力的抗感染治疗,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强心利尿限制液体循环治疗、补充相应血制品替代治疗等,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使得希希病情趋于稳定,闯过了他的“第二关”。
考虑患儿体重小,需长期静脉用药,NICU医护团队建立脐静脉置管、PICC置管及深静脉置管的序贯性静脉通路留置,保护了希希细小脆弱的血管,减少因反复针刺带来的痛苦。
急症手术要和时间赛跑
在生后第一周,希希在未开奶的情况下出现了明显的腹胀及氧和波动,患儿存在腹腔积液及肠穿孔,必须马上进行急症手术。对于生后仅有1公斤的超未成熟儿,这是一个对麻醉及外科医生都极具挑战的手术。外科医生必须快速找到穿孔的位置,进行清理及造瘘,手术时间越短,患儿发生心脏骤停的几率就越小,这是个和时间赛跑的过程。
手术在新生儿外科、麻醉科等多学科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为防止术中发生意外,NICU的主管医生全程陪同。希希闯过了他的“第三关”。
顺利出院回到父母怀抱
之后的治疗过程中,希希经历了呼吸衰竭、肠穿孔手术、宫内感染、重症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腹股沟斜疝、宫外发育迟缓等重重关卡,终于开始慢慢撤离呼吸机。
刘秀香告诉记者,NICU护理团队针对希希的情况制订了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希希吃奶没有力气,护士阿姨每天给他进行口腔干预按摩;为了促进希希神经系统的发育,每天的全身抚触按摩必不可少;希希太小耐受不了洗澡,护士阿姨定期给他做油浴SPA和定向部位擦浴……
在医护治疗组的综合救治及精细化管理下,经过77天1800多个小时的MDT联合救治,希希终于顺利出院,回到父母的怀抱中。出院时希希体重已经长到4公斤多了。当看到当初仅有巴掌大的小家伙能够大声哭、大声笑,所有医护人员都感到前期的付出和努力是值得的。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徐小钦通讯员 毕乙贺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3月29日是我国第26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青岛永和路小学开展了第26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系列活动:...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